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严谨而独特的微观金融史著作。
本书主人公陈伯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郑州、汉口、天津、青岛等城市工作,历任浙江兴业银行堆栈管理员、信贷员、分理处主任、支行行长、总行部门襄理、分行副行长等岗位,几乎从事过当时银行所有业务种类,并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若干政治、金融、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是全国性的,如武汉封锁现金、废两改元、法币改革、抗战全面爆发等;有的是区域性的,如郑州豫丰纱厂罢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天津金融统制等,都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事。
本书作者经爬梳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史料,所力图还原的这一真实人物个案,折射出近代中国银行职业经理人成长的一般路径、民营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百态。
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一部两册书。原以为会以陈伯琴的人生脉络为线索,抽丝剥茧的分析他身处的大时代和小环境的。结果发现,全然没有分析,一开始就是人物资料和银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史料的罗列,有种感觉:这位不是在写人物为线索的史,而是在炫他找到的史料。主人公陈伯琴可以算是富二代官三代了,所以资料比较齐全,人生脉络清晰。结果作者一开始就把陈氏家谱照搬上去了。我要看的是陈氏如何发家如何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如何把主人公推进金融界,不是看大段大段介绍他爷爷是谁有什么成绩,他爸爸又是谁,立了多大功。接下来陈伯琴通过介绍进入银行,这是很关键的,结果又再次长篇大论谈他的毕业院校的校规制度。如此种种,每一阶段都这么来,整本书就味如嚼蜡。还是觉得作者适合做史料汇编。
评分##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评分##材料非常丰富,以致作者写了五十多万字
评分##@抵门杠,看了你的短评,有些个人想法。的确这本书有些艰涩,你能看完已经很不错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觉得真正的历史著作应该就是这样的,史料在那里,史学著作的水平高低,取决于挖掘这些史料深度和广度的能力,取决于把这些史料串联起来的功力,这个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基础。以上这两点,我觉得本书的作者都具备。好在现在除了这些专业的书籍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通俗的历史小说,甚至是戏说历史可以给大家茶余饭后增加点历史知识。
评分##@抵门杠,看了你的短评,有些个人想法。的确这本书有些艰涩,你能看完已经很不错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觉得真正的历史著作应该就是这样的,史料在那里,史学著作的水平高低,取决于挖掘这些史料深度和广度的能力,取决于把这些史料串联起来的功力,这个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基础。以上这两点,我觉得本书的作者都具备。好在现在除了这些专业的书籍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通俗的历史小说,甚至是戏说历史可以给大家茶余饭后增加点历史知识。
评分##“本书主人公陈伯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郑州、汉口、天津、青岛等城市工作,历任浙江兴业银行堆栈管理员、信贷员、分理处主任、支行行长、总行部门襄理、分行副行长等岗位,几乎从事过当时银行所有业务种类,并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若干政治、金融、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是全国性的,如武汉封锁现金、废两改元、法币改革、抗战全面爆发等;有的是区域性的,如郑州豫丰纱厂罢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天津金融统制等,都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事。”
评分##坦白说,不容易读懂微言大义
评分##集中阅读了陈伯琴在天津的生活记载,收获不少。以及第一次从主人公的记载中知道了天津人喜欢泡澡堂???那么顺着这个思路下去,估计也能整一个民国时期天津澡堂中的日常生活了????
评分##“本书主人公陈伯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郑州、汉口、天津、青岛等城市工作,历任浙江兴业银行堆栈管理员、信贷员、分理处主任、支行行长、总行部门襄理、分行副行长等岗位,几乎从事过当时银行所有业务种类,并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若干政治、金融、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是全国性的,如武汉封锁现金、废两改元、法币改革、抗战全面爆发等;有的是区域性的,如郑州豫丰纱厂罢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天津金融统制等,都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