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齣版於作者去世之後的第二年,由作者的友人瑪麗亞.納多蒂編輯齣版。內容主要節選自約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伯格描述瞭時間的不同特質:碎片性、可鍛造性和永恒性。書裏講述瞭60-70年代的歐洲移民,其生命、事件等等在時間裏呈現的樣子。普魯斯特對時間的描述,斯賓諾莎的時間概念,以及植物、山川、宇宙的時間。這是伯格和插畫師友人閤作的最後一本書,兩人的四手聯彈有瞭一個雋永的結尾!
《海灘上的一個男人》《白內障》《煙》《幾點瞭》這四本小書是國內首次齣版的繪本作品閤輯,集視覺和哲思為一體。
##這個係列最喜歡《白內障》那本,這本其次
評分##對於構成時間的想象。
評分##相比於這個係列的其他基本,我對這本比較無感。可能是因為另外三本都是整體創作,而這一本是在作者突然離世後,友人節選瞭一些關於“時間”的語句,再由插畫傢繪製而成。雖然一些語句非常具有哲學的靈光,但是我覺得失去瞭這個係列特有的空間感和節奏感。
評分##樂府的這套“約翰•伯格哲學繪本”重在做書的“做”字上,是非常精美的小書。這本是哲學點最密集的一本,一切皆與時間有關,字數雖然不多,但是值得反復迴味。
評分##每一種繪畫都以一種不同的時間說話。而作為一個哲學觀念的時間,亦隨著曆史和政治思想的變化而改變。或者,隨著伯格逝世,這冊畫集也會成為某種“紀念/哀悼”的時間。像伯格睿智的說:“敘述是讓一刻難以磨滅的另一種方式,因為故事被聽到的時候,就停止瞭時間的單綫流逝。” 同時他說,一個空間需要有對時間流經的意識,否則它的寂靜會有變得死寂的危險。在消費社會中,每種不公都基於那種現代的綫性時間觀念,即因果關係,而與此對抗,“單一共時性行為”,是愛的行為。時間由事件創造,沒有時間流逝,意義和秘密都不能存在。 時間的消散被遏製,“對某個片刻體會越深,體驗纍積也越大”,普魯斯特理解這點。生命短暫被不斷哀嘆,這依據循環的觀念,卻泯然不知是去往存留的本質。“任何一生與記憶的長久相比,都短暫得荒謬”。伯格說。
評分##“做”齣來的一本書,算是伯格的配圖金句集吧,本人寫肯定會更有意思些。挑瞭不少《A緻X》裏的段落,不如乾脆讓繪圖那位做個繪本好瞭
評分##對於構成時間的想象。
評分##相比於這個係列的其他基本,我對這本比較無感。可能是因為另外三本都是整體創作,而這一本是在作者突然離世後,友人節選瞭一些關於“時間”的語句,再由插畫傢繪製而成。雖然一些語句非常具有哲學的靈光,但是我覺得失去瞭這個係列特有的空間感和節奏感。
評分##真是可愛的小書,插圖好看,雖然留白較多,但正好可以寫寫小感想(因為時間真的是一個能引發很多感想的話題~期待或不曾期待,時間都會帶你找到答案,時間到來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和已經擁有瞭什麼。 “活著的長短不是長度的問題,而是深度和強度的問題。普魯斯特理解這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