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注本甚多,以仇氏注本最为详尽。清代杜诗学繁盛,注本间出。清代的仇兆鳌花费二十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此书以编年为序,因其问世较晚,故能吸收前人成果,订误补漏。所附各项资料,如传记、年谱、序跋、评论等,也收罗完备,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不足是间或失于繁琐。
##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于此诗首引卢注云:“《唐书》:天宝十三载秋,霖雨害稼,六旬不止,帝忧之。杨国忠取禾之善者以献,曰:‘雨虽多,不害稼。’公有感而作是诗” 予以为少陵先生之作,确屡干时政,忧民生以及社稷,然古之人作时政诗者多矣,怀赤心忧国而溘死者亦不鲜...
评分##【作者简介】黄伟豪,1981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潮州,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师从莫砺锋教授。先后于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现为澳门科技大学中文助理教授。著有《陈垣<日知录校注>研究 : 以注校史源为例》(花木兰出版社,2013)、...
评分##一种伟大,滋养灵魂。
评分##第一节 侠气儒生杜少陵 35岁以前的杜甫,仍未受到社会的毒打。 所有天才传记故事的序幕都要带点传奇色彩,出生总要有点异象,而天才杜甫的故事开始于巧合。刚好出生在唐玄宗登基的那一年(712年),小杜甫享受着唐王朝乃至所有中国人羡慕的鼎盛时期——开元之治。 小时候的杜甫...
评分##當筆記本用了。
评分##杜诗格律对仗严谨,无可挑剔。不过此本还是看到了不少明显的错误。另,个人认为所收录他人之诗在目录上不应与杜诗以相同的规格呈现,显乱。
评分##杜甫 字子美。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自称少陵野老,故后人又称之为杜少陵。 二十岁——三十岁:漫游吴越和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三十五岁到长安求官,747应召考试不第,后两次献赋,并未得一官职。困守长安十年,“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