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命是什么(周读书系)
定价:28.00元
作者:埃尔温薛定谔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357876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周读书系》比普通图书更加轻便,每本厚书还可以拆分成几本轻薄的小册子,便于携带。该丛书的设计过程全方位地考虑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旨在让用户通过整合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高质量的文本内容,《周读书系》(**批)作者系政治、哲学、文学、文化等领域代表性人物(约105人),采取开放式编排方式,不分系列、不分门类、不分地域,遵循“必读、想读、好读”的原则遴选经典作品,多系列、多品种,图书囊括文学、艺术、科普等,古今中外作品均有涉及。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
内容提要
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推动丛书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目录
作者介绍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可以用“静谧”来形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去感受内心的声音。《生命是什么(周读书系)》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更像是一杯陈年的普洱,需要你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醇厚。书中对“时间”的描绘尤为深刻,作者并没有用物理的时间概念来衡量生命,而是用一种更加抽象、更加感性的方式来阐述。我曾在一章中读到,作者将生命的长度比作一棵树的年轮,每一圈都代表着一种经历,一种成长,一种沉淀。这种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的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评分这本书我大概是两个月前在书店里偶然翻到的,当时是被它极简的封面吸引了,上面只有一个书名,没有作者,也没有过多的插图,就好像一个等待被开启的谜语。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作者并非以传统的、线性的方式来展开故事,而是像一个技艺精湛的拼图师,将无数零散的片段、回忆、甚至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场景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初读时,我常常感到一丝困惑,仿佛在迷雾中前行,但随着阅读的深入,那些散落的线索逐渐汇聚,最终勾勒出一个完整而动人的画卷。它让我思考,我们的人生,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日常,那些突如其来的转折,是不是也像这本书一样,是在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悄然书写着我们的生命轨迹?这种叙事手法带来的不确定感,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的探索欲,我迫切地想要解开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奥秘。
评分我不得不说,《生命是什么(周读书系)》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迷宫”。作者仿佛是一位狡猾的说书人,不断地抛出新的线索,却又刻意地隐藏着最终的答案。这本书的主题非常宏大,但它的表达方式却异常克制和内敛。我反复咀嚼书中的一些段落,总觉得隐藏着更深的含义。例如,书中有一段描写,关于一个孩子在夜晚仰望星空,然后陷入沉思的场景。这看似简单的描写,却让我联想到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在宏大宇宙面前,我们渺小却又独特的生命。这本书让我觉得,它不是在“告诉你”生命是什么,而是在“引导你”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这种与读者互动的阅读方式,让我印象深刻。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叫《生命是什么(周读书系)》的书,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奇特。它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角,也没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像是作者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里,捕捉到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却又意味深长的瞬间。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描写,作者花了整整一页的篇幅来描述雨滴落在窗户上的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联想。这种极致的细节描绘,起初让我觉得有些慢,但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忽略了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所承载的意义。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温暖的情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一丝落寞,又能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生命”这个话题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毕竟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生老病死,都在思考着存在的意义。然而,《生命是什么(周读书系)》这本书,却以一种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方式,颠覆了我对生命的所有认知。它不像那些宏大叙事的哲学著作,而是用一种极其个人化、甚至可以说是碎片的视角,来探讨生命。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孤独”的描写,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孤独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一个人的独处时光,以及他在这种时刻的内心活动,将孤独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描写方式,反而比那些直白的倾诉更能触动人心。它让我开始反思,所谓的生命,是不是就是由无数个这样孤独却又珍贵的瞬间组成的?这本书没有给我答案,但它却引发了我无数的问题,让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