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元(1918-1989),字懋園,安徽桐城人,著名學者。1938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曾任安徽省教育廳編審、秘書。1949年後,曆任上海第一師範學院教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著有《古詩十九首初探》、《晚照樓論文集》,編有《楚辭選》、《唐詩選》等。
《古詩十九首》是我國古代詩歌承上啓下的重要環節,被稱為“風餘”、“詩母”,備受曆代詩論傢的推崇。馬茂元先生幼承傢學,於古代詩文傳統領會特深,經過數十年研讀,晚年幾易其稿撰成此書。可助讀者從義理、考據、辭章等角度全麵領略古詩的獨特魅力。
##此間一半是遠行客的為樂當及時,一半是閨中人的思君令人老,彼此相映成趣。而當我在摩挲此中的文字時,那一雙雙疊詞有如佳人巧笑,我們的相遇仿佛是久彆重逢。
評分##馬茂元先生集引諸傢觀點,用白話強調或反駁瞭一遍。隻是“知識分子、階級對立、統治集團”這樣的字眼讀來有些吃力。在後記裏,馬先生說“從這本小冊子的遭遇,我看到我們國傢學術文化事業在崎嶇麯摺道路上的進程,看到自身經曆在這途程中的前塵夢影,從而更親切地感受到dang的‘雙百方針’的光輝和溫暖。”為什麼要把自己命運的光輝和溫暖寄托在彆的東西上麵呢?!
評分##想試著擬古,但是十九首的語言實在凝煉,穩準狠,況且以自己對詩騷的接(生)受(疏)程度遠遠達不到化用無跡。何必找事。有所得的,大概隻有章法能體會一點吧。而且與作者處在類似的時代,倒是容易同感共情。看來何止詩傢幸,讀詩的人也幸,雖然寜可“露桃花下不知鞦”。 馬茂元先生的串講解說很好,功底深厚,感覺相當敏銳,援引諸傢說法也適當。
評分##徐師推薦,20年讀的。特彆好的小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書對理解十九首古詩頗有幫助,鑒賞部分也多有精彩之處,可惜也有不少穿鑿附會的地方,尤其前半部分,言必稱社會黑暗。先不說這些詩是不是都作於東漢後期那個“社會黑暗”的年代,即便是的,詩人就必須處處聯係政治嗎?這麼解釋太牽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