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老北京忆往(燕都书丛)
定价:58.00元
作者:张国庆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02365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追忆古都北京的点滴琐屑,品味生活的点滴优雅,我们失去了保护这座古城完整性的机会,但我们不能忽视载有文化信息的地面物质。这本书,作者记录了很多细小而有趣的与老北京有关的小事,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是作者对北京城的喜爱,那些街头巷尾的古老掌故,那些亲力亲为的点点趣事,都是生活在这座饱含古韵气息的城市中*珍贵的回忆。
目录
序
广场·长街·单牌楼
“长安分塔”追忆
西单商场旧影
记忆棋盘街
话西四
从前北京有座马市桥
阜成门旧事
阜外大街忆旧
月坛的故事
月坛昔日有菜市
一条礼士路 南北皆故事
马尾沟的消逝
乱坟岗上开新路
复兴门外
菜市口点滴记忆
漫话颐和园的牌楼
话说北海公园的牌楼
妙哉,恭王府花园
儿时逛天桥
难以忘怀的白塔寺庙会
闲话土地庙
白云观往事
逛厂甸的乐趣
京西有条高梁河
话说五塔寺
长河之滨万寿寺
正月里来节日多
农历二月的讲究
老北京的阳春三月
农历四月的节日与习俗
老北京人过“端午”
旧京六月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祭关羽
农历七月回味多
“七夕”爱看《天河配》
老北京的八月节
京城九月天
闲言碎语农十月
冬至也当节日过
腊月也有节
年味儿·年声儿·年色儿·年趣儿
京城与气象有关的谚语
老北京人的称呼与招呼
难忘儿时小零食
记忆一些断了档的饮食
漫活京城理发业
那些消逝的老行当
忆儿时游戏
旧时的街头杂艺
小院春秋
北平解放亲历记
记忆北京解放初期传唱的革命歌曲
我的六所小学母校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老北京忆往(燕都书丛)》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对历史细节的探索。我一直觉得,真正了解一个地方,需要深入到它的肌理之中,去感受那些被时间冲刷过的痕迹。北京,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信息量是极其庞大的。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能够窥探那些不曾亲身经历却无比向往的年代。我好奇书里会如何描绘那些熟悉的又陌生的场景:紫禁城的宏伟气象,是如何与寻常百姓的市井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南锣鼓巷、烟袋斜街,这些如今游客如织的地方,在过去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书中的文字,能否还原出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想看到那些关于老北京特色的描述,比如京剧的韵味,传统小吃的制作,还有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手艺。9787540236526这个书号,仿佛是一串密码,预示着其中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历史信息,而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书籍的质量和内容的严谨性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回顾,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挖掘,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灵魂。
评分拿起《老北京忆往(燕都书丛)》,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的追寻。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这本书,似乎就是一次关于老北京的深度“挖掘”,让我有机会去重温那些已经远去的时光。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那些在胡同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以及那些淳朴善良的人们。我尤其想看到,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老北京的传统节庆,比如春节、元宵节,它们在过去是如何热闹非凡,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9787540236526这个书号,在我看来,是一个打开历史宝库的密钥,而北京燕山出版社,也让我对书籍的内容和深度有了更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忆,更是一次对老北京文化精髓的提炼和传承,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老北京忆往(燕都书丛)》,内心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怀旧与亲切。北京,这座我魂牵梦绕的城市,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这本书,似乎就是打开那些尘封记忆的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书页,重温那段逝去的时光,感受那份独属于老北京的厚重与温情。我想象着,这里会勾勒出怎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清晨,胡同里刚出笼的热腾腾的包子香气弥漫,吆喝声此起彼伏;午后,老人们在四合院的槐树下摇着蒲扇,家长里短地闲聊;傍晚,夕阳染红了西山,街头巷尾升起袅袅炊烟……每一个场景,都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让人心生向往。我期待着,书中的文字能把我带回到那个没有高楼林立,只有灰墙黛瓦的年代,让我细细品味那份悠闲自在的生活节奏,感受那份邻里之间的淳朴情谊。尤其是“燕都书丛”这个系列名,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告诉我,这是一本承载着燕京文化精髓的读物。北京,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烙印在无数人心中的独特气质。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对这份情怀最好的诠释。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老北京忆往(燕都书丛)》时,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我想要一探究竟。我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它作为首都的地位,更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多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有机会去触摸那些流逝的时光。我希望在书中能够看到,老北京的街头巷尾是如何热闹非凡的,那些熟悉的吆喝声,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是否都能通过文字鲜活地呈现出来?我想象着,书里会详细描述那些关于四合院的规制,院落里的生活场景,以及邻里之间的淳朴交往。北京的胡同,是这座城市的独特符号,我期待书里能有关于那些弯弯绕绕的胡同的细腻描摹,它们是怎样串联起整个城市的脉络,又是怎样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9787540236526这个书号,在我看来,是通往这段历史的通行证,而北京燕山出版社,也让我对这本书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渴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精神追求,以及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
评分《老北京忆往(燕都书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朴而深沉的气息,如同京腔京韵一样,有着独特的韵味。我一直对那些关于“老北京”的书籍情有独钟,因为它们就像是时光的胶卷,能够将那些渐渐模糊的画面重新定格。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关于老北京的独特记忆,比如那些如今已不多见的传统手艺,那些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酒肆,以及那些充满市井气息的叫卖声。我特别想知道,书里会如何描绘那些老北京人的生活细节,他们的衣着、饮食、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9787540236526这个书号,就像是这本书的身份证,它让我对这本书的来源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北京燕山出版社,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品质有了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老北京那份特有的京味儿,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京范儿,以及那种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和价值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