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本学者藤井省三专写的一部独特的文学史。它“小题大做,旁敲侧击”,仅仅从鲁迅小说《故乡》于1921年发表后被阅读、评论的变迁情况以展示20世纪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空间,其中涉及了许多文学史未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的学科领域。正是传播美学和接受美学批评方法的运用使这本“阅读史”获得了崭新的文学是品格。这种特殊的文学试验旧方法显然对传统的文学是构成了挑战。
##一个作品的阅读史,也是一部社会史。社会的风向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方向。这也警惕我在教学参考书之外,多做一些文本细读和个人思考。(藤井省三在后记写自己到图书馆借书,“老师”按时下班,和读者一起离开,对社会主义国家表示钦羡。如今看来,真是感慨万千。
评分 评分 评分##读文本其实一直没注意到过“藏碗碟”这个细节,不论是作为语文教材中“超稳定存在”的被阅读了七十多年的《故乡》,还是鲁迅其他的作品,重读都是极有必要的。藤井以小见大,旁敲侧击,爬梳与论证扎实而细致。虽然对部分观点持保留态度,但通过如此之小的文本接受史串联起的,却是整个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史,窥见的也是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侧面。
评分 评分##2013年版
评分##非常有启发,文学史的“微观”写法,反而更能凸显文学的“时代敏感度”、文与道,“事实的文学”与“情感的文学”永恒交缠,今天“我”是谁,“闰土”是谁,又该如何读写故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