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与东亚世界

汉文与东亚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金文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2-10 精装 9787542677327

具体描述

金文京,195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韩国籍。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现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研究中国古典戏曲、小说。近年来也关心东亚汉字文化圈交流史。主要著作有《三国志演义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10)、《三国志的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等。合编《邯郸梦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三国志演义古版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凭借《汉文与东亚世界》(岩波书店,2010)获得2011年角川财团学艺赏。

◎ 编辑推荐

★比较文化学典范之作,讲述超越国境的汉字旅程,一本填补知识空白的汉文入门导读

日语为何混杂汉字?韩剧中为何出现汉文书简?汉文是超越时空的书写,正因如此,才能够成为东亚的共通语言。本书以汉文训读为线索,透过汉字,看到不一样的东亚世界。

★大家小书,京都大学教授、日本著名学者金文京亲自用中文重写

在日韩国人,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作者金文京从独特的东亚全局视角出发,试图重新建立汉字文化圈的坐标体系。中文版由作者本人翻译,且针对中文读者情况改写,并增补学界最新成果。

★角川学艺赏获奖作品,北大陈平原、清华刘晓峰、宋念申联袂推荐

跨越国界和领域,因为有语言和知识的界限,不是谁都能做到的。金文京先生的《汉文与东亚世界》轻松实现了这一跨越,提出了惊人的假说,堪称比较文化学的典范。……正是训读创造了东亚文化,这项研究正是规模宏大的比较文化论的成功范例。

——角川财团学艺赏评委、明治大学教授 鹿岛茂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古到今在东亚汉字有过怎样复杂的读法。学习了这些有关汉字的知识,你会理解作者为什么主张“东亚汉文文化圈”。这是一本借汉字读法审视东亚各国的语言观和世界观,进而审视东亚内部复杂性的好书。

——清华大学教授 刘晓峰

简明的题材和晓畅的语言背后,有着对历史、文化、国族、区域深切的关怀。借此所揭示的东亚世界的现代困境,更超越了话题本身。

——清华大学教授、《发现东亚》作者 宋念申

★“岩波新书精选”第12本,收官压轴之作。新经典·岩波新书精选:轻盈、优美、有深度

轻盈——小而紧凑,大多十万字左右,通俗易懂,节奏轻快

优美——题材广泛,可读性强,文笔优美,内容翔实

深度——对历史、时事做深度解读,引发思考

已出书目:《过劳时代》《格差社会》《京都》《江户时代》《日本的诞生》《日本的汉字》《日本的神话》《日本文化关键词》《逆说美国的民主》《近代朝鲜与日本》《古代中国的文明观》

◎ 内容简介

过去,尽管语言不同,东亚各国的商贾使节,一言不发,仅凭一纸一笔,亦可通过汉文“笔谈”,传情达意、隽语妙言。如此奇景,只因东亚各国曾在历史上共享过相似文化,而汉字恰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尽管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国却有不同的精彩生发。因此,汉字文化圈背后的东亚世界实则各有千秋、复杂多元。

以训读解汉字,以汉文喻东亚。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的在日韩籍学者金文京,自古暨今,通过追溯汉文流变之历史、辨析各国汉文之异同,以训读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一个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东亚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三方视角值得阅读

评分

评分

##和许多评论说的一样,确实有很多语言学专业的部分,但至少这样的书能让我们放下再放下一些奇怪的骄傲和自豪。“比起汉文,还不如说筷子才是东亚的最大公约数呢。”反过来说,大家用的语言并不是同一种了,我们需要正视这个,才能更深地理解他者。

评分

##内容纯粹是“训读”与东亚世界…..不得不说作者学识确实渊博,比较的视角也着实令人惊叹。前面介绍汉文训读的举例简直太友好。虽然书里没注,但一些观点还是看到其他京大人文研学者的影响,比如吉川。作者谈朝鲜古代的仏经训读时,认为它可能影响到日本,且在高丽藏中发现有训读的痕迹,这就很有意思。很早之前翻『版經東漸』就感觉这批从对马岛渡日的版经相当重要,或许里面也有?我不知研究现状如何。

评分

##一个在日本的韩国人写的关于汉文的作品,而且好像还是作者亲自翻译(或者说改写)的,这种身份,让整本书跳出了那种“独特”的视角,让内容有了一种更高的视野——毕竟现在只有日本还有一部分的汉文的留存,剩下的都改成了表音文字,在这个角度上讲,真不如说是“筷子文化圈”,毕竟现在筷子反而是更大的公约数。同样,因为跳出了“独特”的视角,反而展示了汉文(更准确地说是汉字)的独特性以及适应性,“训读”让汉字在整个东亚世界成为通用文字。而全书则用一半的篇幅讲述了“训读”的起源与流变,同样还有很多种已经消亡的“训读”,相比之下,或许可以发现一种判断:当某一人群放弃训读直接接受汉语的时候,慢慢这群人就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汉语与汉字的这种分分合合,或许是另外一种不明说的事情吧。PS:会说韩语或者日语读起来更爽。

评分

金文京此书(2010年日文初版原题: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可以算是国内今年人文科学类最佳出版物之一。

评分

##超出预期的一本,推荐。下单时候并没有注意副标题,读了才知道是围绕「訓読み」(くんよみ)和「訓読」(くんどく)展开的,尤其是后者。将梵汉、梵日、汉日训读的起源、过程及影响梳理得相当清晰,结论也令人信服。

评分

评分

##一个在日本的韩国人写的关于汉文的作品,而且好像还是作者亲自翻译(或者说改写)的,这种身份,让整本书跳出了那种“独特”的视角,让内容有了一种更高的视野——毕竟现在只有日本还有一部分的汉文的留存,剩下的都改成了表音文字,在这个角度上讲,真不如说是“筷子文化圈”,毕竟现在筷子反而是更大的公约数。同样,因为跳出了“独特”的视角,反而展示了汉文(更准确地说是汉字)的独特性以及适应性,“训读”让汉字在整个东亚世界成为通用文字。而全书则用一半的篇幅讲述了“训读”的起源与流变,同样还有很多种已经消亡的“训读”,相比之下,或许可以发现一种判断:当某一人群放弃训读直接接受汉语的时候,慢慢这群人就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汉语与汉字的这种分分合合,或许是另外一种不明说的事情吧。PS:会说韩语或者日语读起来更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