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草(主编),著名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隐武者》《春山》《拳》《刀子和刀子》等。现任樱园何大草写作工坊指导老师。作品曾获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四川文学奖。
何大草写作工坊的同学们(著),是12位在“樱园何大草写作工坊”跟随何大草老师学习写作的同学们。他们之中,有专业的写作者,更多的是默默生活着的普通人,本职工作与文学和写作无关。因为对文学的热爱,他们来到樱园,阅读经典,学习写作,交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品。
一本动人心弦的小说集,一堂属于成年人的写作课。三十岁前后,是生命旅途中重要的节点,可能唤起内在力量的二次觉醒。而写作,是这个过程的一种自我发现甚至疗愈的路径。
本书由著名小说家何大草主编,来自各行各业的十二位作者,都是“樱园何大草写作工坊”的学员。在何大草老师的指导下,作者们对经典作品进行精微阅读,并汲取人生阅历,以“童年—故乡”为主题进行创作,在一次次的课堂中精心打磨,呈现出十二篇鲜活质朴、情味满满的小说作品,安放过去与当下。
*
【编辑推荐】
1.这是一本情味满满、饱含生命力的小说集。以“童年—故乡”为主题的十二篇小说,充满地方特色,又饱含不被地域限制的、人类共同的情感,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可谓篇篇精彩。
2.这是一堂给30+读者的写作课。著名小说家何大草老师为本书撰写序言,将几十年来写作及写作教学的经验倾情相授。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写作秘籍”——写作工坊课堂笔记,引领爱好者更好地开始写作,帮助写作者更加精进。
3.这是一段通过写作发现自我的旅程,呈现现代人在中年之后探索生活道路的一种可能性,艰难又有力。本书的作者,何大草写作工坊的学员们,都是已走出故乡、校园多年,在社会上历经风雨的成年人,他们在二次觉醒、回望故乡时,写下了这些故事。
##十二个以故乡为主题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这几篇:《断指》《彭家庙》《家婆的酒窝》《雅玛里克山》。这几个故事都流畅自然,并且各有各的声音,都是用孩子眼光去写孩童时代裹挟住自己的疼痛,有点《城南旧事》的影子——一个还没长成的灵魂,半是懵懂半是被生活磋磨着有些半懂,去接住生活和命运抛给自己的一张大氅。这大氅劈头盖脸把这未长成的灵魂和ta所爱之人都囫囵套在里面,叫他们彼此看不见,只能在黑暗里踢腾、时不时就互相踢到心窝或是肋下。于是这尚未跟家人分离的孩童灵魂就一阵阵地疼,有时是自己疼,有时是家人挣扎的时候踢得疼,有时是替挣扎的家人疼,更多的时候是这几种疼纠缠在一起。而所谓年幼就是这种阵痛了,在某个子芽跟母体分离的时刻到来之前。
评分 评分##在来回贵州的火车上读完,惊叹于每一篇的质量!因对本书的成因——何大草写作工坊——有一定了解,知道有这么一群热爱写作的素人在作家何大草的带领下尝试写作,但之前少见付梓的成果,让我偶尔会误认为她们(几乎都是她们)也许就是享受学习、交流的过程,而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一直在“哇”,这情节、这人物、这文笔,都很棒,素人写作确实是可以在良师的指导下抵达专业水准,而因为这一点,我对何大草老师的喜爱又多了一分。这本书里的十二篇小说有个共同的主题——故乡,读来犹如一次茶席,何大草和编辑把十二款趣味而天然的茶叶依次冲泡出来,让读者喝得舒舒服服,也不乏惊叹(时代、命运的起伏),个别细节,能看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能咂摸出一点汪曾祺的意味,以及更多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忠实表达,她们学习,然后一点点发出自己的声音
评分 评分##十二篇选文都是白描的写作手法,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都很琐碎、纯粹。人和人的成长轨迹不同,但到了回不去的故乡,却又是极其相似的。
评分##故乡哺育了我们,当我们回望故乡,对故乡的凝视再一次滋养我们。 他乡望故乡,犹如打一场游戏,故乡是你未曾打开的疆域,一旦触及故乡里的人和事徐徐拉开,便越来越清晰。 虽然我们已不是儿时的我们。生活里的伤口、冷漠、喜悦、悲痛,带来了新的审视,深深感谢那个儿时的我们...
评分##很荣幸重新认识你,看到你的文章很高兴,尤其书中记录的人和事将我拉回到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住在和乐乡政府的楼上,那个时候生活简单,物质平淡,吃的零食是米花糖,可可香干,野生地瓜,玩儿的东西也很少,最多看看电视剧,可是,生活却很满足,每天都很开心...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