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当代知名作家,1937年生,祖籍广西桂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室研习创作,并获硕士学位。
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4年之后,将主要精力投入传统文化昆曲艺术的宣传推广当中,重新整理戏曲《牡丹亭》《玉簪记》《白罗衫》《义侠记》等,其中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已达数百场,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关注。2018年4月,被授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特殊贡献奖”。
面对人世的诸多悲欢离合、生死无常后,白先勇感叹道:“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我们全力以赴,却仍一败涂地。”
在无数次提笔与落笔之间,思索文学的意义、写作的目的,白先勇如是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上,最深刻最心底的投射,替那个民族说出心中话。”“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变成文字,用文学写人性人情。”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或怀人忆旧,或自述过往,或抒情感怀,或谈文论艺,虽然写的是个人记忆,根子里其实写的是历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记忆底片里的是上海“最后的一抹繁华”,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漫长过程闪回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历史的流变沧桑。
##不打分了,以后看书要挑版本,《树犹如此》可能还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那本好些。本书中对文学的意义的探讨:令人有慈悲、怜悯之心,让我受到启发。此外对昆曲的描述格外真诚,日后有机会想要了解这门传统艺术。
评分 评分 评分##不知道出版社是怎么集结成册,还起了一个和自选集一样的名字。里面就文学部分还不错,看到一些大家在世纪末就已在讨论今天仍在困扰人们的文学问题。了解到了一些台湾本土的文学人物。有几篇甚至不是白先勇写的,不过是相关新闻报道凑上。
评分 评分 评分##1999年,到美國的第一件事,我想要到加州去找白先勇。 所以我帶了ㄧ本台北人,想說有機會的話到聖塔芭芭拉去找他,請他在書上簽名。後來,才知道到了洛杉磯如果沒有車,要到聖塔芭芭拉去找他,會是多難的ㄧ件事。 大學才開始看白先勇,最先是因為去高中同學房間找她,無聊發...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