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970年2月),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同时也是活跃的合理主义与自由思想活动家,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很多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而与此同时罗素的许多政治思想却又是十分有争议性的。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西欧思想,言论自由最勇敢的斗士,卓越的活力, 勇气,智慧与感受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1921年罗素曾于中国讲学,对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影响。
被BBC评委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世纪先知。
代表作有:《幸福婚姻与性》、《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罗素共出版70余部专著。
《性爱与婚姻》是一部论述爱情、婚姻和幸福的著作,是罗素的代表作品之一。19世纪,欧洲受英国维多利女王时代严厉的宗教性禁锢影响,女性的贞洁要求非常苛刻,妇女受到严重的歧视,严格的终身一夫一妻制束缚着人们,即使感情完全破裂的夫妻也不许离婚,不准谈论性,不准进行与性有关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为此,人们普遍受到沉重的性压抑。在《性爱与婚姻》中,罗素对宗教的性禁锢进行了抨击,倡导真诚纯洁的爱情和婚姻自由,提出了严肃的婚姻革命的主张。
##读完罗素的这本书,不得不说有点颠覆之前对婚姻的认知。 本书中印象最深的三点: 1、婚姻是建立在孕育孩子的基础上。 如果是爱和性不一定要结婚,婚姻的存在是因为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要有爱他的父母,在完成家庭里,孩子才可能健康成长。 对于不相爱的父母,罗素认为可以找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罗素这本《婚姻与道德》在国内的译本情况真是蛮搞笑的,书名起得要么像鸡汤要么像地摊文学。。。罗素对待婚姻基本上是实用主义态度,认为如果夫妻有小孩的话,一方有婚外性行为也不要轻易离婚,因为在避孕法发明之后,婚姻的功能主要是为育儿服务的,离婚对小孩影响比较大。夫妻可以不恪守忠贞,但是要克制忌妒情绪。我觉得这个几乎已经是open marriage的先声了。
评分##【妇女解放】 母性情感一直以来为男人所控制。因为男人下意识地感到对母性情感的控制是他们统治女人的手段。只要女人处于屈服状态,她们就一定不敢正视自己的情感,而只是根据男性愿望来表白自己的情感。妇女一旦解放,他们的情感将会与我们以前想象的完全不同。文明会大大...
评分 评分##评论不来,简略摘抄几句吧。 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家庭集团,但是父系的家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而且父系的一夫一妻制家庭,逐渐比一夫多妻制的家庭更为盛行。自从公元前以来,西方文明中所存在的性伦理的最初因子,竟规范了那种程度的女性德行,即要求女性的贞...
评分##对性与婚姻的刨根究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