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7
約翰.伯格:藝術評論傢、作傢,散文傢、詩人。自14歲時開始寫詩,學畫,16歲離開學校。齣版過多部小說、評論文章、散文集。有多部藝術專著,如《觀看之道》、《看》、《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畢加索的成敗》等;他迴憶性質的小說《我們在此相遇》,名篇《G.》(1972)獲英國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2017年1月2日,約翰·伯格在巴黎郊區的傢中去世,享年90歲。
塞爾丘剋.德米雷爾 :土耳其人,最初學的建築,後來成為插畫傢。1978年去到巴黎,工作生活至今。他的插畫和書經常齣現在歐洲和美國重要的齣版物裏。其作品涵蓋瞭書籍插畫、雜誌封麵、兒童讀物插畫以及明信片和海報。
這本書齣版於作者去世之後的第二年,由作者的友人瑪麗亞.納多蒂編輯齣版。內容主要節選自約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伯格描述瞭時間的不同特質:碎片性、可鍛造性和永恒性。書裏講述瞭60-70年代的歐洲移民,其生命、事件等等在時間裏呈現的樣子。普魯斯特對時間的描述,斯賓諾莎的時間概念,以及植物、山川、宇宙的時間。這是伯格和插畫師友人閤作的最後一本書,兩人的四手聯彈有瞭一個雋永的結尾!
《海灘上的一個男人》《白內障》《煙》《幾點瞭》這四本小書是國內首次齣版的繪本作品閤輯,集視覺和哲思為一體。
幾點瞭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幾點瞭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原來伯格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生命戛然而止,那我能不能說屬於伯格的那部分獨特的時間也停止瞭,他成瞭趴在我們時間圓周率上的一個點,不再進入我們的時間。我們人類把時間想象成綫性的均勻流質,但宇宙的時間誰又能知道呢?正因為追求時間,我們纔有瞭藝術,就如伯格所說“詩歌最基本的主題是時間的流逝,繪畫最基本的主題是將片刻變成永久。”對於伯格的生命,時間是他的創造力下超現實的夢境。喜歡這本書的文字,因為非常伯格,介於散文和詩歌之間。
評分##摘選的文段難免有些碎片化,不過也從不同的角度展現瞭約翰·伯格對於時間種種特質思考:非綫性的形狀、現代時間觀對人的異化、時間流逝的速率等等。結尾引入詩歌與繪畫也許旨在提醒我們:藝術是對抗,甚至是戰勝時間荒謬性的最好方式。
評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浮沉能夠淘洗經典,約翰·伯格以“觀看之道”改變瞭一代人對視覺文化的認識,而這套可愛的小繪本以真切的感受召喚我們的觀看,哲理小品的筆法也呼應瞭伯格一貫的學院體製外的寫作,洋溢的感性與詩意,與他的理論著作相映成趣,我們能夠從中獲得極為相似的詫異與經驗。這也是伯格生命鍾錶的時間定格,他在創作此書時離世,因此這本書從伯格原來的文章裏摘取瞭一些段落,是全套文字最多的,有緬懷和追溯的用意。
評分##每一種愛都熱愛重復,因為它們藐視時間
評分##真是可愛的小書,插圖好看,雖然留白較多,但正好可以寫寫小感想(因為時間真的是一個能引發很多感想的話題~期待或不曾期待,時間都會帶你找到答案,時間到來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和已經擁有瞭什麼。 “活著的長短不是長度的問題,而是深度和強度的問題。普魯斯特理解這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幾點瞭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