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地上

在中国大地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保罗·索鲁 陈媛媛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12 平装 9787510892790

具体描述

保罗·索鲁( Paul Theroux, 1941— )美国知名旅行作家、小说家。1963年大学毕业后,到非洲马拉维、乌干达做老师。1968 年,在新加坡大学任教。1970年代初,和家人移居英国。现定居美国,并仍四处旅行。保罗·索鲁著作颇丰,火车旅行文学更是久负盛名,曾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代表作有《火车大巴扎》《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英国环岛之旅》等。

内容简介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编辑推荐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 影响何伟等一代旅行作家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

★ 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 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 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 冷静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随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家,发现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与时代变化

获奖记录

1989年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推荐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总能问出你心中的问题……他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独立报》

《在中国大地上》记录了保罗·索鲁在中国一年的旅行见闻,他在途中极尽毒舌之能……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讪,比如气质忧郁的方先生和登山家克里斯·波宁顿。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也我们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游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不是游记,而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下1980年代中期剧变的中国。作者堪称何伟的先驱和师傅。跨越东西南北行程、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超越迄今绝大多数国人。

——豆瓣网友

用户评价

评分

##保罗索鲁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做梦都想象不到他有多幸运,在1986年遇到这些可以肆无忌惮谈政治谈文革的中国人,这是历史拨乱反正下的一个珍贵缺口,而他赶上了,正如他赶上了蒸汽机车在这个广袤国度的最后浪漫那般。“火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火车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个地方。”不知道那个像海狮一样忧伤的方先生,和在哈尔滨开往朗乡的慢车上高歌《Scarborough Fair》的田先生,现在过得好不好。而我依然期待,索鲁的下一次毒舌。

评分

##一名中国司机仅仅射杀一只鸟,保罗·索鲁就义形于色,这司机在他看来就跟西方殖民者眼里的非洲土著一样了。 他不惜笔墨惟妙惟肖写中国人的笑、吐痰...他们如何邋遢、虚伪、狡狯、胆怯,他怎么就看不到中国老百姓的平和、善良、可爱、顽强的一面呢,至少我在文中看到他写的各色人等其实都是很好的,可他总要丑诋一番方罢——那个方先生被他臭得可不轻。不同于何伟,何伟笔下的村民、小商贩、官员、打工妹就总是充满温情。 在整个旅途中,保罗始终以西方文明人自居,既带有成见,他眼里看到的就不是客观的。 我不是说他写得不准确,但准确不代表客观。他的写作就跟照片一样,非常准确,不过照片摄取的只是瞬时的东西,它看不到历史,也看不到未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你从未读过的船新简体字译本,译笔流畅,装帧精美。据说译者还是cuhk的知名美女呢!

评分

评分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没变。

评分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没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