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坤,祖籍山東麯阜,1952年生於湖北天
門,從小在鄉下長大。198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
在省直機關,一年後,即調至武漢市社會積學院
從事研究工作。現任該院哲學所研究員、所長。
能標誌十多年來研究路跡的著述有:《論詭辯論
與辯證法的同一性》(1982)、《論人道主義之
爭的方法論分歧》(1983)、《人在工業化過程
中理性與情感的分裂》(1987)、《離開瞭個性
自由無以界定“五四”傳統》(1989)、《作為
思想傢的魯迅》(1992與人閤著)、《由中間尋
找無限》(1996)等。
內容簡介
對於“民族魂”魯迅
的研究,已成為中國學術
界的一門顯學。曆來的魯
研究者基本為文學研究者,
而本書則是一部哲學研究
者撰寫的魯迅研究專著。
作者多角度、多層次地切
入對魯迅的“生命哲學”
的探究,透闢而深刻地體
認、闡釋瞭魯迅這位思想
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學所獨
有的文化內涵、精神意蘊
和價值取嚮。
##確實很哲學
評分 評分##主觀一點的話,很不喜歡故作玄虛的哲學式賣弄。本來魯迅就夠難懂瞭,魯迅研究不應該讓魯迅的思想好懂一些嗎?看這書我都不知道是在研究魯迅還是在研究你們瞭?唉,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倒也成為這賣弄中的一員瞭。(10.22這幾天又接著看瞭這本書,作者利用前人的觀點來建構自己的一套哲學理論然後將魯迅安於這個框架中,倒不是魯迅的生命哲學而是作者的生命哲學瞭。作者的優點在於這套理論很堅實很完整,倘若想推翻他的某些觀點你須得建立一套更加完整更加充實的理論框架,不是不可能而是工作量太巨大瞭,更何況科研的意義並不在於此。作者的有些觀點我不認可【比如第七章提到魯迅告訴人們痛苦無法化解,我認為他不是告訴人們而是告訴他自己。如果是告訴人們的話和鐵屋子理論則矛盾瞭。但讀書樂趣不就在此嗎?不認可我就會去思考,也是挺有意義的。
評分##在練車、考科一、聯係調劑學校以及莫名其妙的疲軟中間斷的讀完,用瞭將近一個星期,很對不住魯迅和王乾坤先生,這本書日後定會重讀,作者嘗試從生存論的角度探尋魯迅的生命哲學,雖然以一己之力去“尋思”但仍不免有所空疏,不過幫助我重新梳理魯迅,每次讀到這個時代學人的著作,心中都覺得那個年代的學者該到進行總結的時候瞭~~
評分 評分##寫得不錯,有啓發。
評分##在練車、考科一、聯係調劑學校以及莫名其妙的疲軟中間斷的讀完,用瞭將近一個星期,很對不住魯迅和王乾坤先生,這本書日後定會重讀,作者嘗試從生存論的角度探尋魯迅的生命哲學,雖然以一己之力去“尋思”但仍不免有所空疏,不過幫助我重新梳理魯迅,每次讀到這個時代學人的著作,心中都覺得那個年代的學者該到進行總結的時候瞭~~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