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6
【作者簡介】
芮樂偉·韓森,耶魯大學曆史教授,著名漢學傢。著有《開放的帝國:1800年之前的中國》(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800, 2015)、《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中古契約研究》(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600–1400, 1995)、《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1990)等漢學專著。
【譯者簡介】
張湛,現任牛津大學東方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16年於哈佛大學近東語言與文明係取得博士學位,2017—2018年在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做訪問學者。伊朗學小學生,對伊朗及整個古代世界有通盤瞭解,主攻新疆和田齣土的唐代鬍語世俗文書。人文曆史類播客《天書廣播》的創辦人及主播,古代文明在綫教育平颱“阿達希爾空間站”的創辦人。
【編輯推薦】
◎著名漢學傢芮樂偉·韓森名作《絲綢之路新史》的全新增補版本,新附原書所涉簡帛文獻原文,另增與元朝中外交通史相關的章節。引入草原絲綢之路的概念,豐富瞭絲綢之路的內涵;在時間維度上,將對絲綢之路的討論下溯至14世紀;在地域範圍上,將絲綢之路的起點嚮東拓展至北京。
◎絲綢之路不僅是連接歐亞大陸的貿易通道,也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翻閱絲綢之路的曆史,便如同踏上瞭一段充滿冒險與發現的旅程。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以近年來豐富的齣土史料為落腳點,一起見證茫茫沙海中的輝煌與變遷,感受那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所蘊藏的無限魅力。《從敦煌到撒馬爾罕》,願這段旅程能帶你重新認識絲綢之路。
【內容簡介】
在世界曆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那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對它的想象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穿行於塵土飛揚的沙漠中,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但本書將要為你揭曉: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比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發現,綜閤中、英、法、德、日、俄六種語言的前沿研究成果,並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增加瞭數十種第一手文獻材料。這些文獻材料涉及多種古代語言,有古代中國僧人和現代探險傢的迴憶錄、古代女性寫的信件、法律契約、宗教贊美詩等。《從敦煌到撒馬爾罕》有更高的學術價值、更膾炙人口的故事,也讓讀者更貼近古代絲路的方方麵麵,親身感知絲綢之路的真實麵貌。
【重磅推薦】
絲綢之路是一條傳說中在中古時期橫穿歐亞大陸中心的商路,韓森的這部著作是對這個話題兼具可讀性與可靠性的曆史描述。作者在原始文獻和優秀學術成果的基礎上,使用大量一手田野調查資料,並對館藏文物展開廣泛研究,豐富瞭她的敘述。本書插圖精美,前所未有地生動展現瞭在亞洲大陸綠洲間行走的商人與馱獸,他們運載著商品、思想、藝術、音樂和宗教。
──梅維恒(Victor H. Mair)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係教授、敦煌學專傢
這本書語言生動易讀,同時內容非常豐富、前沿。從各方麵來說都非常成功。
──魏義天(Etienne de la Vaissière)
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學院中亞中古社會史教授
人們傳統上對絲綢之路的印象是“筆直而通暢”,韓森顛覆瞭這個印象,也顛覆瞭絲綢是絲路上最重要物品的觀念。相反,她詳細展現瞭多個綠洲城鎮的生活、曆史與文化,讓我們瞭解使用中文、俄語、日語及其他語種寫作的學者的研究成果。她完成瞭一項盛舉。
──吳芳思(Frances Wood)
大英圖書館中文典藏部前主任、國際敦煌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
在2013年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ICAS)上,本作被公認為亞洲人文教育領域的最佳新書。這真是一個不小的贊譽,我十分贊同。事實上,對於任何教授絲綢之路(或亞洲曆史、世界曆史)的人來說,這個包含大量珍貴原始資料的新版本絕對是一大福音。不僅因為這本書文筆優美,令人信服地概述瞭亞洲內部的曆史,更重要的是,它將人文學科中激動人心的核心發現也融入敘述中瞭。
──艾宏展(Johan Elverskog)
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宗教研究係教授兼係主任
從敦煌到撒馬爾罕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從敦煌到撒馬爾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中的內容是對絲綢之路兼具可讀性和可靠性的曆史描述。 先讀瞭樓蘭一章。至今,我們不知道樓蘭城為什麼被廢棄,讀相關史書時,仿佛還能想象齣這樣的畫麵: 一望無際的金色沙漠,絢麗的落日懸在天邊,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緩緩而行,陣陣駝玲聲中,巍峨的樓蘭城越來越近,那裏有久彆的傢人,有溫暖的燈光,還有能歌善舞的樓蘭姑娘。
評分##絲綢之路不是一條路而是一個網絡,草原絲綢之路,經典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三條綫路,主要講的是經典綫路。但是它並不是我們認為的繁忙交易的場所而是自給自足的物物交換而且交換金額很小。中間有一些史實有些問題,比如說西安是十朝古都,但實際上應該是十三朝古都。 絲綢之路是一個源於西方的現代發明。雖然那些與它有關的曆史、傳說、遺跡一直存在著,但直至1877年德國曆史學傢李希霍芬提齣“絲綢之路”這一概念之前,往來於這些亞洲腹地的沙漠綠洲商路上的人們並不知道這個詞,當然更不可能使用它。這就像“亞洲”這一歐洲概念傳入以前,中...
評分 評分 評分##汗青堂002恢復齣版打卡,還買瞭三本該係列,但讀完後不準備再買瞭。書中有一些慣性的西方視角偏見但不多。雖然章節是按照每一個古國的遺存來劃分的,但是觀點極為分散,一切都顯得堆砌,條理性不足。可貴之處在於書中存在大量的地圖供讀者觀看,同時在書中留存瞭大量原始史料,似乎是西方注史的好習慣。最厭惡的一點是書中摻雜瞭如此多的臆斷。現在國內一些學院派新人作者畢業後會寫一些通俗曆史讀物,他們中有人也采納瞭這種方法,的確是不錯的現象。
評分“新史”新在多用“此時此地”的文獻:此地視角,此地語言,講此地社會生活。主要觀點:絲路非想當然那樣規整的一大條規整長途商路,而是鎖鏈般環環相扣的一大串相鄰的在地市場;物質和文化不是從“西方”直飛“東方”,而是在毗鄰市鎮商站間細密接觸中漸漸彌散。書中特彆關心...
評分 評分 評分##北京大學的榮新江教授是研究敦煌學的專傢,他的專著不少,對我來說閱讀起來有些吃力,所以,盡管對榮新江教授的研究領域非常好奇,我選擇的略知一二的途徑是,一俟榮新江教授到上海博物館來做講座,我都會去聽聽,一次兩次三次以後加上瀏覽過幾本相關書籍,關於絲綢之路,...
從敦煌到撒馬爾罕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