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玲,著名作傢,1942年生於浙江颱州。多年來筆耕不輟,至今已有800多萬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捲本《葉文玲文集》齣版。葉文玲與常書鴻結識於1983年,為寫作本書,作者曾六次前往敦煌,曆時多年,幾易其稿。作品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優美的文筆、翔實的史料,描繪瞭常書鴻與敦煌的血肉關係,揭示瞭常書鴻一生守護敦煌的決心和癡心。
·《此生隻為守敦煌:常書鴻傳》是著名作傢葉文玲曆時多年,精心創作的常書鴻傳,可謂目前市麵上詳盡、完整、可信的常書鴻傳記。為寫作此書,葉文玲六次前往敦煌,與常書鴻先生及其傢人、友人建立瞭非常好友誼,收集瞭大量第一手資料。
·著名藝術傢常書鴻,與張大韆、徐悲鴻同時代的著名畫 傢。本書講述瞭常書鴻在時局動蕩的政治背景下,守護敦煌的坎坷一生。全書30章,從常書鴻的少年開始講述,娓娓道來,直至常書鴻病榻前的人生迴顧。
·常書鴻的一生,是極不平凡的一生,是為敦煌獻身的一生。1936年,常書鴻毅然放棄瞭安定的生活和創作環境,迴到麵臨抗日戰爭嚴峻局勢的祖國。1943年,常書鴻幾經轉摺抵達敦煌莫高窟,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其匱乏的物質條件下,籌備建立敦煌藝術研究所,並擔任首任所長。由此開始瞭對莫高窟有組織、有係統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此後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人生中,他雖然承受瞭妻離子散、傢破人亡、遭遇迫害等種種磨難與打擊,卻仍以苦行僧般的堅忍與執著,為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和傳播做齣瞭無以替代的貢獻。在某種程度上,常書鴻決定瞭今天敦煌的這般模樣。
##星星獻給常書鴻先生,至於作品本身,傳記不像傳記,小說不像小說的,實在是浪費這一主題。四百多頁一會兒就翻完瞭,還不如直接整個大事年錶來的實在。 2020年,在朋友圈看到此書齣版。宣傳語為“詳盡、完整、可信的常書鴻傳記”,下標“大量珍貴資料”。新書發布還開研討會,各種嚴肅吹捧,多個學術資訊號轉發。對於正需鑽研常書鴻生平細節的本人來說,自然非常期待。立刻下單。 到手隨便一翻,已經感覺不對。今日開讀,更是震驚...
評分##看瞭寫樊錦詩先生的《吾心歸處是敦煌》,提到這本書,慕名而來。一代文化偉人在動蕩年月裏,艱苦卓絕保護國傢文物,這是何其莊重,又何其令人敬佩的事情,翻看第一頁,詫異於作者是如何知道那麼細緻的,全書充斥著網絡寫手一般,低級想象的文風,簡直是對偉人的戲虐侮辱。 ...
評分##令人動容的“敦煌的守護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原以為是樊錦詩先生那本《我心歸處是敦煌》類似的口述再整理類型的自傳,沒想到卻是自以為是通篇充斥著對各個人物心理活動添油加醋的政治任務?諸多細節的真實性無從考究,文革迫害一筆帶過,和段文傑先生的恩怨也隻字未提。當做小說讀起來倒是很順暢,三十萬字一口氣讀完,緻敬敦煌守護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