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根,聊一聊,讲个故事。天寒地冻中温暖人的]烟?还是威胁他人生命的恶行?
烟火即人间,这个人间被要求,被塑造,被规训。当我们点起烟火,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才是这个人间。
作者对“烟”一字在人类社会史里呈现的不同态势的思考:炊烟,狼烟,香烟,废气……从西谚里的“无火不起烟”的用法提及谣言的缘起,类似中文语境里的“无风不起浪”,到吸烟这个行为在社会交际中扮演 的角色...... 作为一个长期烟民,伯格对吸烟表达了怀念之情,认为吸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放松且有趣的交流途径之一。塞尔丘克用炭笔和水彩配的插图妙趣横生。
##可能因为我曾经是烟民,这一本里的绘画是我最喜欢的,另外三本有的地方感觉画得有点实。
评分##插画中的滚滚黑烟,是吸烟者之间惺惺相惜的信号,也是个体/人类行为对于社会与自然公共空间入侵时的硝烟。最后苔原上的烟火之所以给人以希望,原因也恰恰在于,人们在与自然对抗的困境中,通过那柱上升的烟火确认了远处有一支可靠的盟军可以让他们安然撤退。因此,无论是在人类社群内部,还是在自然体系中,烟都能让人迅速识别出同类,从而免于被放逐的孤独。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烟并没有那么阔怕,比起工业污染,一支烟没啥杀伤力(但是确实很不喜欢烟草的味道……插图很狂野,宛如爆炸~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烟并没有那么阔怕,比起工业污染,一支烟没啥杀伤力(但是确实很不喜欢烟草的味道……插图很狂野,宛如爆炸~
评分##这个系列好可爱(抽烟成了一种孤独的变态行为
评分##????202124: 很有意思,这套绘本里最喜欢这本。打破了人们对烟????的惯常想象,曾经烟在荒冷的冰原上是让人类雀跃的迹象,后来一切都改变了,烟是废气,是温室气体,是杀人的浓雾,是有害的妖魔。
评分##用一根烟的功夫翻阅完,无数个烟的意象在脑海中闪现。序言中的烟是世界热战前的媒体酝酿,一场危机潜伏于当代政治博弈中。然后述说着烟的历史,它首先是一种“言语”,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纽带,然后被医学化、社会化成一种致命的毒物,被赋予消极的、负面的、被驱逐的含义。尼古丁、二手烟、汽车尾气、温室气体,连同那些被驱逐的孤独烟民,游荡于烟雾缭绕的世界。在一声巨响中,或是永恒的寂静中进入梦乡,看见因纽特人在围火生烟。
评分##加缪、桑塔格、雅克·德里达等等抽烟思考的样子被拍下來,後世奉为經典。仿佛约翰·伯格写到:“而一起抽烟的时候我们交换着对世界的看法、描述旅行、谈论阶级斗争,交换着梦,有一种伙伴情谊”。 而后抽烟被宣布为有害社会与环境,“顽固的烟民,被从室内和室外的公共空间驱逐,游荡到同样的避难处,很高兴不法之徒彼此相遇。不过抽根烟讲个故事的工夫……”在冰岛语中“雷克雅未克”(Reykjavík)的意思是“冒烟的海湾”。因为在城市建造起来的海湾周围,有野外的热间歇喷泉,它们冒烟。 还想起林文月曾讲跟着台静农学会了抽烟、喝酒。“我们在一起就喝茶、聊天、抽烟。有时候他送我打火机,送我香烟,送我酒。”林文月对记者说,“我当时学抽烟就是图个好玩。”
评分这本的绘画风格粗犷俏皮,德米雷尔做到了本本都不一样。“烟”是这些场景的共享经验,将它们收集起来,烟给人的感受并不舒畅,污染的不适感具有侵略性,这本小书是对环境和人心恶化的公开对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