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常識(精裝珍藏版)

中國建築常識(精裝珍藏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林徽因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9-1-1 精裝 9787545543315

具體描述

林徽因

福建閩縣(今福州)人,齣生於浙江杭州。作傢、詩人、中國第壹位女性建築學傢、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建築師梁思成的妻子。1928年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係,1949年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係一級教授,擔任《中國建築史》課程並為研究生開《住宅概論》等專題課。1953年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擔任《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對中國古建築的保護及研究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本書精心選取林徽因關於建築學方麵的文章,包括中國古代建築傳統及其曆史發展階段的詳細論述,以及外齣考察古建築的調查報告。既可以看做資深建築學傢的學術文章,也可以當成著名散文傢有關建築的優美篇章。書中亦附有專業圖錶,圖文並茂,入之深而齣之淺,既可作為建築研究者的參考書,亦可成為普通讀者的建築學入門讀物。

用戶評價

評分

##確實編的很奇怪,就是梁林的一些研究文字硬湊瞭一本書,並不是書名以為的係統講解。沒圖真的是硬傷,很多看不懂的要一邊百度一邊看字,還看不懂就翻頁。但是硬讀下來還是挺有幫助。

評分

評分

評分

齣版社搞瞭不少水軍,網頁端看十個打五星的裏麵十個用戶異常評論被摺疊。騙錢之作一在題目不符,名曰常識而非常識,二則作者不符,如果林所著確實湊不夠一本專著就不必拿大量二作和“據說”是林執筆的內容充數瞭,就算梁思成不在意,問過劉敦楨的意見麼?三則前後割裂毫無體係,當然割裂是因為這個不存在的題目和不存在的作者,強行拗一本專著騙錢纔不得已而為之的産物。最後這類書不是親臨現場純靠腦補,即便有圖紙都會很茫然。比如我最心領神會的一章就是山西民居,特彆是對依山而建,房頂互通,發券磚窯,錯落自然,山莊小院,城市魚鱗,村口即可入眼的高樓,不是真的打小見過是腦補不瞭這個結構的。另外可以看齣梁林二人在建築上審美相當自持,大概受限於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如今再看風格形成未必是審美自覺,可能隻是條件受限罷瞭。

評分

##各時期各處發錶的文章大集閤,各章節之間沒有明顯的聯係,最大的問題還是缺少配圖,說是常識很多專業名詞外行根本看不懂。

評分

評分

評分

齣版社搞瞭不少水軍,網頁端看十個打五星的裏麵十個用戶異常評論被摺疊。騙錢之作一在題目不符,名曰常識而非常識,二則作者不符,如果林所著確實湊不夠一本專著就不必拿大量二作和“據說”是林執筆的內容充數瞭,就算梁思成不在意,問過劉敦楨的意見麼?三則前後割裂毫無體係,當然割裂是因為這個不存在的題目和不存在的作者,強行拗一本專著騙錢纔不得已而為之的産物。最後這類書不是親臨現場純靠腦補,即便有圖紙都會很茫然。比如我最心領神會的一章就是山西民居,特彆是對依山而建,房頂互通,發券磚窯,錯落自然,山莊小院,城市魚鱗,村口即可入眼的高樓,不是真的打小見過是腦補不瞭這個結構的。另外可以看齣梁林二人在建築上審美相當自持,大概受限於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如今再看風格形成未必是審美自覺,可能隻是條件受限罷瞭。

評分

##匆匆,翻到瞭這本書的最後一頁。算結束瞭。不能算看完。 因為,實在沒有一點建築的知識,遇到一本隻有文字幾乎沒有圖例的講述建築的專業書,實在看不太懂。囫圇吞棗加偷工減料翻過,就這樣結束瞭我讀過的第一本林徽因寫的非文學類書。 有什麼收獲嗎?似乎有一點,關於中國建築的非常大概的全貌。 由於朝代變更,城頭變幻大王旗,中國建築,不管是木構還是磚石結構的,能夠較完好留存的,非常少。 已經很慘淡瞭,再又加上“解放後”大革命的洗禮,結局就更加杯具瞭。本書文章成與1950年代或更早,書中提到北京古城牆,敦煌,雲崗,龍門……石窟時,還在大革命前,而大革命中,再遭去皮去肉去骨,有的連根拔除… 在本書已經可以覺察到一點怪怪的味道,講到主席,人民,講到新時代…那是各種運動和大革命前的山雨欲來,風滿樓。 那是1984。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