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8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生活在别处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生活在别处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生活在装满镜子的房子里。
评分##98年的北京,那时候我还在迷笛音乐学校上学。为了逃避冬天宿舍里阴冷的气温,我经常跑到京客隆二楼图书角翻上几本杂书看看。有一次在一个不起眼而的架子上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叫《生活在别处》的小说,我承认当时自己只是被书的名字所吸引了,但那种诡异的驱使性却尤为强烈的让我...
评分##3-4星
评分##3-4星
评分##大四毕业的时候,同学送了我一本生活在别处,我思来想去都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本书,我毫不懈怠,一回家就开始读,悲催的是我看不懂。我小时候对成人世界的唯一幻想就是终于能够看懂那些成人写的小说了。一年多之后,我在图书馆借了另外一个版本的生活在别处,这次,我终于解开了那些暗码。
评分##3-4星
评分###补标 2015#记得在大学英语课上看这本书时,被年轻气盛的女老师一把抢去,她转身潇洒的走向讲台,并丢给我一句:“下课后来拿,还得告诉我他所有的作品名字,如果你下次再在我的课上看小说,我就让你写不少于3000字的书评…” 听完她的话,我快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米兰·昆德拉的全部中译本书名,下课后,我走上讲台,对我们亲爱的英语老师说:“我在写文章…” 她一脸惊讶 “有投稿吗?” “《萌芽》”我随便说了一个。 然后我又说:“你不希望我在文章里写到:我的大学英语老师曾经阻扰我看书吧?” “噢,你的文章登在哪一期?”她淡定问到。 …… 突然觉得演不下去了。 “事实上,我要离开这个学校了。” 我敷衍两句,拿起这本《生活在别处》回到座位。 下节课继续看,从此英语老师再也没找过我上课看书的茬。
评分##恕我愚钝
生活在别处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