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0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著作有《冷親密》(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消費浪漫的烏托邦》(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痛苦的魅力》(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等,其中《痛苦的魅力》獲美國社會學聯盟圖書獎。2018年,易洛斯獲得了EMET獎,是以色列最高的科學榮譽。
問世間,情為何物?愛情,為何令人遍體鱗傷?
到底情感挫折來自童年陰影,或是源於社會與文化結構的影響?
跟著知名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一層一層探索現代愛情產業鏈,找出讓我們創鉅痛深的真相。
愛情痛苦的經驗非常普遍,幾乎可以說是人類集體共通的經驗。情傷創造一大票專家,驅策出版業、電視、無數媒體產業持續運轉。正因為整個社會認為痛苦是個人精神史的體現,相信訴說與認識自我具有療效,「自助」產業才會如此欣欣向榮,並將感情煎熬的矛頭轉到自我的私密史,以及自我形塑的能力上。
面對現代親密關係產生的疑難雜症,《為什麼愛讓人受傷?》企圖切換分析的角度:問題的癥結不在失能的童年,不在個人自覺不足,而在社會文化的衝突和矛盾,已構成現代人自我與認同的基本架構了。
作者伊娃‧易洛斯想告訴大家:愛情是被具體社會關係形塑和創造的!愛情在市場內流通,市場內充滿相互競爭、地位不對等的行動者;某些人較有能力界定被愛的條件,認為自己比別人更有資格被愛。
社會學主要研究對象是痛苦的集體表現形式,不過對尋常精神痛苦卻相對輕忽。這是由於社會學為了避免蹚個人主義和精神分析這一潭渾水,不太願意涉足情感方面的痛苦,畢竟那被視為臨床心理學之骨幹。可是,社會學若想跟得上時代,就無法迴避這一塊,勢必得面對、探索可充分反映近現代自我脆弱性的情感。因為,自我脆弱易傷,有其制度性原因,也有情感層面的因素,而愛情正是這樣一種情感。
愛情痛苦,不是旁枝末節,也不是看起來比較嚴肅的痛苦型態的附庸。《為什麼愛讓人受傷?》揭開現代愛情產業鏈的真相,證實了愛情痛苦可具體呈現現代性自我無能為力的困境和樣貌。
國際媒體專家一致推薦
不參考這本書,沒有人可以討論愛情。──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
一本大膽、發人深省的書!──《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伊娃•易洛斯向我們展示了最親密的感受的深刻社會性質,從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情感輿圖。──蘿拉‧吉普妮斯(Laura Kipnis),西北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教授,著有《反對愛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
切中現代情感狀態的核心,是解析社會權力以及性與愛的意義必不可少的一本書。──季特林(Todd Gitlin),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著有《給青年行動者的信》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inspiring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借由去了解爱情背后的社会基础,以减轻爱情的痛苦」。这个目标很成功。采取的方案基本上是情感史+建构主义观点。实证的部分比较弱。但我觉得不算是确定。借由探讨那些经典文本来梳理爱情的流变很合适。有趣的是作者提出的那些阐释:我们的浪漫意志改变了、 欲求改变了、令人受伤的方式改变了、欲望组织的方式也改变了。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何必要把实证社会学那些套上去呢。总之非常值得一读,台版翻译也很好。
评分 评分##简体字版其实翻译得也不错,但台版译文确实更令人赞叹,虽然可能有过于文绉绉之嫌。两个版本读起来像两本书。书本身,两个字:杰作!
评分 评分 评分##以资本的逻辑来分析现代的爱情——方法所以可行,也是因为感情已经被高度理性化了——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维度说明现代爱情是什么。关于交往双方的互动,书中充满了有趣的案例,这种博弈当然可以拿来逆练,但作者本身是希望人们不要服膺于现代性的社会规范——只是吧,如果宏观体系没有改善,微观抵抗又有多大意义呢?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