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尔•扎拉奇 (Ariel Ezrachi)
牛津大学竞争法教授,牛津大学竞争法与政策中心主任。
莫里斯 E. 斯图克 (Maurice E. Stucke)
田纳西大学终身法学教授、The Konkurrenz Group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
互联网的存在令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只有轻点几下鼠标的距离。这诚然是一个伟大的科技进步,但却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商业现象。本书中,作者扎拉奇与斯图克将引领我们对由应用程序支持的互联网商务做出更深入的检视。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消费者确是互联网商务兴盛繁荣过程中的获益者,可精妙的算法与数据运算同样也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本质,并且这种改变也非总能带来积极意义。
首当其冲地,危机潜伏于计算机算法之间的共谋行为当中。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企业开展价格操纵,但是由数据驱动的算法却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市场中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并据此调整自身的商品定价。于是乎,原本看似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的科技进步,却讽刺性地最终给消费者带来了伤害。其次,危机之二则发源于商家的价格歧视行为,企业通过追踪消费者个人数据、设立会员制度从而实现合理推测消费者保留价格的目的。此外,互联网超级平台与独立应用程序开发者之间那层“亦敌亦友”的关系也引发了第三重危机:在牢牢掌控住核心平台(如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之后,这些互联网巨头俨然拥有了支配用户个人数据的权力,而他们将决定谁得以称霸市场。
在《算法经济的陷阱》中,作者及时抛出了一些关键问题:那只“看不见的手”究竟还有几成效力?在算法与网上机器人不断发挥重要作用的市场中,难道竞争性定价成为了一个假象?现行的法律法条是否还能够有效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事实上,复杂多变的市场现实已在悄无声息中将权力移交给到了少数人的手中。对此,扎拉奇与斯图克正在探究这些风险将给市场竞争秩序、人们的民主理想以及经济权益与社会福祉带来的影响。
##赘述现象,没看出啥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评分##法律分析部分太少 作为现象陈述还是挺有意思
评分 评分##最近状态实在不佳,索性熬夜把阿里尔·扎拉奇的《算法的陷阱》看完了。说实话看这本书前半部分的时候一直觉得这是“科普读物”,就是把生活中事件给我们类型化抽象总结叙述了出来。但是看到后面发现还是有很多内容的,有知识的增长——1.之前对算法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近两年算法...
评分##收割,颠覆,杀熟,行为储存,现代商业的基础设施,尽量不出让自己的信息。
评分##全书讲算法与AI的暗黑面:价格歧视、导致算法军备竞赛、导致商家降价冲动降低、平台作恶(向劣质商家收费导致品质下降、与开发商一起分析用户隐私)等。 作者从商业、法律、经济等三个方面做了相关分析。基本结论是法律还不能及时有效制裁算法的暗黑面。 读后感觉不够深入。讲...
评分##魔与道,技术加剧了不平等
评分##数字化的手凌驾看不见的手 大数据、算法对我们的影响远超现在的认识,作者预见,“人或成为互联网巨头圈养的动物。而虚拟助手将成为饲养员。我们将在对科技进步的欢呼雀跃中,缓慢步入真实的《楚门的世界》。我们将成为负责生产数据的“奶牛”。 一、买卖地位难以平等。 大数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