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爱上的是我的本我。
坠入爱情,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而且从“坠入”这个动词来看,爱情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体验,它是一个过程,而且我们很难从中全身而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说“坠入”了爱情了,这种迅速的,激烈的感情是不是就是一见钟情?但假如“坠入”这个词不是指爱情是否迅速和激烈,那么它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我们在爱情面前是无法做出主动选择的,无法决定自己会爱上谁,只能被动地“坠入”、“坠落”。这本书向读者提出许多有关爱情的问题,并带领读者进行逐渐深入的思考,试图以哲学之思辨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
《坠入爱情》是读库“哲学系”译丛中的一种。“哲学系”译丛是一套由读库引自法国的哲学通识读物,每册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旨在打破学术艰涩壁垒,引入哲学思考方法,触及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每册小书都尝试以举证、思想取径与解读的方式,既探讨人类社会面临的大问题,也解决周遭生活的小烦恼;既享受思想之乐,也体验文字之美,使追求新知与热爱智慧成为可能。
##在看到“分手”一篇讲到爱情是一种“自我赠予”,不是我赠予了他人一个新的自我,而是借助别人发掘出一个新的自我时,想起了巴迪欧《爱的多重奏》里的观点,没想到后面果然引用了巴老师。这一本在这套书系里好看程度可以进前三,如果它能充当介质引发读者对《恋人絮语》、《会饮》、《爱得多重奏》的好奇,那这样的普及读物就完成任务啦。以及作者的引用成功安利了我列维纳斯的《时间与他者》。
评分##“一切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德都拥有无法描述的魅力,而爱情所带来的一切欢愉,其实都因变化而来。”
评分##书名就是一个可供商榷的语言惯习,“坠入爱情”作为一种叙事模式假定了有一个明确爱上对方的瞬间,跨过仪式之门后就变成了不同的人,它使得人们执着于寻找坠入爱的时刻。“坠入”还暗示陷入爱情的无法自控与恋爱者的脆弱。我更好奇为什么“坠入爱”会成为浪漫爱话语的主要脉络?谁有“坠入爱”的特权?谁又有书写爱情的特权?参考资料里罗列了60位古今作者的名姓,只有两位是女性,一位是小说作者,一位是电影导演,她们的作品在本书里只充当了分析的对象,而在对爱情进行理论搭建与哲学性论述的声音里,女性是完全缺位的。男性一直以来掌握着定义爱情、书写爱情的权力,掌握着框定异性恋爱情本质、它所激发的情绪感受及其中的交往技巧的权力。甚至不需要动用评论性的思维,毫无共鸣的阅读体验就能提示本书的写作视角。Quite limited
评分 评分 评分##在爱情里,体验精神自由落体的感觉
评分“爱情并不是把自我馈赠给别人,而是借助别人发掘出一个新的自我。”
评分##开年头盘 易入口 浅尝辄止 不太过瘾 有点意思的一个观点是 当爱情的终结产生的痛苦与失落其实与对象本身无关 而是因为由外借身份(在爱情中借助对象而发掘的自我)所引起的身份危机 忠诚其实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也就是说相比起野人的生理爱情 道德爱情其实是一种人造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