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字典(部首序本) 魏勵

中華大字典(部首序本) 魏勵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魏勵 著
圖書標籤:
  • 字典
  • 漢語詞典
  • 工具書
  • 中華大字典
  • 魏勵
  • 語言文字
  • 參考工具
  • 字書
  • 國語辭典
  • 漢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讀者科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4228
商品編碼:29930606629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大字典(部首序本)

定價:99.80元

作者:魏勵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76042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部中國人案頭的工具書,收錄古今中外各類漢字57000多個。天下漢字,盡收其中。僅用一本即可查遍所需漢字,便於攜帶。

內容提要


《中華大字典》是中國人案頭的一部工具書。它規模較大:共收通用字、冷僻字、繁體字、異體字、義未詳字、音未詳字、漢子部件等57000多個。凡古今文獻、圖書資料中齣現的各類漢字皆能查齣,是當今世界上收字*多的漢語字典之一。《中華大字典》注音準確:通用字注音符閤規範,其他類型漢字注音皆有所本。《中華大字典》釋義明晰:按照源流引申關係排列義項,例證精當,對古今字義演變、同義字詞的差彆以及使用習慣等予以辨析或提示。《中華大字典》檢索便捷:正文字頭按201部首排列,附有部首錶、難檢字筆畫索引、通用字音序索引、字詞辨析條目索引。一言以概之:天下漢字,盡收其中。

目錄


序(曹先擢) 1~2凡例 3~ 5部首索引說明 6~7部首錶 8~ 11難檢字筆畫索引 12~31通用字音序索引 32~ 92字詞辨析條目索引 93~94正文 1~1410附錄新舊字形對照錶 1411漢字部首偏旁名稱錶 1412~1414現代漢語詞類錶 1415~1416漢語拼音方案 1417~1419計量單位簡錶 1420~1422數字用法簡錶 1423~1425標點符號用法簡錶 1426~1433曆代主要字書收字數量簡錶 1434中國曆史紀年簡錶 1435中國省級行政區劃簡錶 1436六十甲子錶 1437四象二十八宿錶 1437五行相生相剋圖 1438五更錶 1438十二時辰錶 1439十二生肖錶 1439二十四節氣錶 1440主要引用書目錶 1441~1443後記 1444~1446

作者介紹


主編魏勵先生,商務印書館編審。主要研究領域:漢語言文字學、辭書學。主要論著:《簡化字與繁體字問題》,《<現代漢語詞典>字頭的幾點分析》,《<現代漢語詞典>對異體字的處理》,《談<現代漢語詞典>對簡繁體的處理及其他》,《<中華大字典>述評》,《漢字規範字典》(主編),《簡體繁體、海峽兩岸東方漢字辨析手冊》,《新華多功能字典》(副主編),《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現為國傢新聞齣版總署重大科研項目“中華字庫”工程6包《現代的漢語齣版物用字及專門用字、非字符號的搜集與整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商務印書館課題負責人。

文摘











序言



《宋遼金元史料輯注》:鈎沉苴望,映照韆載風雲 一部以文獻考證為基石,重塑宋、遼、金、元四朝曆史麵貌的恢宏巨著 在浩瀚的中國史學長河中,宋、遼、金、元構成的近韆年曆史,是民族交融、文化碰撞與製度嬗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曆史,既有漢族王朝的精細文治,又有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強大政權的雄渾氣魄。然而,由於史料的散佚、記載的偏頗以及後世研究的局限,許多關鍵的曆史細節與內在邏輯仍籠罩在迷霧之中。 《宋遼金元史料輯注》正是這樣一部以填補空白、厘清脈絡為使命的學術力作。它並非簡單的史書匯編,而是史料搜集、整理、考訂與深度解讀的結晶。本書的作者團隊以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努力,深入敦煌、柏林、颱北故宮、日本宮內廳及歐美各大圖書館的檔案深處,將那些長期沉睡於不同語種、不同載體中的一手文獻,係統性地輯錄、校注,並賦予其清晰的時代坐標和學術注解。 一、 輯錄之廣:跨越文化藩籬的史料尋蹤 本書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在於其宏大的史料搜集範圍,它超越瞭傳統“二十四史”的範疇,直抵曆史發生的現場。 1. 契丹、女真文書的激活與解讀: 本書耗費瞭大量篇幅,專門輯錄瞭大量遼金時期發現的碑刻、墓誌、契約文書,特彆是那些以契丹大字、小字以及女真文字書寫的官方文件和民間信函。這些來自“他者”視角的文本,為我們提供瞭理解遼金統治者心態、法律體係和民族政策的獨特窗口。例如,書中細緻比對瞭金代官修《遼史》《金史》中關於耶律氏、完顔氏傢族的記載,與最新齣土的族譜碑文,揭示齣官方修史為政治服務所留下的有意或無意的疏漏。對於金代“猛安謀剋”製度的運作細節,本書也引用瞭大量內閣檔案中關於土地分配和兵役管理的原始文書,使得這一核心製度不再是空泛的框架,而是鮮活的社會運作機製。 2. 域外使臣的“他者”觀察: 宋元時期,西域、中亞的使節往來頻繁。本書收錄瞭大量波斯、阿拉伯、敘利亞基督教文書以及濛古帝國時期西方旅行傢(如柏郎嘉賓、魯不魯乞)的遊記殘捲。這些外部視角,尤其在描述宋代東南沿海的貿易盛況、元代驛站體係的效率,以及濛古西徵的戰略意圖時,展現瞭無可替代的價值。書中對於泉州、廣州等海港的貿易稅收記錄,與阿拉伯商人的記賬殘頁進行交叉比對,精確還原瞭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規模與復雜性。 3. 佛道典籍與地方誌的“隱秘角落”: 許多重要的曆史信息隱藏在看似與政治無關的宗教典籍或地方誌中。《宋遼金元史料輯注》挖掘瞭大量宋代佛寺的“重修碑記”,這些碑記往往詳細記錄瞭修建者的身份、捐資的士紳名錄、所用材料的來源地,從而側麵反映瞭當時的經濟狀況、地域聯係乃至僧侶的政治影響力。元代地方誌中關於“教化”和“水利”的記載,也為研究元朝如何將漢地的治理經驗移植到新的統治領域提供瞭實證。 二、 考訂之精:還原曆史的真實肌理 輯錄絕非簡單堆砌,本書的學術價值核心在於其嚴謹的考訂工作。 1. 地理沿革的精確校對: 宋元地理變遷劇烈,大量地名在不同時期被更迭、改用。《輯注》利用天文、曆法和水文資料,對書中涉及的數百個關鍵地理名詞進行瞭精確的“坐標鎖定”。例如,對金代中都(今北京)周邊軍事要塞的定位,不僅參考瞭《水經注》和曆代地圖,更結閤瞭現代遙感數據和考古勘探報告,確定瞭早期城垣的精確走嚮,修正瞭以往對金代軍事部署的傳統認知。 2. 人物生平的“多點交叉印證”: 對於重要的曆史人物,如嶽飛、文天祥、忽必烈身邊的謀士等,本書力求打破單一史書的敘事框架。通過對比二十餘種不同來源的墓誌銘、傢傳、官方詔書和私人信劄,書中對人物的生卒年、官職升遷的細節進行瞭細緻的修正和補充,使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去魅化。例如,對於一位宋代邊將的生平,本書整閤瞭其在《宋史》中的記載、其傢族在地方祠堂的譜牒,以及他在元代被重新敘功的敕書,揭示瞭其身份在朝代更迭中的微妙變化。 3. 製度術語的語義溯源: 宋元時期的政治、經濟術語復雜多變,如“將戶製”、“行省”、“簽書樞密院事”等。《輯注》係統梳理瞭這些術語在不同文獻中的第一次齣現時間、用法演變和最終的法定含義,確保在引用這些概念時,能夠準確把握其在特定曆史情境下的確切內涵,避免現代概念的穿鑿附會。 三、 價值體現:構建一個多維互動的曆史空間 《宋遼金元史料輯注》的問世,並非旨在取代現有通史著作,而是為所有緻力於宋遼金元研究的學者提供一個無可替代的、堅實的文獻基石。 它打破瞭單一王朝史觀的束縛, 將宋朝的文官政治、遼金的遊牧治理、濛古帝國的擴張模式,置於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框架內進行考察。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宋朝的“歲幣”政策並非單純的屈辱,而是與遼金內部的財政結構和軍事部署緊密相關的復雜博弈。 它強調瞭“活的曆史”的動態性, 史料本身是曆史的殘留物,它們記錄瞭時間在文獻上的痕跡。通過對同一事件在不同載體上的反復書寫和修改,本書引導讀者思考:曆史是如何被記錄、被塑造、被遺忘的。 總而言之,《宋遼金元史料輯注》是一部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史學工程。它以浩瀚的文獻搜集和嚴謹的考訂為槳,帶領後人深入曆史的江河深處,親手觸摸那些被時光掩埋的真實片段,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文明在那個充滿衝突與融閤的時代所經曆的深刻變革與非凡成就。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為後世研究提供瞭最可靠、最廣博的“原材料庫”,是每一位嚴肅研究宋遼金元史的學者案頭必備的“工具之鑰”。

用戶評價

评分

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性和易用性達到瞭一個很高的平衡點。雖然字數浩繁,但得益於其精心的索引設計和清晰的版麵布局,即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復雜多義字時的處理方式。很多漢字都有著豐富的多重含義,隨著時代變遷,有些含義被淘汰,有些則被凸顯齣來。這部字典沒有簡單地羅列所有意思,而是根據使用頻率和曆史沿革,對不同的義項進行瞭清晰的區分和排序,並用小標題加以明確標識,使得我們能夠迅速定位到最符閤當前語境的解釋。這極大地提升瞭查閱效率,避免瞭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嚮。對於需要快速準確獲取信息的學習者或工作者來說,這種“導航”功能至關重要。

评分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分量,紙張的質感也很考究,不是那種輕飄飄的感覺,而是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喜歡它封麵的設計風格,那種典雅又不失大氣的感覺,很符閤“中華”二字的意境。內頁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字體清晰易讀,字號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下來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而且,我注意到在很多字的解釋旁邊,還附帶瞭一些簡要的例句或者典故,這對於理解一個字的深層含義非常有幫助,不僅僅是機械地記住讀音和釋義,更能體會到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比如,當我查閱一些生僻字時,那些精煉的注腳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我茅塞頓開。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充分體現瞭編者對這部工具書的敬畏之心,也讓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

评分

作為一名對漢語言文字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漢字演變脈絡的工具書,而這部字典在“部首序”的編排上,給瞭我極大的驚喜。傳統的字典為瞭方便查閱,往往會采用筆畫或者其他標準排序,但這種“部首序”的編排方式,反而更能體現漢字的構形邏輯和係統性。通過部首的歸類,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部首下字族的發展和演變,這種梳理脈絡的感覺,對於理解漢字的造字法——比如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非常有啓發性。我試著從“人”部開始,一路往下翻閱,發現那些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字詞是如何從最簡單的符號演化齣豐富的內涵的,這種學習過程簡直像是在進行一次有趣的考古發掘。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漢字發展史。

评分

我得說,這本書的收錄範圍之廣,絕對超齣瞭我的初步預期。我原本以為,作為一部“大”字典,它可能更多地側重於收錄古籍中常見的字或當代通用字,但實際上,它在一些非常專業領域或者已經逐漸淡齣日常使用的古老詞匯方麵,也做瞭非常詳盡的收錄和解釋。這對於從事古典文學研究或者需要進行古籍校對的朋友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曾為瞭一個古代詩詞中的生僻詞查閱瞭市麵上好幾本知名的工具書,都未能找到滿意且權威的解釋,最後在這部書中找到瞭準確的釋義和齣處。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部真正的權威字典,其價值在於對“全”和“準”的把控,它像是一個沉默的知識庫,默默地支撐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探索。

评分

讀完這麼厚實的一部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對於“匠人精神”的由衷敬佩。要知道,要編纂這樣一部涵蓋瞭浩瀚漢字體係的工具書,其背後凝聚瞭多少人的心血、智慧和時間?從校對的嚴謹程度,到釋義的準確無誤,再到編排上的精妙構思,無處不體現齣一種近乎苛刻的追求。我甚至特意留意瞭書後的緻謝和編纂說明部分,從中可以窺見一代學者對漢字事業的執著與熱愛。這部字典不僅僅是一本查閱工具,它本身就是一座文字的博物館,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見證。持有它,就如同手中握著一部沉甸甸的曆史文獻,讓人對我們的語言文字充滿敬畏與感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