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版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信息 余成波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

正版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版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信息 余成波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成波,张莲,胡晓倩 著
图书标签:
  • 自动控制原理
  • 控制系统
  • 数学模型
  • 电子信息
  • 规划教材
  • 第3版
  • 余成波
  • 自动控制
  • 控制理论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书缘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8027
商品编码:29782711900
包装:104200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6-01
页数:425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
定价 59.50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开本 16
作者 余成波、张莲、胡晓倩
页数 425
ISBN编码 9787302478027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介绍分析和设计反馈控制系统的经*理论和应用方法。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控制系统的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应用等。在每章后面分别介绍了MATLAB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解决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些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同时,各章均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与MATLAB实验题,以帮助读者理解基本概念并掌握分析和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自动化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目录




第1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引言


1.2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1.2.1开环控制系统


1.2.2闭环控制系统


1.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1基本组成部分


1.3.2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1按输入信号的特点分类


1.4.2按描述系统的动态方程分类


1.4.3按系统的参数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分类


1.4.4按信号的传递是否连续分类


1.5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1.5.1炉温控制系统


1.5.2导弹发射架方位控制系统


1.5.3计算机控制系统


1.6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1.7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习题


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1.1机械系统


2.1.2电系统——RLC串联网络


2.1.3机电系统


2.2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2.1小偏差线性化的概念


2.2.2非线性系统(元件)线性化处理举例


2.2.3系统线性化的条件及步骤


2.3传递函数


2.3.1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3.2用复数阻抗法求电网络的传递函数


2.3.3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2.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4.1结构图的基本概念


2.4.2结构图的组成


2.4.3结构图的建立


2.4.4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5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5.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5.2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5.3闭环系统的偏差传递函数


2.6信号流图


2.6.1信号流图的基本要素


2.6.2信号流图的常用术语


2.6.3信号流图的性质


2.6.4信号流图的等效变换法则


2.6.5梅逊公式


2.7脉冲响应函数


2.8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MATLAB实现


2.8.1MATLAB简介


2.8.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8.3应用举例


习题


MATLAB实验


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1.1典型输入信号


3.1.2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


3.1.3时域性能指标


3.2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


3.2.1一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3.2.2一阶系统的重要特性


3.3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


3.3.1数学模型的标准式


3.3.2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3.3典型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3.3.4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3.4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


3.4.1高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4.2高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4.3高阶系统的分析方法


3.5稳定性和代数稳定判据


3.5.1稳定的概念


3.5.2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5.3劳斯稳定判据


3.5.4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3.6系统稳态误差分析


3.6.1误差与稳态误差的定义


3.6.2控制系统的型别


3.6.3给定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3.6.4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3.6.5改善系统稳态精度的方法


3.7控制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应用


3.7.1基于Toolbox工具箱的时域分析


3.7.2Simulink


习题


MATLAB实验


第4章根轨迹法


4.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1.1根轨迹概念


4.1.2根轨迹方程


4.2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规则


4.3控制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4.3.1单回路负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4.3.2参数根轨迹


4.3.3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


4.3.4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4.3.5滞后系统的根轨迹


4.4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4.1闭环零、极点和时间响应


4.4.2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和系统性能的影响


4.4.3条件稳定系统的分析


4.5应用MATLAB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4.5.1绘制根轨迹的相关函数


4.5.2利用MATLAB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习题


MATLAB实验


第5章频率特性法


5.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1频率响应


5.1.2频率特性


5.1.3由传递函数求取频率特性


5.1.4常用频率特性曲线


5.2幅相频率特性及其绘制


5.2.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奈氏图)基本概念


5.2.2典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


5.2.3开环奈氏图的绘制


5.3对数频率特性及其绘制


5.3.1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基本概念


5.3.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


5.3.3开环伯德图的绘制


5.3.4*小相位系统


5.3.5由实测伯德图求传递函数


5.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4.1幅角原理


5.4.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4.3简化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4.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在伯德图上的应用


5.4.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其他应用


5.5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5.1幅值穿越频率ωc与相位穿越频率ωg


5.5.2相位裕量


5.5.3幅值裕量


5.5.4系统的稳定裕量


5.6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


5.6.1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低频段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5.6.2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中频段与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


5.6.3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高频段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5.7闭环系统频率特性


5.7.1闭环频域指标


5.7.2闭环频率特性的求取


5.7.3闭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5.8MATLAB在频率特性法中的应用


5.8.1奈氏图的绘制


5.8.2伯德图的绘制


5.8.3尼柯尔斯图的绘制


习题


MATLAB实验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


6.1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6.1.1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6.1.2校正的一般概念与基本方法


6.1.3频率法校正


6.1.4其他设计方法


6.2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


6.2.1基本控制规律


6.2.2比例�参⒎挚刂�


6.2.3比例�不�分控制


6.2.4比例�不�分�参⒎挚刂�


6.3超前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


6.3.1相位超前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2系统超前校正的分析法设计


6.3.3小结


6.4滞后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


6.4.1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4.2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分析法设计


6.4.3小结


6.5滞后�渤�前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


6.5.1相位滞后�渤�前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5.2系统滞后�渤�前校正的分析法设计


6.5.3小结


6.6期望对数频率特性设计法


6.6.1期望法设计的基本概念


6.6.2常见系统的期望特性


6.6.3应用实例


6.6.4小结


6.7基于根轨迹法的串联校正


6.7.1根轨迹法校正的基本概念


6.7.2利用根轨迹法设计超前校正装置


6.7.3利用根轨迹法设计滞后校正装置


6.7.4利用根轨迹法设计滞后�渤�前校正装置


6.8反馈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


6.8.1反馈校正的基本概念


6.8.2反馈校正的设计方法


6.8.3常用反馈校正形式与功能


6.8.4小结


6.9控制系统校正的MATLAB应用


6.9.1MATLAB函数在控制系统校正中的应用


6.9.2基于Simulink的系统校正


习题


MATLAB实验


第7章非线性控制系统


7.1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7.1.1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7.1.2非线性特性的分类 


7.1.3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7.1.4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7.2二阶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7.2.1相平面、相轨迹和平衡点


7.2.2二阶线性系统的特征


7.2.3二阶非线性系统的特征


7.3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7.3.1绘制相轨迹的方法


7.3.2相轨迹求系统暂态响应


7.3.3相轨迹分析非线性系统


7.4非线性特性的一种线性近似表示——描述函数


7.4.1描述函数的意义


7.4.2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