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16.08,两人自驾一辆中国牌照的小车,环游了亚欧25个国家和地区。
本次旅程分为两个阶段:
•2015年9月从中国上海出发,至2016年1月到达英国牛津(所驾车辆制造工厂),即“由亚入欧”之旅;
•2016年3月从英国牛津出发,至2016年8月到达中国新疆(本书作者出生地),即“由欧入亚”之旅。
本书是作者自驾游历亚欧25国的经历,讲述从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英伦三岛到地中海沿岸、中东、高加索、中亚,寻找与遇见的关于人、物、典礼、饮食的故事。作者以观察者与体验者的身份,试图揭开某个宗教、民族、手工艺等等的一角面纱,有些成功、有些失败,其中有的是真实的失望与感动。在文字之外,辅以摄影,力图讲好亚欧旅行中最重要的事:寻找与遇见。
##一杯敬故乡 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 催着我成长 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 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向两位作者致敬!
评分##文字太像飞机上的旅行杂志了,实在提不起兴趣,很难看下去,附送的小册子倒是很实用
评分##梦想成真
评分##太多说明性和描述性的文字了,可能作者是写LP出身吧,但对于这么独特而有趣的超长旅途,一个读者想从书里读到的,大概不会是更多的关于沿途各地的“知识”,而是作者本人更个人化的经历、体验和思想。换句话说,要为“自己”而写而不是为了读者而写,才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不是依照时间线的旅行记录,更像是散文合集,是对旅行所见所闻的观察和思考。固然也有游记常见的“向内的”对人生意义之类的讨论,但我更喜欢作者一些“向外的”目光——对“民族”、“国家”定义的质疑,对“全球化”的审视。后者偶尔会给我一种阅读人类学民族志的满足感,尽管我个人对于“全球化”没有那么悲哀的解读(伊朗大巴扎里竟有会说流利汉语、常去义乌进货的本地商人,多么有趣)。总之,如果需要旅行攻略,这本书可能会让人略感失望(除去附赠的地图和自驾手册);但假如有兴趣跟随作者的视角,感知这个世界其他角落有什么样的人、物、事,它就有被阅读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不是依照时间线的旅行记录,更像是散文合集,是对旅行所见所闻的观察和思考。固然也有游记常见的“向内的”对人生意义之类的讨论,但我更喜欢作者一些“向外的”目光——对“民族”、“国家”定义的质疑,对“全球化”的审视。后者偶尔会给我一种阅读人类学民族志的满足感,尽管我个人对于“全球化”没有那么悲哀的解读(伊朗大巴扎里竟有会说流利汉语、常去义乌进货的本地商人,多么有趣)。总之,如果需要旅行攻略,这本书可能会让人略感失望(除去附赠的地图和自驾手册);但假如有兴趣跟随作者的视角,感知这个世界其他角落有什么样的人、物、事,它就有被阅读的价值。
评分##我喜欢的风格,简单的温暖
评分##梦想成真
评分##下次还是要等多一些人评论再买,一颗星完全是给照片的,毫无逻辑性,就是一些零散的故事,有人说的对,很像飞机上会看到的那种杂志,白浪费我的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