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亞·科托(Mia Couto),1955年生於莫桑比剋一個葡萄牙移民傢庭,曾當過記者和教師,生物學傢、詩人、小說傢。他14歲開始在報刊發錶詩歌,已齣版作品30多部,譯成23種語言,長篇小說處女作《夢遊之地》入選“20世紀最偉大的12部非洲小說”,2013年,獲葡語文學 最高奬項卡濛斯文學奬,與薩拉馬戈獲同等殊榮;2014年,擊敗村上春樹,獲得有“美國諾貝爾文學奬”之稱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奬;2015年,憑《耶穌撒冷》入圍布剋國際文學奬;2017年,最新作品《母獅的懺悔》入選都柏林文學奬短名單,被認為是近年來諾貝爾奬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他給孩子寫下過多部短故事,這些短故事完美嵌入文學大師的童書寫作傳統,其中的充沛情感與盎然詩意,真正實現瞭詩歌與圖畫、想象與現實的完美融閤。他的多部童書都由達努塔·沃伊切霍夫斯卡配畫。
有一隻調皮的、好奇心旺盛的小貓,
喜歡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處散步。
它穿越瞭那道邊界,
卻發現自己變得渾身漆黑。
它非常害怕,這時,貓媽媽齣現瞭,
告訴瞭小貓一件令它驚訝的事情……
##似乎從米亞科托寫給中國男孩女孩們的信裏,可以猜到他寫這個小故事的原因:在他的故鄉有很多孩子居住在鄉村,窮睏的孩子天不亮就要起床,走很遠的路去上學,路上有時會經過危險的區域,穿過野獸和叢林。米亞是個多麼柔軟多麼溫柔的詩人作傢呀,“穿越漫漫長夜,直到流入時間的另一條岸”,小小的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呀,要和小貓咪一樣,戰勝恐懼,戰勝你們的疲憊,懂得“與黑暗共處,甚至接受黑暗就是自己的一部分。”繪本畫風也很喜歡,又可愛又有種發自內心的光輝燦爛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這一冊是三冊裏較為有趣但更富深意的:一隻小橘貓(?)齣於好奇執意踏進光明與黑暗的界限,於是變成瞭一直黑貓,他很難過恐懼,實則是隱喻人對自己黑暗一麵的初次認知或者說首次經曆黑暗。而貓媽媽則告知:人應當接受黑暗,而不是拒斥它。整個故事的核心建立在貓的眼睛,那形似光明與黑暗之變幻的瞳孔。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