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楚辞
定价:28.00元
作者:汤漳平 注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348273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购买国学经典**辑、第二辑、第三辑请点击:国学经典**辑(40种)国学经典第二辑(40种)国学经典第三辑(20种)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梁启超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内容提要
《诗经》成书三百年后,地处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其作者中*享盛名
者是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西汉时期,人们将屈原及其后的宋玉等人的作品收集成书,这便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楚辞》与《诗经》一起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
本书以《楚辞补注》为底本,细致校勘,详尽注释,精心翻译,又据《文选》、《古文苑》补入了底本未收的一些宋玉的赋作,使其成为现今收入屈、宋作品*全的文本。
目录
屈原作品
离骚
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群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田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
招魂
大招
宋玉作品
九辩
宋玉赋
对楚王问
登徙子好色赋
风赋
高唐赋
神女赋
钓赋
讽赋
大言赋
小言赋
笛赋
舞赋
参考、引用书目举要
后记
作者介绍
汤漳平,男,汉族,福建云霄人,1946年2月生于福建厦门市,中员,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州学刊》副主编、社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河南省美学学会秘书长。2002年调漳州师范学院,现任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漳州师院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漳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闽台文化交流》主编。国际开漳圣王联谊会顾问,漳州市闽南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市林语堂研究会会长。1993年10月被授予享受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过去对《楚辞》的印象大多是停留在课本上那些零星的片段,总觉得那是一种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文学高峰。直到我开始研读这本中州古籍出版社的版本,才真正领会到这份古典文学的磅礴气势和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译”,更在于“注”的精妙。译文部分力求忠实于原文的意境,没有为了追求流畅而牺牲掉古诗原有的凝练和韵味,读起来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至于拗口难懂。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与古代祭祀、巫术相关的段落时,展现出了深厚的民俗学功底。他不仅仅是解释“这是什么意思”,更是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写”。比如对《九歌》中那些神祇形象的描摹,作者结合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进行了细致的佐证,这让原本虚无缥缈的想象拥有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合上书本时,我感觉自己对先秦时期的精神世界有了一次洗礼,那种瑰丽、磅礴、略带迷幻的浪漫情怀,确实是《诗经》所不能比拟的,它打开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神话宇宙。
评分购买这套丛书中的《楚辞》,完全是因为对中州古籍出版社一贯的出版质量的信任。这本的开本拿在手里非常舒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阅读篇幅较长的古典文献来说是个非常实际的优点。如果说《诗经》是周王朝的“集体记忆”,那么《楚辞》就是楚地的“个体史诗”,其叙事方式和情感表达都更具爆发力。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将《楚辞》简单地视为“诗歌集”,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文化体系中去考察。例如,它对屈原的生平和楚国政治的梳理,为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石。我个人特别喜欢那些关于神话传说的注释部分,作者对巫傩文化和神灵体系的梳理,让那些飞升天界、与神祇同游的奇特想象变得有迹可循,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趣味性。这是一次高质量的阅读体验,让原本略显晦涩的文本,变得清晰可感,充满生命力。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淘过不少不同版本的国学经典,但往往发现很多注释本要么过于学术化,生僻词的解释蜻蜓点水;要么则过于通俗化,为了迎合大众而丧失了原著的学术严谨性。这本《楚辞》的注释本恰好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汤漳平先生的注释体现了一种罕见的审慎与深入。他对于典故的引用旁征博引,比如对一些地名、人名的溯源,都做了详细的考证,让人读起来心中有数。我特别喜欢它对韵脚和音律的探讨,虽然不是专门的音韵学著作,但能在注释中点出某些词语在楚地方言中的特殊发音对理解诗意的影响,这对于体会《楚辞》强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至关重要。很多版本为了追求现代阅读体验而对节奏的破坏是致命的,但这本控制得非常好。它让读者在享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语言形式上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可以说,这是一本既能进书房做案头工具书,也能在闲暇时静心品读的佳作。
评分老实说,我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习惯比较挑剔,特别是在处理带有强烈地方色彩和个人情感色彩的文本时。 《楚辞》的魅力在于其强烈的个人抒情和瑰丽的想象力,如果注释者不能把握住“情”的火候,很容易让文本变得干瘪。这本注释本在这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将屈原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而是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充满矛盾、深爱故土却又壮志难酬的知识分子的真实面貌。注释中对“屈赋”中那种独特的忧愤、求索与浪漫的交织情绪的捕捉,非常细腻到位。每读到“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样的千古名句,作者的解读总能触及到字面之上的那层更深层次的孤独与坚持。对于喜欢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文本的解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对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古代文人在面对政治失意时的精神世界,其深度与广度都令人叹服。
评分这本关于楚辞的注释本,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装帧设计简约大气,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完全将焦点集中在了文本本身。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考究,字号大小适中,古文与现代译文的穿插布局非常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楚辞》这类古奥文本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汤漳平先生的注释工作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他的解读并非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上,而是深入挖掘了屈原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楚地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乃至情感脉络。很多晦涩难懂的词句,在他的笔下变得豁然开朗,让人仿佛能穿越千年,与那位伟大的诗人一同在湘江畔徘徊,感受那份“美人迟暮”的悲怆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查阅了注释,发现对一些关键意象的考证非常到位,比如对“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的细致梳理,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诗篇象征意义的理解。对于想要真正领略《楚辞》那份瑰丽奇谲、浪漫奔放的艺术魅力的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成功地架起了古代与现代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这份千古绝唱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