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泓月,江蘇南京人,現居北京。學者、作傢、影像藝術傢。先後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北京大學哲學係中國美學方嚮。作為時裝文化的研究者,曾經多年立身於時尚傳媒。學術方麵,主要研究方嚮包括中國古代藝術與漢傳佛教。其他已齣版作品:長篇小說 《盜國》、長篇傳記小說 《問君此去幾時還——李叔同傳》。
《古樂之美》根據中國古代樂器按照不同製作材料製定的八音分類法:“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將全書分為八捲,甄選六十種古樂器,從樂器形製、曆史背景、製造工藝、文學藝術四個角度為讀者講述中國古樂器的源流發展及美學意義,從音樂與文學、藝術與曆史中解讀涵蓋在樂器中的天地人倫、五行節氣,以及中國人獨有的情感脈絡和哲學思考。
##文人寫的樂書,文筆很好,旁徵博引,很多詩詞。因為太文藝瞭,讀起來有點纍,太多的美好意嚮集中在一起,也有些難以消化。比起順著讀完,更適閤放在床頭案上,偶爾聽著古樂,讀上幾句,慢慢品味。4.5星。
評分 評分##故事性文學性都很強。要是能結閤更多的圖片展示就好瞭。
評分##翔實的資料,典故傳說穿插講解中國古樂之美,可是文章抒情筆墨較多,影響嚴肅性。
評分##古樂要恢復啊
評分##行文脈脈飄散,纏繞著很多抒情和想象,如同音樂的餘音繞梁,也有一些乾貨,但被輕柔浪漫繽紛搖蕩的想象包裹起來,雖然筆記沒有多少,但這個半引證半想象的古樂世界橫亙時空悠揚超脫,真的好美。
評分 評分今日看完有些失望,此書炒作過度,有欺世盜名之嫌。作者收集資料和寫作都算認真,但筆法太文青瞭,很多樂器的道道沒說清楚,充其量是《中國樂器史話》,並沒什麼說齣多少古樂之美。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