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生的設計(精)》中,枡野俊明以悠緩的文字,輔以庭園作品照片和手繪插圖,揭示瞭設計中的禪之美:「禪」≠「宗教」,在「禪思」、「觀心」、「留白」之後,一個獨一無二的「共生」世界將啓發所有人的美學觀和創作源泉。作者枡野俊明生於禪僧世傢,以禪思為本從事設計,庭園作品承繼日本傳統園林藝術的精髓,並靈活運用各個國傢不同的風俗、文化、宗教,同時不斷摸索嘗試在作品中傳達日本的美意識和價值觀。
本書是作者對於多年的設計感悟的一次總結,對於園林景觀設計專業師生及設計從業人員的設計修養和水平具有一定的提升意義。
##無聊的說教式散文片段。隻有拉脫維亞紀念公園的那個設計還不錯。
評分##將自身修行與設計閤二為一,細心傾聽一草一木的囈語,平靜地進步而不必執著。就是很好奇作者做一個項目時間多長呢
評分##【完全】,錶示已經結束,再也沒有超越的必要。禪追求的是【超越完全的不完全之美】。這裏所言的不完全,並非尚未達到完全境界之前的不完全, 而是超越完全之後而達到的不完全。先破壞所謂完全,再超越它,達到不完全。 在【留白】中注入【思想】,空白場所其實蘊含著真心想要傳達的想法。在能劇靜止的一瞬間,自己的心情最能夠灌注其中。【間】的時間有多長昵?當自己認為【自己的心情己全部灌注其中】,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再度舞動起來。 脫俗就是否定形式而得的所有形式的自由;禪是運用否定加以肯定;空間能夠培育人格;禪者從簡素當中,發現真正的充實
評分##最近由於疫情的影響,隻能在傢宅著,不過也得益於此,看瞭很多平時想看的書。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我們有時造園首先還是要想到和自然如何相處,有一點我很認同,也是我自己的體悟,就是氛圍很重要,不是說形式的問題,我們應該更關注這些所有的元素疊加在一起的效果。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造園又為構園,重在構字,深在思緻,妙在情趣,非僅土木綠化之事。我也希望我的修為能夠展現在我的作品中,每天都精進一點點,突破並超越自我,讓人們從心裏産生感動,從而重新找迴平日裏容易被遺忘的感受及情感,發現那些變化的美。
評分##受益匪淺!
評分##禪宗思想作為根基的園林設計隨筆,內容比較散,較為淺顯。文字弱於圖片,幾張園林照片很棒,裝幀較為精緻,可以隨手翻一翻。
評分##可作圖集的注解,有啓發
評分##受益匪淺!
評分##學術點的名稱:基於禪的哲學的藝術化的景觀設計體係構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