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尼斯,原名阿裏·艾哈邁德·賽義德·伊斯伯爾,1930年生於敘利亞海濱村莊卡薩賓,1948年開始以“阿多尼斯”為筆名發錶詩作。1956年移居黎巴嫩,20世紀80年代起長期在歐美講學、寫作,現定居巴黎。
阿多尼斯迄今共齣版24部詩集,並有思想、文化、文學論著20部及大量譯著、編著。他曾榮獲布魯塞爾國際詩歌奬、土耳其希剋梅特文學奬、馬其頓金冠詩歌奬、法國讓·馬裏奧外國文學奬和馬剋斯·雅各布外國圖書奬、意大利諾尼諾詩歌奬和格林紮納·卡佛文學奬,以及德國歌德奬等國際大奬。
阿多尼斯是當今世界最傑齣的詩人之一,也是當代阿拉伯文化的標誌性人物。其作品體現的對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反思、對詩歌發展的獨特見解,在阿拉伯甚至全世界都産生瞭深遠影響。近年來,阿多尼斯一直是諾貝爾文學奬的熱門人選。愛德華·薩義德稱他為“當今最大膽、最引人矚目的阿拉伯詩人”。
“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另一個共和國——寫作的共和國。在那裏,我們關注的是另一些權利:詩歌、藝術、思想和文學的權利。”
《在意義天際的寫作:阿多尼斯文選》是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第一部中文版文集,本書從阿多尼斯的雜文、散文及論著中精選約三十篇文章,包括論阿拉伯文化與現實、談詩論藝、抒情短章、遊曆紀行等幾部分,對於我國讀者全麵、深入瞭解阿拉伯文化與文學頗有裨益。
##各種讀不進去T_T
評分 評分##阿多尼斯是我在阿拉伯世界中遇到的第一位知己。我與他的緣分緣於他的一本詩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當我隨便讀瞭幾首,竟無法自拔。原來詩歌可以如此富含哲理,而詩人的心意是如此與我相通,這種感覺如一見鍾情。讀《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的時候,我就有些疑惑,為何如此親...
評分##“自由也有其武器。然而,一旦這武器披上瞭暴力的衣裳,就會搖身變為自由本身的敵人,成為對自我和他者的一種侵犯。”阿多尼斯當然是詩人,但他的論說文字也很好讀,觀點鮮明的同時又不失平和,縱然有與生俱來的阿拉伯身份認同,但他對於不同宗教與文化都有一種理解和敬畏之心,包括他對阿拉伯世界的反思,這些都是足夠坦誠並且難能可貴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一位對東方與西方、曆史與現代、自我與他者、伊斯蘭與非伊斯蘭有著深刻認識,對自身在內部流亡的文化有著深切憂患感的偉大詩人。讓我想起瞭凱爾泰斯,但凱爾泰斯是決絕的恨、對個人身份的睏惑,阿多尼斯卻是批判的愛、對所歸屬文化的清醒認識。本書對瞭解阿多尼斯的思想——詩學、宗教、政治、文化等),以及瞭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阿多尼斯尊崇的蘇菲神秘主義均有很好的幫助。 老鄉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便覺言語無味,麵目可憎。”本人雖未十年寒窗一朝金榜,更無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蒼茫情懷。但格物緻知的精神還是有的。 此番所格之物,乃是諾奬萬年老二阿多尼斯的最新中文版文集。說他萬年老二,是因為多年以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