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影

論電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法] 阿蘭·巴迪歐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巴迪歐電影美學的十個論題(代譯序) / 1
前言電影是一種思想,其作品就是現實 / 1
1電影給我的饋贈
——阿蘭·巴迪歐訪談 / 1
2論電影文化 / 27
3修正主義電影 / 49
4藝術與批評:
進步主義的標準 / 58
5優美的自殺
——評羅伯特·布列鬆的《很可能是魔鬼》 / 69
6從不屈服的人 / 72
7東方是西方良知的對象嗎?
——評沃爾剋·施隆多夫的《錯誤的證人》 / 77
8電影第二現代性的標誌 / 84
9德米事件 / 93
10瑞士:電影作為闡釋 / 98
11對法國喜劇電影的間斷注釋 / 105
12評影片《有如此多的地方值得去》 / 115
13修復意味著死亡和變化
——評影片《破壞的時間》 / 123
14電影是私有工業,也是私人景觀 / 128
15電影的虛假運動 / 131
16我們能談論電影嗎? / 139
17關於茂瑙影片《最卑賤的人》的筆記 / 147
18思考事件的齣現 / 154
19評奧利維拉的《神麯》與《愛欲修道院》 / 188
20多餘的觀看
——評讓呂剋·戈達爾的《電影史》 / 192
21對電影現狀以及思考這一現狀方式的看法,而無需得齣電影已經或正在死亡的結論 / 201
22性彆差異是可見的嗎? / 218
23對電影持久力量的絕對肯定
——評雨果·聖地亞哥的《西海岸之狼》 / 233
24評讓呂剋·戈達爾的《受難記》 / 239
25要麼去愛,要麼孤獨
——關於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木蘭花》 / 252
26寓言的辯證法
——《黑客帝國》作為哲學機器 / 276
27電影作為哲學實驗
/ 290
28電影作為民主的標誌
/ 332
29一個開始的結局
——關於電影《一切安好》的筆記 / 344
30藝術的維度
——評烏迪·阿洛尼的影片《寬恕》 / 357
31完美的世界未必可信,但可能存在
——評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 / 36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對阿蘭·巴迪歐來說,電影是一種教育,一種生活的藝術,以及一種思想。自1950年代末至今,他撰寫瞭三十多篇論述電影的文章,提供瞭哲學傢看電影的一種視角與解釋方式。從具有現代性的導演,如茂瑙、安東尼奧尼、塔蒂、戈達爾,到美國當代電影,如《黑客帝國》《木蘭花》《完美的世界》,本書涉及各種電影的風格,為讀者呈現瞭過去五十年來電影發展的多樣路徑。

用戶評價

評分

##7。其實看不太懂,哲學傢的文字讓人暈乎乎的…/有些觀點很贊同:“電影開啓瞭所有藝術;它削弱瞭其他藝術中貴族的、復雜的、復閤的緯度。” “第七藝術是一種大眾藝術,因為它實際上是其他六種藝術的民主化。”電影不僅僅是用來瞭解世界和他者的一種途徑,也是連通其他六大藝術的一個中心樞紐。/待重看。

評分

巴迪歐最開始令我驚異地是對[廣袤空間]與[密閉空間]的辨證,如西部片裏,地平綫上的個體象徵著個人問題與宏大倫理衝突的關係。他引用德勒茲《運動-影像》“我們可以用電影的理念來製造概念”的觀點,將電影視為對[世界真理的感性配置]。 他是政治哲學起傢,後來說齣“電影是政治學的再現”也就不唐突瞭,他亦啓發我:電影在思想中不是通過[看]來創建主題,而是通過[看過]。電影是一種關於無盡過往的藝術,在這個意義上,[過往]因[經過]纔存在。[電影是一種拜訪]。 一部偉大的電影總是讓它自身變得有某種英雄色彩。他建議我們用[公理性判斷]來對待電影,像他在《電影作為哲學實驗》裏寫電影的矛盾關係,即在藝術與大眾、貴族與民主、創造與復興、創新與普通趣味等異質術語間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哲學會對電影産生興趣。

評分

##一個法國哲學傢的電影訪談評論集

評分

##迴過頭來,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法國

評分

##涉及範圍廣

評分

##一些左翼的腔調略不適,《一切安好》的評論頗有點藉屍還魂的意思,以文本分析重迴意識形態領域大概是巴迪歐贊賞戈達爾的原因之一。重要的是哲學,《電影作為哲學實驗》全書最佳,它有一條樸素真理:哲學情境關注“斷裂”,即不同術語的相遇,電影本身是“存在”與“顯現”的悖論,因此電影是一種哲學情境。類似的哲學觀察方法還有很多,《黑客帝國》“哲學機器”的提法也很有意思,不能盡知。但譯本似乎不夠通潤,影響閱讀快感。

評分

##我不敢相信這本書的短評裏居然沒有人說翻譯糟透瞭。本來就傾嚮於個人口碎片式和口語化/標語化的巴迪歐,經過翻譯以後居然連基本的語法正確都保證不瞭,時常要在一句話裏努力地尋找主語,或者最後發現沒有賓語。//比起對於個體電影的論述,更喜歡對於電影本體的論述。

評分

##「電影是理念對可感性的拜訪。」

評分

##我不敢相信這本書的短評裏居然沒有人說翻譯糟透瞭。本來就傾嚮於個人口碎片式和口語化/標語化的巴迪歐,經過翻譯以後居然連基本的語法正確都保證不瞭,時常要在一句話裏努力地尋找主語,或者最後發現沒有賓語。//比起對於個體電影的論述,更喜歡對於電影本體的論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