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德赛》到《追忆似水年华》,从雷尼·马格利特的画作到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墙纸》,从豌豆公主到睡美人……本书内容跨越哲学、文化、艺术与科学,带领读者开启一场浪漫的阅读旅程。
本书作者玛丽娜·本杰明是《万古》杂志(Aeon Magazine)主编。《万古》是英 国非常著名的慢阅读线上杂志,力主提供给读者可以深度阅读的文章,在存在主义、文化评论、自然科学等领域都颇具权威。
本书文笔非常优美,有培根、德昆西等英语名家的风格,将叙事与思辨融为一体,略带幽默和自嘲,是足以被收录进英文美文大全的小品文。
书中引用了鲁米的话:“乌有之地是充满爱意的。”越来越多的当代人遭受着睡眠障碍的困扰,当你失眠,宛在乌有之地,希望本书能提供给你爱意与安慰。
——————
每个失眠的人最想听到的话不是“别想太多”,而是“你不孤单”。
这是献给失眠人的礼物,是每个曾无法入睡的人都应拥有的枕边书。
·以温柔之笔写出当代3亿人的苦恼与烦忧
2020年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有3亿人正在遭受失眠的困扰。失眠往往来得毫无征兆,让人无从逃避。本书作者也深受其苦,尝试过药物、冥想、认知疗法,但都以失败告终。她以温柔的笔触写下自己的感受:失眠不是病症,而是一种状态。如此良夜,宜打捞意识深处的玫瑰。
·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串联起古往今来的失眠
法国作家让-米尼克·鲍比,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查尔斯·西米,《追忆似水年华》主人公马赛尔的白日梦,《奥德修纪》中佩内洛普那件织不完的寿衣……作者从失眠出发,任思绪天马行空地遨游。失眠的人或如孤岛,但在历史的星河中,在文化艺术的海洋里,你并不孤单。
·那些你曾辗转反侧又无从表达的感受,都在这本书里
“失眠是一种无根的体验,就像一株植物被连根拔起,你被剥离睡眠。”
“失眠与爱情一样,都是滑向未知的世界,需要莫大的信任。”
“我为了失眠苦苦求索,而求索的道路却让我越来越清醒。”
小开本设计,精装烫银,如暗夜的星光璀璨,这不仅是一本书,也是一份精美的礼物。
它用温柔之笔、浪漫想象告诉你:不要害怕失眠,你并不孤单。
##跟随这位清醒孤独的失眠者,去凌晨三点半,伴你探讨与睡眠有关的,低频,无根浮游的所有。床与床垫,普鲁斯特写马塞尔的失眠,白噪音雾气,无方向的单声道弱听,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雷尼•马格利特作品,异相睡眠,1906年从狗身上提取的“催眠素”,这样的羊数了一只又一只,不知不觉跟随文笔诗意优雅的失眠颂游走了几重幻觉意识夹层,百千只后不由你不被这耳边呢喃催眠,第1001只已游弋在睫毛沉重,浅梦华丽帷幔的边缘。当之无愧的失眠人枕边书。
评分##失眠有多痛苦呢?作者失眠到思维漫游,不停思考人生、理想、政治、女权、婚姻、童话隐喻、文学作品,然后写成了这本书……失眠作者絮絮叨叨地跟其他失眠者谈论着这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数以亿计的失眠者们在夜里流向爱的乌有之地,至少在那里,失眠者并不孤单。 在深夜失眠的时候看这本书感觉会更好。
评分##长期失眠患者真想和作者隔空击掌,一边读一边想,我在失眠的时候都走马观花过什么呢:大约有博尔赫斯荒郊的月亮/ 侯麦电影中读书的女子/ 佛洛依德坐着潜水艇(魔幻)/ 萨拉热窝刺杀骑士团长(一种神秘的杂糅)……以及我那不省心的小猫咪又跳上厨房操作台了…吗
评分##失眠的作者的失眠碎碎念,佩服这小书题材这么广!最后给封面满分,到手被星星打动,好好摸
评分##失眠者的思想漫游之书,涉及到文化、思想、艺术、哲学、医学、两性等方方面面的畅想,散漫、随意,又有内在牵引,其实不是医治失眠的小书,而是让大脑随之遨游的别册。
评分##就在昨晚,快一点到家,失眠到三点。人在夜晚的思绪是不属于自己的,它去得到你生命的任何一个片段,也碰得到这世上任何一个人;它总是匆匆走过,停不下来,烦躁和愤懑交织,疑惑和答案跳跃……直到遇到这本书,我发现,结束失眠的方式,是不要管教,任由它走过,也不要与失眠对话,就等待着它择一处,停留在那人那事那时。然后才明白,失眠的结尾,是使人宁静的,一如这本小书。枕边不可或缺。
评分##失眠者的思想漫游之书,涉及到文化、思想、艺术、哲学、医学、两性等方方面面的畅想,散漫、随意,又有内在牵引,其实不是医治失眠的小书,而是让大脑随之遨游的别册。
评分##失眠者的思想漫游之书,涉及到文化、思想、艺术、哲学、医学、两性等方方面面的畅想,散漫、随意,又有内在牵引,其实不是医治失眠的小书,而是让大脑随之遨游的别册。
评分##一本如梦呓般零散混沌的小书,写失眠的个人经验,也是在写人类是如何在对抗文明、物质和时间的过程中丧失了安睡的能力。很赞同书中的那句:“爱情和睡眠一样,都是滑向未知的世界,因此需要莫大的信任。”在我看来,睡眠的本质是忘记和舍弃自我,无论这个自我是乖戾还是愁苦,是渴望交流还是享受寂寞。从这个意义上说,睡眠无疑是一种净化(catharsis),恰是份这净化过后的安稳,可以让历经苦难与波折、在生命里苦苦找寻意义和价值的疲惫的人们,暂时放下时代和生活赋予我们的渺茫希望,放下一天里悬而未决、无处安放的焦虑,让黑夜和白昼区隔开来,明天依然是新的一天——该抒发的已经抒发,该完成的终将完成,而我可以轻松地放下、离开、入眠。(这段话写于2017年5月,被失眠困扰的26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