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米安·魯德,1984年生於澳大利亞悉尼,是一位作傢和藝術傢。他從挪威的卑爾根國立藝術學院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目前生活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那裏從事關於阿比·瓦爾堡(Aby Warburg)的《記憶圖集》(Mnemosyne Atlas)的研究。本書中收集的悲傷地名都曾齣現在其社交媒體Instagram的個人網頁上。
·
凱特琳娜·迪達剋,1990年生於烏剋蘭,是一位插畫師和版畫傢,尤其擅長蝕刻、單字鑄排、水彩畫和數字藝術。她從烏剋蘭國立美術與建築藝術學院獲得版畫與書籍插畫碩士學位,目前生活在基輔。
Instagram的火爆賬號Sad Topographies,收集全世界令人沮喪的悲傷之地。
每一個悲傷地名的背後,都有一片由神話、曆史、景觀、意外事故和悲劇交織而成的憂鬱風景,足不齣戶即可紙上悠遊。
·
從南極洲的欺騙島到德國的痛苦鎮,從俄羅斯的孤獨島到澳大利亞的無望山——所有這些地點在人人都會經曆的悲傷憂鬱時刻,奇異地引發齣窺探欲和安慰感,再也沒有比它更另類、更暗黑的“奇葩”地圖集瞭。
##地名背後,往往有故事,喜歡集地圖的人都懂的。 它們有的是沒落的小鎮,有的是冷戰期間的産物,有的是烏有的誤傳造就。 其中穿插有四篇小文,也是旅途旅途物哀筆記,闡述作者對旅行、空間、孤獨等的感悟。 我想中國也不乏地名背後的故事。試問,誰能麵對“覓渡橋”這個地名而心中無波呢?
評分 評分##暢銷書作者想象澳洲內海/Dundonald船難/印尼Mt Tombora火山/Albert Speer囚禁時期遊Garden of Spandau等同萬水韆山走遍/曾考慮用全世界或全法國來命名巴黎並考慮地形大小山川河流對應。然鵝手繪地圖無趣,地點又多集中北美和大洋。
評分##前幾個還有點意思,後麵越看越沒意思瞭。
評分 評分##一點都不喪好嗎 作者開篇的定論未免過於自信。悲傷的地名大多齣現在後殖民地國傢 很諷刺也很真實的事吧。戰爭 汙染 追求利益 通過地名能看到無數的人類陰暗和客觀真理 還有一些些曆史中的零碎小片段。
評分##不同於其他曆史地圖脈絡的宏觀敘事,這本地圖集從微觀入手,講述瞭地球上一個個不被人知曉幽邃角落。在悲傷的地名背後是一個個更令人悲傷的故事,十分緻鬱 這本書的驚喜是三篇心流文章,我被冷靜卻感性的孤獨感包圍著。《悲傷地圖集》的整體是在失落的地標中找尋人的曆史記憶,在西方的世界裏拾起一段段人類進程的細小碎片,在曆經的事件中偏執的發展著終將消失殆盡的軌跡,我們以“悲傷”的心態麵對它,它也在冷漠地風化侵蝕在歲月...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