【著】妮妮•霍克维斯
瑞典女作家,1958年生,散文家,小说家,同时从事翻译工作。这部作品是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目前已被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引进。
【译】马伊可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
浙江嵊州人,自由译者。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硕士毕业于成均馆大学新闻传播系,主攻人文社科、艺术传媒、儿童文学领域作品翻译。
✨ 瑞典国家艺术委员会推荐作品,2009年《华尔街日报》年度最佳小说。
✨ 这是一部叩问人性的小说,一部令人重新审视生命与尊严的作品。
✨ 读者从书中仿佛能看到石黑一雄《莫失莫忘》和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的身影。
✨ 书中故事不禁引起读者思考:
·理性与感性孰重孰轻?
·社会规训vs个体意志:生命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是世俗的成功还是追求自己想过的一生?
·只要身体还有感觉,还能用温暖的、跳动地心脏去爱,去感受,就一定还存在希望。
✨ 这是一部当代女性的生活启示录。
✨ 被《使女的故事》作者所肯定的一部作品。
我很喜欢这部作品……我知道你会像我一样着迷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未来,高度发达的福利社会,女性年满五十岁,男性年满六十岁,若没有子女,也不曾在先进领域供职,将被判定为“无效用人”(dispensable ones)而送进储备中心“单位”。单位为每个人提供精美的食物,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电影院、咖啡厅等齐全的娱乐设施。他们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代价则是失去自由:监控无处不在,无条件接受“人道”的医学实验,捐赠自己的器官,直到离开人世。
女主角被情人抛弃,没有子女,和一条狗生活在一起,五十岁时被判定为无效用人而送进单位,她愤愤不乐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在这里,是遵循规则生活,还是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她又该何去何从……
##我真希望她最后没回去,希望最后的结局是她写在小说里的故事……
评分 评分不同于早期的反乌托邦经典作品,多以设定和基于设定构建出来的故事震撼人心,本书《归宿》在设定方面不算新颖、也并不震撼,但注重于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对人性的描绘。在平静的外表下,激流涌动。 书中设定的是一个“社会价值”被极端化的社会。到了接近当下社会退休的年龄,当...
评分##如何衡量个人的社会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勤勉劳作创造经济价值,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传播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排难解纷提供情绪价值……其实不论贡献的形式如何,哪怕像我这般不善言辞离群索居,将满腔热血一股脑儿献给书籍,大概也称得上是有用之人。 然而,妮妮•霍克维斯所著...
评分 评分 评分##《书单》评价《单位》是一本“呼应了《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的书。众所周知,《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是两本反乌托邦主义的经典,前者向我们展现了,当人们接受越来越多“丰满”时,人们被愚弄于鼓掌,而后者向我们展现了,当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窥探”时,人们开...
评分##第一部分平淡地引出惊人的设定,带着北欧的凛冽。到了第二部分突然出现两个转折把我惊呆了,好狠心的剧情设计!很想讲但是讲一丢丢都是剧透会影响观感。完全监视下的封闭小社会再次出彩。到底谁在逃离哪里?最后结尾可能有多种理解,无法确信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