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ltium Designer10 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
定价:35.00元
售价:24.2元,便宜10.8元,折扣69
作者:陈学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23129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工学结合模式系列教材:AltiumDesigner10.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主要讲述了AltiumDesigner10.0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技巧,介绍了AltiumDesignerRelease10的安装、激活、软件中文化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原理图编辑环境及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原理图元件库的制作方法及添加封装的方法、PCB封装库元件的制作方法、PCB板的各种设计规则,并且重点介绍了类布线规则的设计方法、PCB板的布局布线,后用两个典型实例来对前面的相关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读者通过对《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工学结合模式系列教材:AltiumDesigner10.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的学习能够掌握AltiumDesigner10.0软件的电路设计方法。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工学结合模式系列教材:AltiumDesigner10.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主要面向广大的电子线路初学者及有基础的Altium电子线路设计爱好者和大电子信息类的学生,配合他们掌握电路设计软件使用的需要而编写。
目录
章 印制电路板与Altium Designer 10.0概述
1.1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知识
1.1.1 什么是印制电路板——PCB
1.1.2 印制电路板的组成
1.1.3 印制电路板的板层结构
1.1.4 印制电路板的工作层类型
1.1.5 元件封装的基本知识
1.2 Altium Designer 10.0的发展历史
1.3 Altium Designer Release 10安装
1.4 Altium Designer Release 10软件英文转为中文
1.5 Altium Designer 10.0的卸载
1.6 Altium Designer Release 10软件的库文件和实例文件
1.7 Altium Designer 10.0工作环境介绍
1.7.1 Altium Designer 10.0的启动
1.7.2 主窗口
1.7.3 主菜单
1.7.4 工具栏
1.7.5 工作面板
1.7.6 快速启动任务图标
1.8 PCB设计流程
1.8.1 PCB设计准备工作
1.8.2 原理图的绘制
1.8.3 印制板——PCB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Altium Designer 10.0文件管理
2.1 Altium Designer 10.0文件结构
2.2 Altium Designer 10.0的文件管理系统
2.3 Altium Designer 10.0的原理图和PCB设计系统
2.3.1 新建工程文件
2.3.2 新建原理图文件
2.3.3 新建原理图库文件
2.3.4 新建PCB文件
2.3.5 新建PCB库文件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原理图编辑器基本功能介绍及参数设置
3.1 原理图的总体设计过程
3.2 原理图的组成
3.3 Altium Designer Release 10原理图文件及原理图工作环境简介
3.3.1 创建原理图文件
3.3.2 主菜单
3.3.3 主工具栏
3.3.4 工作面板
3.4 原理图绘制流程
3.5 原理图图纸的设置
3.5.1 默认的原理图窗口
3.5.2 默认图纸的设置
3.5.3 自定义图纸格式
3.5.4 设置图纸参数
3.6 图纸的设计信息模板的制作和调用
3.6.1 创建原理图模板
3.6.2 原理图图纸模板文件的调用
3.7 原理图视图操作
3.7.1 工作窗口的缩放
3.7.2 视图的刷新
3.7.3 工具栏和工作面板的开关
3.7.4 状态信息显示栏的开关
3.7.5 图纸的格点设置
3.8 对象编辑操作
3.8.1 对象的选择
3.8.2 对象的删除
3.8.3 对象的移动
3.8.4 操作的撤销和恢复
3.8.5 对象的复制、剪切和粘贴
3.8.6 元件对齐
3.9 原理图的注释
3.9.1 注释工具介绍
3.9.2 绘制直线和曲线
3.9.3 绘制不规则多边形
3.9.4 放置单行文字和区块文字
3.9.5 放置规则图形
3.9.6 放置图片
3.9.7 阵列式粘贴
3.9.8 图件的层次转换
3.10 原理图的打印
3.10.1 设置页面
3.10.2 设置打印机
3.10.3 打印预览
3.10.4 打印输出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原理图的电路绘制
4.1 元件的放置
4.1.1 元件库的引用
4.1.2 元件的搜索
4.1.3 元件的放置
4.1.4 元件属性设置
4.1.5 元件说明文字的设置
4.2 电路绘制
4.2.1 电路绘制工具
4.2.2 导线的绘制
4.2.3 放置电路节点
4.2.4 放置电源/地符号
4.2.5 放置网络标号
4.2.6 绘制总线和总线分支
4.2.7 放置端口
4.2.8 放置忽略ERC检查点
4.3 原理图绘制实例
4.3.1 设计结果及设计思路
4.3.2 设置原理图图纸
4.3.3 元件库的加载
4.3.4 元件的放置
4.3.5 电路图的注释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层次原理图的绘制
5.1 层次化原理图
5.1.1 层次化原理图的优点
5.1.2 原理图的层次化
5.2 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5.2.1 层次化设计的两种方法
5.2.2 复杂分层的层次化原理图
5.3 自顶向下的层次化原理图设计
5.3.1 自顶向下层次化原理图设计流程
5.3.2 自顶向下层次化原理图的绘制
5.4 自底向上的层次化原理图设计
5.4.1 自底向上层次化原理图设计流程
5.4.2 自底向上层次化原理图设计
5.5 高级电路图设计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绘制原理图元件
6.1 元件符号概述
6.2 元件符号库的创建和保存
6.3 元件设计界面
6.4 简单元件绘制实例
6.4.1 设置图纸
6.4.2 新建/打开一个元件符号
6.4.3 示例元件的信息
6.4.4 绘制边框
6.4.5 放置引脚
6.4.6 在原理图中元件的更新
6.4.7 为元件符号添加Footprint模型
6.5 修改集成元件库中的元件
6.5.1 三极管的修改
6.5.2 电位器的修改
6.6 复杂元件的绘制
6.6.1 分部分绘制元件符号
6.6.2 示例元件说明
6.6.3 新建元件符号
6.6.4 示例元件的引脚分组
6.6.5 元件符号中一个部分的绘制
6.6.6 新建/删除一个部分
6.6.7 设置元件符号属性
6.6.8 分部分元件符号在原理图上的引用
6.7 元件的检错和报表
6.7.1 元件符号信息报表
6.7.2 元件符号错误信息报表
6.7.3 元件符号库信息报表
6.8 元件的管理
6.8.1 元件符号库中符号的管理
6.8.2 元件符号库与当前原理图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 PCB封装库文件及元件封装设计
7.1 封装库文件管理及编辑环境介绍
7.1.1 封装库文件
7.1.2 编辑工作环境介绍
7.2 新建元件封装
7.2.1 手动创建元件封装
7.2.2 使用向导创建元件封装
7.3 封装库文件与PCB文件之间的交互操作
7.3.1 在PCB文件中查看元件封装
7.3.2 从PCB文件生成封装库文件
7.3.3 从封装库文件更新PCB文件
7.4 修改PCB封装
7.4.1 示例芯片的封装信息
7.4.2 示例芯片的绘制
7.5 元件封装管理
7.5.1 元件封装管理面板
7.5.2 元件封装管理操作
7.6 封装报表文件
7.6.1 设置元件封装规则检查
7.6.2 创建元件封装报表文件
7.6.3 封装库文件报表文件
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
8.1 印制电路板技术的发展
8.2 PCB设计中的术语
8.2.1 印制电路板(PCB)
8.2.2 过孔(Via)
8.2.3 焊盘(Pad)
8.2.4 飞线
8.2.5 铜箔导线
8.2.6 安全距离
8.2.7 板框
8.2.8 网格状填充区和矩形填充区
8.2.9 各类膜(Mask)
8.2.10 层(Layer)的概念
8.2.11 SMD元件
8.3 元件封装
8.3.1 几种常用的芯片封装
8.3.2 常用元件的封装
8.4 印制电路板板层结构
8.5 电路板文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8.5.1 初期准备
8.5.2 规则设置
8.5.3 网络表文件输入
8.5.4 元件布局
8.5.5 布线操作
8.5.6 检查操作
8.5.7 设计输出
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 PCB自动设计及手动设计
9.1 PCB自动设计步骤
9.2 PCB文件管理
9.3 印制电路板自动布局操作
9.3.1 元件自动布局的方法
9.3.2 停止自动布局
9.3.3 推挤式自动布局
9.4 PCB的视图操作
9.5 PCB元件的编辑
9.6 元件的手动布局
9.7 元件的自动布线
9.7.1 设置自动布线规则
9.7.2 布线类规则设计示例
9.7.3 元件的自动布线
9.8 元件的手动布线
9.9 布线结果的检查
9.10 添加泪滴及敷铜
9.11 原理图与PCB的同步更新
本章小结
习题9
0章 显示电路的绘制实例
10.1 新建PCB工程及原理图元件库
10.2 制作原理图元件
10.3 建立原理图文件
10.4 给原理图元件添加封装
10.5 创建PCB
10.5.1 创建PCB文件
10.5.2 将电路图导入PCB中
10.5.3 PCB布局
10.5.4 PCB的布线
10.5.5 泪滴、敷铜及添加安装孔
本章小结
习题10
1章 制作单片机电路
11.1 绘制电路元件
11.2 创建元件封装
11.3 手动绘制PCB元件
11.4 给元件添加封装
11.5 绘制单片机原理图
11.6 建立PCB电路板
11.7 PCB板的制作
11.7.1 原理图封装检查
11.7.2 原理图导入PCB
11.7.3 布线规则的设置
11.7.4 布线
11.7.5 放置泪滴及敷铜
11.7.6 放置过孔
11.7.7 PCB敷铜
本章小结
习题1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评价: 作者在讲述设计规范和实际工程经验时,显得过于理论化,缺乏那种来自一线工作者的“血泪教训”和“潜规则”分享。例如,当谈到PCB生产制造的考虑时,书中只是泛泛地提了一下“注意最小线宽和间距”,但对于像“铜厚公差对阻抗的影响”、“不同PCB厂家的特殊钻孔要求”这类,能够直接决定设计能否顺利流片的关键细节,却鲜有深入探讨。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分享一些自己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因设计错误导致PCB报废的案例,并详细解析如何通过设计预防这些昂贵的错误。这本书更像是学术论文的简化版,它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很少深入解释“为什么其他做法是错的,以及你这样做会付出什么代价”。这种说教式的、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二字,显得有些言过其实了。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令人抓狂,那种低分辨率的图例和模糊不清的文字,简直是在考验读者的视力极限。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辨认出那些复杂的原理图符号,很多关键的连接点在低质量的图片下根本看不清楚,这对于一个需要精确操作的电子设计新手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更别提随书附带的光盘,读了好几次都无法成功读取里面的工程文件,难道这是在变相鼓励我们自己从零开始摸索吗?内容组织上也是一团乱麻,章节间的逻辑跳跃性太大,前一页还在讲基础的元件封装,下一页突然就开始深入讨论高速信号完整性,中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和铺垫,让人感觉作者是把所有想到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塞进来,而没有用心去构建一个平滑的学习路径。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翻阅其他资料来填补这些知识断层,这本书的实用性在这些细节上大打折扣,与其说是教程,不如说是一本需要读者自行“考古”的资料汇编。
评分第四段评价: 教程中的软件版本适配问题也是一个令人恼火的槽点。虽然书名标注的是“10”,但实际上内容和界面截图似乎是更早期的某个版本,与我当前安装的最新版Altium在用户界面和部分高级功能的操作逻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我在跟着截图一步步操作时,经常找不到对应的菜单项,或者发现点击后的弹出窗口样式完全不同,每次都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揣摩“这个老界面对应的现在的功能在哪里”。这种版本不匹配带来的学习中断和挫败感是巨大的。它严重削弱了教程的即时可用性。一本面向工程软件的书籍,如果不能保证与主流、在用版本的高度一致性,那么它的“教程”价值就大打折扣了。读者不应该被困在软件版本的“时空错乱”中挣扎,而是应该专注于设计本身的原理。
评分第三段评价: 我特别不满这本书在项目案例选择上的保守和过时。教程中展示的所有案例,无论是简单的双层板还是稍微复杂的四层板设计,都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十年前的主流水平。里面的元件库很多都是那种老旧的、在现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的封装形式,这让我在尝试复现案例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搜索引擎上寻找替代品或者手动修改封装定义。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现代设计挑战,比如需要处理BGA的电源平面去耦、或者进行现代高速串行总线的布线时,翻遍全书,找不到任何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操作指南。一本“实用”的教程,理应紧跟行业前沿,展示当前主流的设计难点和解决方案,而不是抱着一套陈旧的模板不放。这本教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让一个想学驾驶现代跑车的人,去学习如何操作蒸汽机车换轨一样,方向完全错了。
评分第二段评价: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显然是为那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准备的,对于我这种刚刚接触Altium Designer的新手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书中大量使用了专业术语,很多基础概念被一带而过,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完全掌握了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哲学和电子工程学的底层逻辑。例如,在讲解PCB叠层设计时,作者直接抛出了诸如“特征阻抗控制”、“介质损耗角正切”这类高阶概念,却没有提供任何直观的模拟或者具体的计算步骤来辅助理解。结果就是,我看着那些参数设置界面,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根据自己的设计需求做出合理的取舍。它更像是一本参考手册的“速查索引”,而不是一本手把手教人从零开始构建项目的“入门指南”。如果目标用户是初学者,那么这本书的教学法简直是失败透顶,它没有体现出“实用教程”应有的那种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引导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