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

OIE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仲秋 著
图书标签:
  •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
  • OIE
  • 诊断试验
  • 水生动物健康
  • 兽医
  • 动物医学
  • 实验室检测
  • 疾病防控
  • 水产养殖
  • 国际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25978
商品编码:2986439235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OIE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

定价:150.00元

作者:张仲秋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092259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张仲秋、于康震、陆承平、庞素芬、宋俊霞主编 的《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包括三部分内 容。**部分主要有兽医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传 染性疫病诊断方法的确认原则和方法、水产养殖场的 消毒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关于特定疫病的建议,对32 种水生动物疫病(其中蛙病2种、甲壳类10种、鱼病 11种、软体动物病9种)的疫病信息、采样技术和诊 断方法作了详细描述;第三部分是OIE专门机构。

目录


前言撰稿人缩略语表术语表部分 总论 .1篇 引言 .1.1章 兽医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1.2章 传染性疫病诊断方法的确认原则和方法 .1.3章 水产养殖场的消毒方法第二部分 关于特定疫病的建议” 概述 第2.1篇 两栖类动物疫病 第2.1.0章 概述 第2.1.1章 箭毒蛙壶菌感染 第2.1.2章 蛙病毒感染 第2.2篇 甲壳类动物疫病 第2.2.0章 概述 第2.2.1章 螯虾瘟(丝囊霉菌) 第2.2.2章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 第2.2.3章 传染性肌坏死病 第2.2.4章 坏死性肝胰腺炎 第2.2.5章 桃拉综合征 第2.2.6章 白斑病 第2.2.7章 白尾病 第2.2.8章 黄头病 第2.2.9章 球形杆状病毒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第2.2.10章 四面体杆状病毒病(对虾杆状病毒) 第2.3篇 鱼类疫病 第2.3.0章 概述 第2.3.1章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第2.3.2章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第2.3.3章 三代虫病(大西洋鲑三代虫) 第2.3.4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第2.3.5章 鲑传染性贫血病 第2.3.6章 锦鲤疱疹病毒病 第2.3.7章 真鲷虹彩病毒病 第2.3.8章 鲤春病毒血症 第2.3.9章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第2.3.10章 马苏哈鱼病毒病· 第2.3.11章 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 第2.4篇 软体动物疫病 第2.4.O章 概述 第2.4.1章 鲍疱疹病毒感染 第2.4.2章 杀蛎包拉米虫病 第2.4.3章 牡蛎包拉米虫病 第2.4.4章 折光马尔太虫病 第2.4.5章 海水派琴虫病 第2.4.6章 奥尔森派琴虫病 第2.4.7章 加州立克次体病 第2.4.8章 马可尼闭合孢子虫病 第2.4.9章 牡蛎疱疹病毒1型感染第三部分 OIE专业机构 0IE两栖类、甲壳类、鱼类及软体动物疫病参考实验室及协作中心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OIE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是一部详尽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领域的权威参考。本书汇集了全球顶尖专家在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方面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为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以及监管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指导。 本书的结构与内容亮点: 《OIE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易于理解的诊断框架,涵盖了从病原体鉴定、宿主反应评估到分子诊断技术等各个方面。本书按照生物分类和疾病类型进行组织,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第一部分:引言与基础知识 水生动物健康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了水生动物在全球食品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有效疾病监测和诊断对于维护水生动物种群健康、防止疫病跨境传播以及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OIE的角色与标准: 介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制定和推广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标准方面的使命和作用,以及本书如何体现OIE的指导方针和最佳实践。 诊断的基本原则: 深入探讨了水生动物疾病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以及免疫学等。解释了选择合适诊断方法的考量因素,例如敏感性、特异性、成本效益和可用性。 采样策略与技术: 提供了关于如何进行有效采样以获得高质量诊断样本的详细指导。涵盖了活体采样(如血液、组织、分泌物)和死亡动物采样(如尸检、组织取样)的技术要点,以及样本的保存、运输和管理。强调了避免二次污染和确保样本完整性的重要性。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 详细说明了在进行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时必须遵守的实验室安全规程和生物安全措施。这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危险品处理、废弃物处理以及防止病原体在实验室和环境中传播的策略。 第二部分:鱼类疾病诊断 本部分专注于鱼类常见和重要的疾病,针对不同病原体类型提供了详尽的诊断指南。 细菌性疾病: 病毒学基础: 简要介绍鱼类病毒的结构、复制机制以及重要的病毒分类。 常见细菌病原体鉴定: 针对如弧菌(Vibrio spp.)、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spp.)、鳗鲡滑液囊杆菌(Aeromonas spp.)等关键细菌病原体,详细介绍了分离、培养、鉴定(包括形态学、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的实验室方法。 分子诊断技术: 重点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定量PCR(qPCR)、基因测序等分子技术在快速、准确检测和分型细菌病原体方面的应用。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阐述了进行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必要性、方法和结果解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病毒性疾病: 病毒分离与培养: 描述了在细胞培养中分离和鉴定常见鱼类病毒(如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IHNV, 传 染性鲑鱼坏死病病毒 ISAV, 虹彩病毒等)的程序和技术。 血清学诊断: 介绍了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用于检测病毒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分子诊断: 强调了PCR、qPCR、RT-PCR等在检测病毒核酸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用于病毒溯源和基因分型的应用。 寄生虫性疾病: 体外寄生虫检测: 详细介绍了针对如斜管纤毛虫、卵甲藻、车轮虫等体外寄生虫的显微镜检查方法,包括采样、制片和识别技术。 体内寄生虫检测: 涵盖了检测如中华鯿鱼吸虫、肝吸虫等体内寄生虫的粪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 分子方法: 介绍了DNA条形码等分子技术在寄生虫鉴定和分类中的应用。 真菌性疾病: 真菌分离与培养: 提供了分离和鉴定水生真菌(如水霉菌、镰刀菌)的培养基和技术。 显微镜检查: 描述了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真菌菌丝和孢子的方法。 其他疾病: 藻毒素检测: 介绍检测水体或水生动物体内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包括HPLC、ELISA等。 免疫接种效果评估: 讨论了如何通过血清学检测、挑战试验等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甲壳类动物疾病诊断 本部分聚焦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常见疾病。 病毒性疾病: 重要病毒病原体: 涵盖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肝肠坏死综合征病毒(HPN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等关键病毒的诊断。 分子诊断: 强调了PCR、qPCR、原位杂交(ISH)等在检测甲壳类动物病毒核酸方面的核心作用。 超微结构观察: 介绍了电子显微镜在病毒形态学观察中的应用。 细菌性疾病: 常见病原体: 针对如溶藻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等,提供了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 生物膜检测: 讨论了生物膜在甲壳类动物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寄生虫性疾病: 孢子虫病: 详细介绍了如贪食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等重要寄生虫的显微镜检查和分子检测方法。 其他寄生虫: 涵盖了如固着类幼虫(如固着绥氏吸虫)等其他寄生虫的鉴定。 环境因素与中毒: 水质检测: 强调了水质参数(如氨、亚硝酸盐、pH值、溶解氧)检测在诊断问题中的重要性。 化学毒物检测: 介绍了检测水体或组织中农药、重金属等化学毒物的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软体动物疾病诊断 本部分主要关注贝类(如牡蛎、贻贝、扇贝)的疾病诊断。 病毒性疾病: 重要病毒: 介绍如小型核酸病毒(MCNV)、甲壳类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某些软体动物中的潜在感染。 分子诊断: 同样强调了PCR、qPCR等在检测病毒核酸中的应用。 细菌性疾病: 弧菌感染: 关注弧菌在软体动物中的感染及其诊断。 寄生虫性疾病: 内寄生虫: 介绍了如球孢子虫(Perkinsus spp.)等内寄生虫的检测方法,包括组织切片、特异性染色等。 藻类毒素中毒: 贝毒检测: 详细介绍了检测贻贝毒素(PSP)、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等的方法,如ELISA、HPLC、LC-MS/MS。 第五部分:水生动物疫苗与免疫学诊断 疫苗效力评估: 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挑战试验、血清学检测(如ELISA、中和试验)评估疫苗对鱼类、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的保护效果。 免疫反应评估: 讨论了评估水生动物免疫系统功能的指标,如溶菌酶活性、吞噬活性、细胞因子表达等。 生物标记物: 介绍了在疾病诊断和健康评估中应用的生物标记物。 第六部分:疾病监测与疫情管理 疾病监测计划: 提供了制定和实施有效水生动物疾病监测计划的指导原则。 风险评估: 介绍了如何对新发疾病和特定区域的疾病风险进行评估。 疫情响应: 提供了疫情发生后的响应策略,包括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 数据管理与分析: 强调了建立疾病数据库和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诊断数据的重要性。 第七部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高通量测序(NGS): 介绍了NGS在病原体发现、基因组学研究和疾病监测中的潜力。 微流控技术: 探讨了微流控技术在快速、小型化诊断设备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传感器: 介绍了开发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病原体或毒素的生物传感器。 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 讨论了AI和大数据在疾病预测、诊断辅助和流行病学分析中的应用。 《OIE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第6版)》以其内容的全面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实践的可操作性,成为水生动物卫生领域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本书将帮助全球的水生动物健康领域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图片选择得很有代表性,一看就知道是关于专业领域的书籍。我平时比较关注的是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特别是如何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我也对一些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进展感兴趣,比如新型无人机在植保方面的应用,或者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水生动物对我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但我对它们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感到惊叹。我可能会阅读一些关于不同水域环境中生物生存挑战的文章,比如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或者深海生物的奥秘。如果这本书能够介绍一些关于水生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或者它们在不同栖息地中的独特生存机制,那将非常吸引我。我也希望能够了解到一些关于水生动物的分类,以及它们各自具有的特殊生理或生化特征,这有助于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它们。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很合理,章节的划分也很清晰,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有条理地阅读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一些关于宠物营养学的知识,特别是关于犬猫不同生命阶段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为它们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此外,我也对一些关于宠物行为训练的理论和实践很感兴趣,比如如何纠正不良行为,或者如何建立良好的主仆关系。至于水生动物,我虽然没有直接养殖经验,但对它们充满好奇。我可能会关注一些关于观赏鱼饲养的文章,了解不同种类观赏鱼的生活习性、适宜的水质参数以及疾病防治。如果这本书能够提及一些关于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常见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建议,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尤其希望能够了解到一些关于水生动物的生理特点,比如它们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它们的健康和疾病表现。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专业,传递出一种严谨、可靠的学术气息,光是看着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平时主要关注的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动物保健知识,比如如何预防常见的家禽疾病,以及一些日常的饲喂管理技巧。偶尔也会关注一些畜牧业的新兴技术,比如智能养殖设备的应用,或者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进展。对于水生动物,我的了解相对有限,主要是一些关于鱼类养殖的基础知识,比如如何保持水质、如何选择合适的鱼苗等。因此,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更多的是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信息,拓展我的知识边界。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疾病类型、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防控策略都充满了疑问,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找到答案。同时,我也对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法规政策有所期待,毕竟这对于实际操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序言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我最近一直沉浸在关于微生物学前沿的研究中,特别是基因编辑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以及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潜力。我也对一些关于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很感兴趣,比如CRISPR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水生动物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我可能会阅读一些关于水生动物的遗传学研究,或者它们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如果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水生动物在免疫学或病理学方面的研究,比如它们如何抵御病毒或细菌的感染,或者疾病发生后细胞和分子层面的变化,那我一定会爱不释手。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水生动物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这对于理解它们的生命过程和疾病机理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很高,纸张的质感很不错,印刷也十分清晰,翻阅起来是一种享受。我平时阅读的图书范围比较广,最近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尤其是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来改良土壤,或者开发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我也喜欢阅读一些关于动物行为学的书籍,试图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它们互动。对于水生动物,我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我会阅读一些关于湿地保护、海洋生态的文章,了解不同水域的生态特征以及其中栖息的各种生物。如果这本书能够触及到水生动物的生态适应性,或者它们在维持水体健康中的角色,那一定会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讨论,以及如何实现环境友好型养殖的案例,这与我的阅读兴趣不谋而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