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岛》,借用余秋雨先生在题记中写到的话说:“我用历史纪实的笔调,写了一部悬疑推理小说。” 看似两种相聚甚远的表达,却向我们呈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故事起源于和珅对财富的追逐,他想把中国最大的海盗——王直的宝藏收入囊中。多番寻访之后,黑衣人何求,朝着目标之一,扬州赵府的藏书楼——海叶阁出发了。自此,秀才岑乙、黑衣人何求、赵府主人之女赵南、赵南的侍女小丝、藏书楼的诸位长老和扬州城里的老老少少,毫不相干的人们命运彼此牵连,连同海叶阁、梓园、辅仁书院这些传统文化的象征之地一起,卷入小石激起的千层巨浪之中,经受着种种考验。黑衣人究竟在寻找什么?岑乙如何被卷入其中?小丝与赵南有着怎样的联系?赵南的身上蕴藏了怎样的神秘?而空岛,究竟在何处?余秋雨先生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向人们讲述着从古至今的文化定律,大善大美,小丝小缕,相互维系,彼此相依。若硬生生的斩断牵绊,便只能从辉煌到没落、由追捧转为沉寂,留给人们的,只有凭吊和怀念。最终、岑乙和小丝在陆地的尽头相遇,他们找到了王直题诗的“武运岛”,武运,亦是五蕴,五蕴皆空,即为空岛。在海陆之界,他们找到了自己,也终于决定置身于“世”外。搁置自己,也搁置了争议,也许这才是与这个世界,最好的融合。空岛皆空,却蕴含了如此美丽的生命哲学。
##读余秋雨的小说,不像小说,它像是历史书,又像是艺术,像一出篇幅有限却张弛有度的舞台剧。 说来惭愧,也好笑,我没读过余秋雨老师著名的《文化苦旅》,只读过他没那么有名的《冰河》和《空岛》,可能也和我的小众情结有关哈哈哈哈。不过这两本小说都挺有他自己的味道,我读书...
评分##大概是纯说教的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于是余秋雨先生换以小说的形式,但我得承认我上钩了。“象征的艺术”便能以一担百,“意义的彼岸”自是虚无,看完之后还来讨论他的小说类型,则显得本末倒置。
评分 评分 评分##很难评定,过得去与好各占一半。空岛前半可以,有悬疑,有伏笔,有流畅的故事,有紧张的画面感,可惜后半段转换后,硬套上文化底蕴传承的观念,成了重点论述,弱化了故事性,使之前庞大伸展的故事主题成辅助论述的材料,草草收场结尾沦为不知所云。相较,后面的小短篇信客,大放异彩,深刻寓意环绕整体,民间俗世的表达方式令人读后不犹深思。
评分##作为多年的余氏散文大粉丝,终于给了他的小说一星。如果莎士比亚去做解析几何,如果牛顿去写剧本,如果余秋雨去写小说——然而,余秋雨真的写了,这就是悲剧。一代杰出的戏剧理论家、散文艺术大师,却在自己的小说里处处犯低劣的艺术错误,不能不让人一声叹息。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