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1869-1951) ,法國著名作傢.齣生於巴黎,1891年匿名齣版《凡爾德手冊》,開始瞭寫作生涯.一生著有多部小說、劇本、論文、散文及日記.1947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代錶作品有《窄門》 《背德者》 《田園交響麯》 《僞幣製造者》 《人間食糧》等.紀德的作品充滿神秘的宗教色彩,錶達齣對自由與真理的追求.塑造的人物形象無不充斥著“欲望”與“道德”.二者永遠糾纏不清,相互縈繞.
譯者簡介:
田偉華,1979年生,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長期從事翻譯工作.主要譯作有《瓦爾登湖》《小王子》 《菊與刀》 《月亮與六便士》 《麵紗》 《刀鋒》等.
究竟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愛情,即使毫無希望,一個人也可以將它長久地保持在心中;即使生活之風每天吹它,也始終無法把它吹滅?
在《窄門》中,紀德將愛情中的神秘主義體驗推嚮極緻,為我們講述瞭一段純潔炙熱卻又無限辛酸的愛情悲劇:傑羅姆與他的錶姐阿麗莎自小青梅竹馬,情投意閤.愛情萌芽時,他和她各自偷偷地愛戀著彼此,以全部的純真與熱情,一心隻想為對方而變成更好的人.然而,心靈愈是相通,形骸愈是相離.阿麗莎甚至以為,自己隻有拋棄世俗的愛情、婚姻,纔能進到“窄門”,但“窄門”隻有少數人能找到……
##可能翻譯的不是太好,也可能是外文作品本來就喜歡用長句,許多描述都是修飾詞和長句的堆砌,讓閱讀感受不是很流暢。個人是喜歡這部作品的,阿莉莎的選擇讓人費解但又可以理解,盡管中國人不信仰上帝,但真正追求純粹的、至高無上的愛的人應該都是悲觀的、絕望的吧。
評分##掙紮一生,仍不能看破心靈與肉體的那道裂縫。愛情何嘗不是一種宗教?信仰的純潔性約束著信徒的世俗欲望,另其一生在兩端之間撕扯。隻是,那道“窄門”真的存在嗎?
評分##6/10。和預期不同,沒能看到足夠感動我的內容。可憐的阿莉莎,把自己的幸福、愛情讓位於一個飄渺的幻象,自顧自地拒絕,自顧自地祈禱,最後也隻能自顧自地懊悔。在愛情與信仰之間搖擺不定,直到死去也無法獲得解放。
評分 評分##沒看懂。愛可以庸俗也可以高尚,但是愛一個人讓自己和他人痛苦和悲傷,讓人越來越糟糕,那可能不是愛。女主人公的愛不在當下不在俗世,叫我覺得她有瞭抑鬱。在因為妹妹有瞭放棄,不叫他人察覺和分享而互相芥蒂時的奇怪,如同魯迅與閏土相遇後的陌生無言讓人無語,在理智與剋製中沒有激情與勇氣的退卻,讓我感受到,不能怪小冊子,不能怪柏拉圖,不能怪妹妹,怪一顆敏感又卑微的心,講愛情推選卻赤裸裸地寫齣愛。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