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0
錢穆先生字賓四,歷史學家、儒家學者、教育家。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美國耶魯大學讚譽錢穆先生為:「一個古代文化的代表人和監護者」。
七歲時入私塾讀書,十八歲任教於無錫三兼小學,開始教學生涯。1918年,第一本著作《論語文解》(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23年,任教江蘇省無錫第三師範學校。1930年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1931年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講授中國通史,於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及北師大兼課。1935年,出版《先秦諸子繫年》。1937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根據任教北京大學中國通史課程講義,開始撰寫《國史大綱》。1935年,出版《先秦諸子繫年》,1939年完成《國史大綱》書稿,1939年夏,至香港親自面交書稿給王雲五先生,1940年6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國史大綱》。1950年,在香港成立新亞書院。1960年赴耶魯大學講學,獲頒耶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赴歐訪問。1967年,遷居臺北;1968年,遷入素書樓,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8年冬,中國文化大學聘先生為史研所教授,先生長年在家中授課,直至1988年因病而停止授課。
1990年6月遷出素書樓,8月30日病逝於臺北寓所,歸葬蘇州太湖西山湖濱。
向史學大師,致上溫情與敬意。
探尋舊時代的同時,求得新的歷史答案,
反思興衰往事,安頓現世人生。
一九四○年出版以來,治史者必讀的一部中國通史,
深厚而獨到的史觀,貫通中國各朝代的經典之作。
全書剖析中國各朝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學術各層面的發展,
分辨如何運用歷史知識、歷史資料,建立歷史思維。
○ 上古三代,為全部歷史之起點:
遺址之發現使古史觀念漸漸脫離了三皇五帝之舊傳說,轉移到有物可稽之新研尋,是近六十年來古史知識上一大進步。
○ 春秋戰國,春秋三百年間稱為「霸政時期」,轉入戰國時期,趨向成一個新軍國:
春秋時代貴族文化已發展到一種極優美、極高尚、極細膩雅緻的時代;至戰國時代,民間自由學術興起,平民學者逐步得勢,貴族階對他們亦逐加敬禮。
○ 秦漢時代,中國史遂開始有大規模的統一政府出現、開始有一個代表平民
社會、文治思想的統一政府:
秦代政治的後面,實有一個高遠的理想,秦政府不失為順著時代的要求與趨勢而為一種進步的政治。而漢代興起,始為中國史上平民政權之初創。
○ 魏晉南北朝,從此中國分崩離析,走上衰運:
此時舊政權沒落,又不能創建穩固的新的統一政權,地方政權等離心勢力漸漸成長,思想界消沉無生路。
○ 隋唐五代,終於盛世再臨,:
隋唐時的統一政府,不同於前四百年的中國政府,舉其要者言之,第一是中央宰相職權之再建,第二是地方政治之整頓。
國史大綱(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國史大綱(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绝世珍藏!
评分##装帧超赞 中国通史类作品比较受推崇不外乎以下几本,如果想看的话选一部来读即可: 《中国通史》吕思勉 (30-40年代 - 沦陷区), 《国史大纲》 钱穆 (30-40年代 - 国统区) 《中国通史》范文澜 (50-60年代 - 大陆), 《中国通史》傅乐成 (50-60年代 - 台湾) 《中国通史》白...
评分##一九五〇年我在香港新亚书院修业,曾有幸在钱穆先生亲自指导下,细读《国史大纲》,并写成全书提要一册。每篇提要都经过钱先生评阅,有所审正。不但如此,在阅读和审评的过程中,我对于书中不甚了解或略有疑难的部分一一向钱先生请教,他都详细解答,必待我疑滞尽消而后止。根...
评分##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
评分##开篇即是重锤,文字凛然凝重,堂堂正正。小注与正文混排,吃饺子喝汤,浑然一体。读之常新,颇有收获。如夫子正襟危坐,虽难生亲近,然胸中丘壑,笔底波澜,家国之温情与敬意,数十载后仍跃然纸上,读之心思神慕,致敬再三。
评分 评分國史大綱(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