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怎样画连环画---名家讲稿
定价:48.00元
作者:顾炳鑫,贺友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322907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怎样画连环画》的作者顾炳鑫与贺友直用文字结合创作,以他们的亲身实践和不懈探索,由浅入深地论述了连环画创作专业的特性、功能和规律,由表及里地介绍了创作的具体过程和要领,由此及彼地分析了众多作品的范例,使人们得以了解并熟悉连环画创作的专业常识,富有启发性、示范性和指导性。本书分上编和下编。上编选自顾炳鑫先生生前所著的《怎样画连环画》。下编为贺友直先生的数篇重要讲稿和文章的集萃,取名《连环画创作谈》。
目录
上编
章 绪言
一、连环画有哪些形式,学习时选哪一种好
二、学习连环画要有思想准备,要有计划、有步骤
三、画连环画要准备哪些工具材料
第二章 创作前的准备工作
一、研究脚本
二、收集创作素材和资料
三、设计人物造型和环境场景
四、掌握重点,突出高潮
五、组织好故事的开始和结局
第三章 连环画的创作过程
一、起初稿
二、起草稿
三、勾墨线
四、整理修改工作
第四章 连环画的人物塑造
一、塑造正面人物的形象
二、如何掌握人物形象的统一
三、人物的动作和细节描写
四、塑造人物要进行再创造
五、塑造人物要善于分析
六、对次要人物的处理
第五章 取景构图和处理
一、一般的取景构图方法和运用
二、画面的布置安排
三、画面上疏密、层次的处理
第六章 一些应主义的问题和几种特殊的表现方法
一、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二、几种特殊的表现方法
下篇
章 连环画创作上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连环画的特点
二、连环画家应当具备的条件
三、关于连环画创作的立意
四、关于做“戏”和“制造”情节
第二章 探讨形象语言
一、探讨形象语言
二、变舞台语言为绘画语言
三、关于“四小”
1.“小动作”
2.“小孩儿”
3.“小道具”
4.“小动物”,
四、关于构思构图
范图
作者介绍
顾炳鑫,上海宝山顾村人,生于1923年。 顾炳鑫自小家境贫寒,但他偏偏爱上了美术。在当学徒、打临工的艰苦岁月里,他坚持自学,画过漫画,搞过版画,18岁时发表首幅作品。他还当过售票员,摆过修车摊,但依然笔耕不断。1949年上海解放,顾炳鑫自编自绘了赵树理的小说《小经理》短篇连环画,作品的发表开启了他日后的新连环画创作之端倪。 随着一系列现实题材作品的问世,顾炳鑫的名字逐渐为美术专业同行和读者所熟知。1952年他进入华东人民出版社,与程十发一起担任连环画创作组组长。这一时期,年富力强的他身体力行,为打破传统连环画单一陈旧的创作模式,尝试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风格来表现做出了的成就,其标志作品便是钢笔画《蓝壁毯》、铅笔素描《渡江侦察记》和黑白形式《小辫子哥和我》。这几部作品立时在美术界掀起轩然,其中《渡江侦察记》在出版1o年后还得了奖,并成了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创作样本。有评论把顾炳鑫誉为“新连环画开拓者之一”,并同北京画家刘继卤一起被誉为“南顾北刘”,成为画坛的一面旗帜。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后,顾炳鑫担任了连环画创作室副主任,分管现实题材的组织和创作。为普及和提高连环画的创作质量,他撰写了专业性很强的著作《怎样画连环画》,填补了美术普及教材中的一项空白,在社会上反响热烈。与此同时,他尝试用传统彩墨画手法绘制了《英雄小八路》,还率组创作了白描形式的连环画《》、《红灯记》,博得一致好评。 顾炳鑫的画风严谨写实,一丝不苟,有“功夫画”之美誉。凭着对画艺的不懈追求、对美术创作的一腔激情、对连环画专业始终不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收藏了大量古代版画善本,悉心揣摩研究传统线描,汲取其精华,同时向现实生活讨教,避免创作中的僵化与教条,以此充实自己,并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努力,与其他画家一道使连环画这一画种的地位与品位得到空前的提升。即便在“”期间,顾炳鑫在创作环境极为艰难的情形下,还率组创作出了以白描形式表现外国题材的连环画《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依然一炮打响,在同行和读者中声名愈佳。 除了连环画,顾炳鑫还是一位文化底蕴深厚的版画家和中国画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调入筹建中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国画系首任系主任。在教学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几部连环画作品,并始终关注、支持着连环画事业,直至生命的后一刻。 贺友直,1922年生,浙江镇海县人,小学毕业,当过学徙,做过工。1949年上海解放,于当年9月开始画连环画。1952年参加上海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班,后到新美术出版社工作,任专职的连环画创作员。1956年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继续任连环画创作员。共创作有连环画作品近百部,以及大量的小说插图及少儿读物美术作品。 连环画得奖作品: 《火车上的战斗》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山乡巨变》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等。 曾担任社会职务;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度,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央美术家学院教授,学位研究生导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曾在法国、德国、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曾在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举办《贺友直艺术展》,作品曾在英国、挪威、瑞士、韩国、香港等地展出,曾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法国昂古莱姆高等图像学院授课。获法国昂古莱姆市荣誉市民证书。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收藏,受到上海市的嘉奖。
文摘
序言
《怎样画连环画---名家讲稿》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透露着一种权威性和专业性。我一直对连环画的魅力深深着迷,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组合,更是一种独特的叙事语言,能够以最生动、最直接的方式触动人心。这本书汇集了“名家讲稿”,这让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想知道这些在连环画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艺术家们,究竟会分享哪些宝贵的创作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我猜测,书中或许会涵盖从基础的人物造型、场景设计,到更深层次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甚至包括如何把握故事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我特别希望能够学习到大师们是如何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通过线条、光影和人物的微表情,来传递复杂的情感和信息。是否会讲解一些经典的连环画作品的赏析,从名家的视角剖析其成功之处?比如,某个眼神的刻画,某个动作的设计,是如何将角色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我还希望能了解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连环画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如何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如何吸引新的读者群体。这本书的价值,我想远不止于绘画技巧的传授,更在于对连环画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评分《怎样画连环画---名家讲稿》这本书,光是看封面就充满了艺术家的气息,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连环画是一种非常考验功力的艺术形式,它需要创作者不仅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还要有出色的叙事能力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汇集了“名家讲稿”,这让我相信,书中一定蕴含着许多业界大师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我特别想了解,这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连环画的“画面语言”的?是侧重于通过构图来引导读者的视线,还是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场景的质感?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有关于如何将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巧妙结合的技巧分享,让画面在不失信息传达的同时,又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此外,我非常好奇,名家们在处理复杂情节或者需要表达抽象情感时,会运用哪些创新的方法?书中是否会收录一些具体的创作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直观地学习到大师们的创作思路和技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连环画创作的深层奥秘,不仅仅是技法上的指导,更是对连环画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启迪。
评分拿到《怎样画连环画---名家讲稿》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连环画对我而言,是一种怀旧的情怀,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我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那些黑白或彩色的小人书,用简洁的画面讲述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承载了我童年的许多美好回忆。如今,看到一本以“名家讲稿”形式出现的连环画创作指南,我感到非常欣喜。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会讲解哪些连环画创作的“独门秘籍”?是关于人物形象的设计,如何才能画出既有辨识度又富有感染力的人物?还是关于场景的构建,如何通过画面来营造出故事所需的氛围?我更感兴趣的是,书中会不会分享名家们在处理叙事节奏方面的经验,比如如何在一页页的画面中,将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跟随画面的推进,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情节。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画出灵魂”的指导,让笔下的角色不仅仅是纸上的符号,而是拥有鲜活的生命和情感。这本书是否会涉及连环画的多种风格,并给出相应的创作建议,也是我非常期待了解的。
评分最近终于入手了心心念念的《怎样画连环画---名家讲稿》,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带着一股厚重的艺术气息,纸张触感温润,印刷清晰,让人一看就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连环画这种独特的叙事形式情有独钟,它将文字与图像巧妙地融合,用最直观的方式讲述故事,既有文学的韵味,又有视觉的冲击力。我特别好奇,在这本“名家讲稿”里,究竟会有哪些大师级的指导和心得?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连环画创作的精髓的?是侧重于人物造型的生动刻画,还是场景氛围的营造?抑或是叙事节奏的把控?我猜想,书中一定会有关于构图、透视、色彩运用等基础技巧的讲解,但更吸引我的是那些关于“神韵”和“灵魂”的探讨,比如如何赋予笔下人物生命力,如何让画面中的情绪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而流动,这些才是连环画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所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名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那些真实的经验分享,远比枯燥的理论讲解来得更加宝贵。我甚至幻想,这本书会不会收录一些大师的创作手稿或者草图,让我们一窥他们思维的火花,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展现。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非常扎实,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有深度、有干货的。
评分收到《怎样画连环画---名家讲稿》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一种复古的怀旧感扑面而来。我一直认为,连环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承载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和文化传承。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故事背后的创作秘密。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会不会对不同风格的连环画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是偏重写实的人物塑造,还是更具夸张和漫画感的表现手法?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风格差异,以及他们各自的创作理念,都是我非常好奇的点。我想象中,这本书会像一位和蔼的长者,娓娓道来连环画的创作之道。它也许会从最基础的素描、线条运用开始,逐步深入到人物情感的表达,画面节奏的控制,以及如何通过一格格画面将故事流畅地推进。尤其令我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指导?连环画不仅仅是画,更是“画”出来的“故事”,如何让画面具有叙事性,如何让读者能够通过图像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帮助我理解和掌握连环画的叙事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