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來

見字如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大春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2018-1-31 平装 9789865824938

具体描述

張大春

1957年出生,山東濟南人。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碩士。作品以小說為主,已陸續在臺灣、中國大陸、英國、美國、日本等地出版。

張大春的作品著力跳脫日常語言的陷阱,從而產生對各種意識形態的解構作用。在張大春的小說裡,充斥著虛構與現實交織的流動變化,具有魔幻寫實主義的光澤。八○年代以來,評家、讀者們跟著張大春走過早期驚艷、融入時事、以文字顛覆政治的新聞寫作時期、經歷過風靡一時的「大頭春生活周記」暢銷現象、一路來到張大春為現代武俠小說開創新局的長篇代表作《城邦暴力團》,張大春堅持為自己寫作、獨樹風骨的創作姿態,對臺灣文壇起著現今仍難以估量的影響力。

《聆聽父親》入選中國「2008年度十大好書」,《認得幾個字》再次入選「2009年度十大好書」,成為唯一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作家。近作為《送給孩子的字》、《大唐李白:少年遊》、《大唐李白(二):鳳凰臺》、《大唐李白(三):將進酒》、《文章自在》等。

自認沒有散文行世資歷的張大春,六年前接下《讀者文摘》的專欄邀請,起因於他願意學習前輩梁實秋先生當年在該刊主持的專欄「字詞辨正」,藉著重新辨識文字,寫字詞源起故事,同時為這個時代沒落的漢字文化盡力。

張大春認字說字,卻從來不只是文字。對他來說,字如人生,有開始也有過程;人與字相逢,就有了與文字的情感。五十歲時張大春寫下《認得幾個字》,如今年屆花甲再寫文字,回顧與字交織的人生往事,情感更顯豐厚。裡面有他對文字文化的情感,也有他回首故舊人世的深情。 「書寫,最重要的就是對生活經驗的感受力。」對張大春來說,許多字不只是表意、敘事、抒情、言志的工具,在探討、翫味之時,他習慣回到最初學習或運用這些字詞的情境之中──那些在生命裡稍縱即逝的光陰、那些被現實割據成散碎片段的記憶、那些明明不足以沉澱在回憶底部的飄忽念頭、那些看似對人生宏大面向了無影響的塵粉經驗──全部重新經歷一回;不只看見每個字的來歷,也看見自己的過去。

當字與人相遇,每個字都是風景。它們曾經鮮活過的痕跡,留存在詩詞文本與時人心中,凝聚出不同時代的樣貌,由一代代惜字的人們一一揭露、鑽探,最後銘記下來。到了張大春筆下,化作本書四十六篇寫自身與字詞相遇到相知的散文,並於每篇文末再延伸十道與主題相關的選擇題,無論作為自我挑戰或趣味猜謎,都能感受到文字的無窮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muji cafe真是好地方,常常可以看到想看又难得的台版书。这本早就在单子上,读来逻辑性好强故事性也很强,每一个常用的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竖版阅读毫无障碍,只是偶尔串行。 既然我不是最不具资格的,又自诩张大春的资深读者,还是在文章开始之前,解答一下“差不多先生”可能会有疑惑:你张大春又不是古汉语研究者,咬文嚼字做甚? 我当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理解:如果不在字义学、词源学上考究一番,那么这本书就会沦为常见的散文小品。可如果缺少了故...  

评分

##本来想给三星,毕竟这些有文字功底有人生阅历有康熙字典想完成并不难。后来为其回山东老家念念不忘及父母家风而好感增加,愿四星。直至一个副标题中出现了祖国与台湾字样并列,好感大打折扣。虽是2019年自选的生日礼物初时甚是欢喜,但为了一介腐儒字里行间的立场而为其站台我做不出来,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

评分

##小说家张大春出版新作《见字如来》,细细拆解四十余字。他自言,书名与佛教中的“如来”无关,只是一句大白话——字好像来了一样。熟悉张大春的读者皆知他学问匪浅,但无论是写小说还是穿插的儿女生活琐事的辨字专栏,都看不到任何炫耀斧凿,张大春笔下的汉字向我们走来,一走...  

评分

评分

不是文盲?沒關係,讀張大春的書就是了。

评分

评分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即汉字的产生,是有据可查的,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同时汉字的演变也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  

评分

##muji cafe真是好地方,常常可以看到想看又难得的台版书。这本早就在单子上,读来逻辑性好强故事性也很强,每一个常用的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竖版阅读毫无障碍,只是偶尔串行。 既然我不是最不具资格的,又自诩张大春的资深读者,还是在文章开始之前,解答一下“差不多先生”可能会有疑惑:你张大春又不是古汉语研究者,咬文嚼字做甚? 我当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理解:如果不在字义学、词源学上考究一番,那么这本书就会沦为常见的散文小品。可如果缺少了故...  

评分

##其实是在很仓促的情况下囫囵吞下了这本书的内容,最初是看毛尖一篇小杂文知道了这本书,以为会讲诸多唐朝旅店没有墙之类的有趣史料,没想到其实是本讲文字来源的专栏集锦。这种专栏文章结集出书通常的缺陷在于讲述不够系统、全书脉络也较生硬。同是这个题材内容,如果作者愿意以一部书的方式来写,重新谋篇布局,且不拘于专栏定式,一定更为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