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许钧
著名法文翻译家、法国文学专家。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著有《翻译论》《翻译学概论》《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等,译有法国文学与社科作品三十余种,如《追忆似水年华》(卷四)、《邦斯舅舅》《名士风流》《桤木王》《诉讼笔录》等。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2012年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
* 现代人都是异乡人,这是一部每个离家远行者的自传
* 时间里的异乡人:回不去的不仅是故乡,还有逝去的时间
* 在未来,在艺术,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将永远是异乡人
随书附赠定制版米兰·昆德拉主题贴纸
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昆德拉文集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小说讲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旧相识,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这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了他游走于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
##总在写自己的那点儿微不足道之事,有些故作高深之感。
评分 评分##昆德拉大概也考虑过回到捷克去吧,但是仍然感到无法释怀,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流亡二十年后回到祖国,依然感到无所适从,有一种身份的断裂感。有时候感觉,这本书有点像石黑的主题,石黑把它叫“遗忘”,而昆德拉把它叫“无知”。曾经有人欺压我们,现在我们却要与他们和平共处,将来我们要如何看待历史呢?还有谁会记得它吗?
评分##意外发现自己和米兰昆德拉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不谋而合,当然他想的比我更加深邃、完整。这就让人很想继续读他。产生兴趣不就是喜欢一个人的开始吗。
评分##拜冗长的旅途所赐,重读了米兰•昆德拉的 "L’ignorance"。 书名:许钧译作《无知》,以为不妥。从昆氏小说看,实际上是写还原真相之不可能,个体记忆之不可靠。所以"L’ignorance"应该是指“不知道”,法语动词ignorer 的原初词意,而中文的“无知”多少含有“愚...
评分##花了两个晚自习读完了这本书,惊叹于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足以敲击我心坎的哲思,让我回味良久```````` 第一次读米兰昆德拉是一本叫做《认》的小书,昆德拉呓语似的叙述方式和片断化的情节曾让我不知所措,结果除了记住一些只言片语就很难再有别的感触,后来听同学说,《认》其实...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