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人与物”系列文库本·之七
◎秋冈芳夫 日本生活设计之父
◎匠人之心 生活即美
◎为了生活的设计
————————————————————————————————————
☆内容简介
“珍视材料而制作出的产品对购买者也更有诚意。”秋冈芳夫,一位在消费社会中停下脚步的工业设计师,主张“变消费者为惜物者”,与好物长久相伴。本书收录秋冈芳夫语录和《用双手看,用身体买》等八篇随笔。
☆民艺运动之后,进一步思考日本工艺与艺术的关系
自柳宗悦倡导“民艺”,日本社会反对工业化浪潮的风气涌动。在这一背景下,工业设计师秋冈芳夫,进一步审视工业产品的价值。
书中收录秋冈喜爱的日用品,见“ 生活的纪念”一节。
☆一器多用:重复使用的生活智慧
以多种方式使用一件器物,是日本人的生活智慧。书中展示日常生活器具,猪口、便当盒等一器多用的巧妙办法,均由秋冈设计。
☆“从触觉出发反复斟酌,对碗筷挑三拣四,我们是执念深重的民族。”
展现工业设计师秋冈芳夫的设计理念,艺术品既当满足日用之需,也应享受生产过程,是秋冈身为设计师坚持“用手思考”、日日手制不辍的珍贵理念。
##这一册爱了。
评分##这就是“反对消费主义导向的论述”吧
评分##匠人。每天做一只竹蜻蜓。
评分##匠人。每天做一只竹蜻蜓。
评分##【2021065】的确是非常“匠人”的一本,自己的生活要自己设计,一样的商品房也要有不一样的家具和风格。“用了就丢”/批量化的生产态度是有问题的。还有很多器物的介绍和描述,的确很日本的感觉。竹蜻蜓那节,讲那些来做手工的孩子们,说现在学校因为怕孩子们被刀伤到不让带就不做了,这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理应是教他们正确的使用方式吧——前者的处理方式还真是,东亚都差不多(。不过吧,作者很多地方都流露出日本第一的感觉有点尴尬,尤其是有些观点明显是常识性的狭隘?比如用手端碗吃饭这事儿,这还没端过啊!(突然想到以前还有霓虹友人问我你们也用筷子吗,我:?)
评分##晚课:日本工业设计师《秋冈芳夫》,MUJI BOOKS,器物之道,在于取象,象事知器。
评分##4.5,秋提出了“触觉民族”这个概念,并且紧紧围绕,从对材质的尊重,到对人体的尊重,在人与物之间穿梭。生活家是敏感的,对周遭的所有事,也是因为敏感,所以才能在这个成品泛滥的商品化时代里保留一丝可贵的工匠精神。 (脚底的审美意识/合手/早餐的味增汤/活着的木头)
评分##“对日本人而言,好器皿是与手和唇完美契合的器皿。”好的爱情,也是啊。
评分##若是世上板凳遇见这位秋冈芳夫老师,大概都要瑟瑟发抖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