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年~1936年),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纔、豫亭。魯迅一生保持獨立人格,不趨炎附勢,不畏首畏尾,不無病呻吟,不顧影自憐,也不道貌岸然、虛張聲勢,他是真正的知識分子和國傢脊梁。
本書我們精選瞭魯迅在生命不同時期的75篇散雜文,構成瞭一條完整的生命之路:在好好壞壞的人生風景中,一麵冷靜地觀察世間萬象,一麵遍嘗生活的酸甜苦辣。世間有聰明人、傻子和奴纔,也有真正的勇敢者,該愛的愛該恨的恨。把玩具留給孩子做天使,把希望留在現在和未來,纔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一生為之追求的傢國情懷。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題記 近來一直在看魯迅的《朝花夕拾》,從先生文字中感受到瞭先生生命路程的點點滴滴。正想著如何對先生的生命之文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對先生的生命之路進行更廣層麵的探尋,這本《生命的路》就與我不期而遇瞭。 喜歡山水黑白的極簡...
評分##對於魯迅,我們很早就讀過他的文章,比如《記念劉和珍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等等,他的文章寫實居多。魯迅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於1921年發錶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在1918年5月15日發錶《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他是中...
評分##讀書時學魯迅,隻覺得詞句晦澀,又經常和同學一起譏笑文中所謂“通假字”,至於什麼思想,從未品齣來。人到中年,復讀魯迅,方能理解彼時白話文革新之不易。而魯迅思想之先進,思維之敏銳,言辭之辛辣,不愧為大師,令人不甚敬佩。而他的那些“嬉笑怒罵”,即便放在今天,仍然振聾發聵,照齣當今之世一些人事景象之可笑可悲,讓人不禁慨嘆天下並無新鮮之事,人性並無多大變化。
評分 評分##對於魯迅,我們很早就讀過他的文章,比如《記念劉和珍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等等,他的文章寫實居多。魯迅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於1921年發錶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在1918年5月15日發錶《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他是中...
評分 評分##“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麵前纔有路。” 《生命的路》是魯迅現實的雜文精選,先生的文章一直很犀利,讓人直視內心深處,和藏起來的懦弱的那個心底的聲音好好溝通,也讓人明白很多道理。 關於麵子。 中國人要“麵子”,是好的,可惜的是這“麵子”是“圓機活法”...
評分##越看越發覺得那個時代魯迅已然這般睿智瞭。有些描述生靈活現,有些描述卻覺得很白話得看不大懂。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麵前纔有路。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麵嚮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
評分##能選進語文課本的文章真真是經典,越來越喜歡魯迅的作品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