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0岁前爱不同的人 30岁后爱能爱的人
定价:38.00元
作者:于秀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407787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找懂你的还是疼你的?
旧情人还有必要再见吗?
28岁是警戒线
学着享受情侣关系……
两性情感专家于秀老师一语道破爱情真相,让你聪明去爱少受伤害,不管是在30岁前还是30岁后,都能在书中发现共鸣,把爱情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30岁以前爱你想爱的人,30岁以后爱你能爱的人,这样你不仅会成为一个满足的妻子,用心经营一份平淡却甜蜜的生活,还会成为一个恬静的妈妈,懂得不急不躁地养育孩子,纵容岁月流逝,亦能静享岁月的安宁。
目录
Part 1
女人不倔强,幸福从天降
这辈子真白活了吗 / 002
寂寞是你自找的 / 006
暗恋和单恋是在浪费时间 / 012
别为年龄发愁 / 017
一个人也要过得开心 / 022
把等待变成对自己的投资 / 028
找懂你的,还是疼你的 / 034
女人不倔强,幸福从天降 / 039
Part 2
放下更高的期望,你会得到更多
世界这么乱,你分裂给谁看 / 048
别做虚张声势的小丑 / 052
爱情,需要你尽快上路 / 056
宠坏了自己就要一个人舔伤口 / 059
有趣的姑娘,才会成为女主角儿 / 062
放下更高的期望,你会得到更多 / 067
让爱做主,没有什么不可离开 / 072
人生不必看破,通透即可 / 075
Part 3
彼岸的他,看得清才抓得牢
别把男人当成你的未来 / 082
男人不过是没进化好的动物 / 086
男人看脸不如看臀 / 092
不经历渣男怎么会长大 / 096
旧情人还有必要见吗? / 103
暖男是造就出来的 / 108
嫁帅的还是嫁有钱的 / 112
彼岸的他,看得清才能抓得牢 / 117
Part 4
时刻保持精致、闪亮,才会有桃花
岁月远去,别把自己留太久 / 124
28岁,是警戒线 / 128
闺密混得越多,真爱越难找 / 132
梦想再美不如行动 / 136
想找到幸福,先找到对的起点 / 141
懂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145
时刻保持精致、闪亮,才会有桃花 / 151
Part 5
30岁前爱不同的人,30岁后爱能爱的人
聪明去爱 / 157
30岁前爱不同的人,30岁后爱能爱的人 / 163
勇敢地接纳,幸福地承受 / 168
别做感情的者 / 173
想要长久,就让关系保持新奇感 / 178
学着享受情侣关系 / 183
爱要独立,情要支撑 / 188
女王嫁给男仆才是佳话 / 193
后记30岁,我在做什么? / 198
作者介绍
于秀
作家、知名两专家、中华女子修养学堂特聘专家讲师、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十佳”讲师、北京四中特邀家庭教育专家,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日本NHK等多家电视台和电台的采访,作品被《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晚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知名报刊刊载,曾举办过数千余场报告会,每次都能引起强烈反响。她的微信公众平台已有三千多万阅读人群,荣获2014搜狐自媒体情感自媒体大奖。
出版作品有:
《为人妻不简单》
《婚姻必修的四堂课》
《走出离婚阴影》
《危险青春:中国家庭性教育启示录》
《女性养心课:女性心理成长自疗智慧》等40余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未来的期许,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跨越年龄界限的情感纠葛。我拿到书的时候,正是处于一个对过去和未来都感到迷茫的阶段,里面的文字仿佛有一股魔力,能把我拉回到那些曾经心动却无疾而终的片段里。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像女性的指尖,描绘的那些情感的波动,那些在爱情里跌跌撞撞的经历,让我不禁在阅读时频繁地停下来,回忆起自己那些年犯过的错,爱过的人。它不是那种直白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教条手册,更多的是一种陪伴,一种理解。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涩,到后来才懂得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重量,这种心路历程的转变,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一些关于错过和选择的段落,读起来让人心口发紧,仿佛作者就是那个在我耳边低语,替我道出所有心声的人。这种共鸣感,在很多同类主题的书籍中是很难找到的,它更注重的是“真实感”,而非刻意的煽情。
评分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张力——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持续拉扯。它没有提供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作者深知,情感的道路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无法复制。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读者自己内心深处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与恐惧。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时间”在爱情中扮演的角色,年轻时总觉得时间是无限的,可以挥霍在错误的人身上;直到某一个临界点,时间忽然变得稀缺而宝贵,我们才开始明白,真正值得去爱的人,是那些愿意和你一起“浪费”时间,把平淡的日子过出滋味的人。这种从“消耗时间”到“投资时间”的心态转变,贯穿全书,是这本书最精妙的哲学体现,读完后让人对未来的情感生活充满了审慎而积极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用词考究,但绝不矫揉造作,反而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挣扎时所使用的那些意象,它们常常是生活中的微小物件,却被赋予了巨大的情感重量。它成功地捕捉到了人在特定年龄段,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不同理解方式。年轻时,爱是一种占有,一种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而随着阅历的增加,爱逐渐变成了一种分享,一种心甘情愿地付出和陪伴。我感觉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极强,她描绘的那些“错误的选择”并不是因为角色愚蠢,而是因为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那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或最本能的反应。这种对人性的宽容和深刻理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舒服,没有被说教的压力,只有被理解的温暖。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那种对年龄界限的划分,带着一丝挑衅和自我反思的意味。但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它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年龄段划分,它探讨的是“成长”本身。每个阶段的人,都有每个阶段的局限和盲区。三十岁之前,我们可能被虚妄的理想和尚未成熟的自我意识所驱使,爱得轰轰烈烈却常常是错付;而三十岁之后,也许因为经历过失去,反而更懂得珍惜身边那些看似平凡,实则珍贵的“对的人”。书里那些关于人际关系和情感维护的细节描写,非常具有操作性,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基于真实生活经验的提炼。比如,如何识别那些只会消耗你能量的关系,以及如何有勇气去放手那些不适合你的未来。它给了我一种力量,去审视自己过去那些“不成熟”的爱,不是去谴责,而是去理解,然后轻装上阵地走向下一段可能。这种带着智慧的豁达感,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馈赠。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相当高明,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像一部精心剪辑的电影,闪回和现实交织,过去的回响不断地冲击着当下的选择。那种年轻气盛时,为了所谓的“激情”或“完美”而放弃一个其实很适合自己的人的场景,描绘得极其生动,让人恨不得穿越回去阻止当时的自己。而随着主人公年龄的增长,心态的变化也体现在语言风格上,从一开始的激昂、冲动,慢慢过渡到后来的沉静、懂得取舍。这种成熟不是一下子获得的,而是被生活反复打磨出来的痕迹,作者没有回避这个过程的痛苦,反而将那些挣扎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它对“爱”的定义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不再局限于浪漫的幻想,而是逐渐触及到责任、理解和包容这些更实质性的内核。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那些埋在心底的遗憾和释怀,都被这本书温柔地抚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