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傅雷先生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本书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于193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大师及其名作,生动讲解其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该书1985年初版以来广受赞誉,傅雷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为表达对先生的纪念,回馈读者的喜爱,特甄选彩色插图一百多幅,进行精美装帧,文字与图片的完美结合,使先生之作更富鉴藏价值。
##配合艺术的故事来看美术二十讲,感受更深。不同的文化,不一样的意识,宗教,人物,不一样的生活,衍生出来的画,确实和我们很不一样,感同身受,很难。傅雷老先生的文字介绍,让我也感受到了画,诗,音乐,文学的相通性。
评分 评分##一气呵成读完,傅雷老师语言细腻鉴赏同时也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品行。相较于宗教历史题材,我更喜欢肖像风景画。上个世纪的人怎么学习美术史?尤其是三十年代,普通学生若不游历欧洲是没有机会看到名家真迹的,甚至彩色照片都看不到。我就幸运的多,亲临现场看过书中的很多幅画,脑海也闪现伦敦,阿姆斯特丹,维也纳的美好片段。下一站就是卢浮宫啦
评分##首先是画作与文字介绍往往不在同一页,很难对比赏析;其次是艺术欣赏真的是很唯心的事,没有绝对标准答案,太过说教的解释反而显得枯燥。艺术,还是随心所欲,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就好。
评分##入门的浅读
评分##讲的比较有内容,只是配图不太跟的上,以及有些图过小
评分##一气呵成读完,傅雷老师语言细腻鉴赏同时也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品行。相较于宗教历史题材,我更喜欢肖像风景画。上个世纪的人怎么学习美术史?尤其是三十年代,普通学生若不游历欧洲是没有机会看到名家真迹的,甚至彩色照片都看不到。我就幸运的多,亲临现场看过书中的很多幅画,脑海也闪现伦敦,阿姆斯特丹,维也纳的美好片段。下一站就是卢浮宫啦
评分书是好书,颇有受益,是傅先生用心感受之后写出的论点,独到且深刻。也许因为是文学家写的评论,太多修辞和赘述,让我无法非常专注,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开始扫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