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许钧
著名法文翻译家、法国文学专家。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著有《翻译论》《翻译学概论》《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等,译有法国文学与社科作品三十余种,如《追忆似水年华》(卷四)、《邦斯舅舅》《名士风流》《桤木王》《诉讼笔录》等。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2012年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
* 现代人都是异乡人,这是一部每个离家远行者的自传
* 时间里的异乡人:回不去的不仅是故乡,还有逝去的时间
* 在未来,在艺术,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将永远是异乡人
随书附赠定制版米兰·昆德拉主题贴纸
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昆德拉文集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小说讲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旧相识,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这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了他游走于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
##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对于一切我们曾经试图寻找或正在寻找的东西, 我们一无所知。如同我仍不知道我不断寻找地能让我愿意放弃一切都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因为无知,所以上帝发笑。人性很多时候本就如此,那么,我们本该怎样生活的就怎样生活吧。这个世界上没有...
评分##太过于沉重了,她们从流亡开始,就深陷孤独的囹圄,缺乏身份认同,从未放下。即使是性爱的狂欢,也只是一种想要摆脱现状的发泄与逃避,疯狂过后,回归更深的虚无与空虚。“人们之间互相不感兴趣,这很正常”“但她心里明白,孤独一词具有更为抽象更为崇高的意义;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怜悯;总之像她后来真的生活过的那样生活。”
评分##不同于东方视角的流散文学,昆德拉小说中的流散状态是一直在确认自己的主体感,这种主体感明显高于对存在的认知,但也会使人更难寻得自我的真实……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说的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世界”。 伊莱娜的法国朋友看不到伊莱娜作为一个捷克流亡者的内心世界,她的捷克朋友看不到法国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她的两任丈夫看不到她渴望远离母亲控制的心情,约瑟夫感受不到她曾因酒吧中的一面之缘将...
评分 评分 评分##还是米兰昆德拉一贯的风格 以前我常常把现代人做一个历史概念来看待,但是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 剥除历史属性之后发现这也有可能是普遍人性的体现 现代人都是异乡人 不 每个人都是异乡人
评分 评分##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对于一切我们曾经试图寻找或正在寻找的东西, 我们一无所知。如同我仍不知道我不断寻找地能让我愿意放弃一切都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因为无知,所以上帝发笑。人性很多时候本就如此,那么,我们本该怎样生活的就怎样生活吧。这个世界上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