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全图揭秘电子元器件-双色版 | 作者 | 韩雪涛、吴瑛、韩广兴著 |
| 定价 | 56.0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55211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全图揭秘电子元器件》(双色版)一书采用全图演示的形式,全程揭秘了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及应用技能,内容具有“全图”“操作技法全揭秘”“双色讲解”“影片演示维修过程”四大特点,直观易懂,旨在使读者学习轻松愉悦、维修如身临其境,能够快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本书内容包括:揭秘电子元器件检测仪表使用技能、揭秘电子元器件拆卸焊接技能、揭秘电阻器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电容器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电感器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二极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三极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场效应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晶闸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集成电路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揭秘常用电气部件应用与检测技能,十一大模块共计120个影片,基本涵盖了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应用主要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 本书可供电子电工行业的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职业学校、培训学校、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使用。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集 揭秘电子元器件检测仪表使用技能1 影片1 指针万用表的结构特点2 影片2 指针万用表量程的调整6 影片3 指针万用表测量数据的读取8 影片4 指针万用表使用前的准备12 影片5 指针万用表的使用方法14 影片6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特点18 影片7 数字万用表量程的调整22 影片8 数字万用表测量数据的读取26 影片9 数字万用表附加测试器的使用方法30 影片10 数字万用表使用前的准备32 影片11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34 第2集 揭秘电子元器件拆卸焊接技能39 影片12 电烙铁的种类特点40 影片13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42 影片14 热风焊机的结构特点44 影片15 热风焊机的使用方法46 影片16 电子元器件引脚焊前的加工处理48 影片17 直插式电子元器件的拆卸方法52 影片18 贴片式电子元器件的拆卸方法54 影片19 直插式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法56 影片20 贴片式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法57 第3集 揭秘电阻器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59 影片21 识别不同类型的电阻器60 影片22 电阻器的功能与应用63 影片23 电阻器标识信息的识读64 影片24 固定阻值电阻器的检测方法66 影片25 可调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68 影片26 热敏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70 影片27 湿敏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72 影片28 光敏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73 影片29 气敏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74 影片30 压敏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75 影片31 电阻器的代换方法76 第4集 揭秘电容器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81 影片32 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82 影片33 电容器的功能与应用84 影片34 电容器标识信息的识读86 影片35 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方法88 影片36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89 影片37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方法93 影片38 电容器的代换方法94 第5集 揭秘电感器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99 影片39 识别不同类型的电感器100 影片40 电感器的功能与应用102 影片41 电感器标识信息的识读104 影片42 电感线圈的检测方法106 影片43 色环电感器的检测方法107 影片44 色码电感器的检测方法108 影片45 微调电感器的检测方法109 影片46 电感器的代换方法110 第6集 揭秘二极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115 影片47 识别不同类型的二极管116 影片48 二极管的功能与应用118 影片49 二极管标识信息的识读方法122 影片50 二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方法123 影片51 整流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24 影片52 发光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26 影片53 稳压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28 影片54 光敏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30 影片55 检波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32 影片56 变容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33 影片57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检测方法134 影片58 二极管的代换方法136 第7集 揭秘三极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141 影片59 识别不同类型的三极管142 影片60 三极管的功能与应用144 影片61 三极管型号标识的识读方法146 影片62 三极管引脚极性的识别方法147 影片63 NPN型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方法148 影片64 NPN型三极管的基本检测方法150 影片65 PNP型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方法152 影片66 PNP型三极管的基本检测方法154 影片67 三极管类型的判别方法156 影片68 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检测方法157 影片69 三极管的代换方法158 第8集 揭秘场效应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163 影片70 识别不同类型的场效应管164 影片71 场效应管的功能与应用166 影片72 场效应管型号标识的识读方法168 影片73 场效应管引脚极性的识别方法169 影片74 结型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170 影片75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172 影片76 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检测方法173 影片77 场效应管的代换方法174 第9集 揭秘晶闸管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177 影片78 识别不同类型的晶闸管178 影片79 晶闸管的功能与应用180 影片80 晶闸管型号标识的识读方法182 影片81 晶闸管引脚极性的识别方法183 影片82 单向晶闸管引脚极性的判别方法184 影片83 单向晶闸管的基本检测方法185 影片84 单向晶闸管性能的检测方法186 影片85 双向晶闸管的基本检测方法188 影片86 双向晶闸管性能的检测方法190 影片87 晶闸管的代换方法194 0集 揭秘集成电路应用与检测代换技能197 影片88 识别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198 影片89 集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200 影片90 集成电路标识的识读方法202 影片91 集成电路引脚起始端及排列顺序的识读方法206 影片92 三端稳压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08 影片93 三端稳压器的检测方法210 影片94 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12 影片95 运算放大器的检测方法214 影片96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16 影片97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检测方法218 影片98 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22 影片99 微处理器的检测方法224 影片100 集成电路的代换方法228 1集 揭秘常用电气部件应用与检测技能233 影片101 电位器的特点与应用234 影片102 电位器的检测方法236 影片103 变压器的特点与应用238 影片104 变压器的检测方法242 影片105 电池的特点与应用246 影片106 电池的检测方法247 影片107 扬声器的特点与应用248 影片108 扬声器的检测方法249 影片109 按钮开关的特点与应用250 影片110 按钮开关的检测方法251 影片111 蜂鸣器的特点与应用252 影片112 蜂鸣器的检测方法253 影片113 霍尔传感器(霍尔IC)的特点与应用254 影片114 霍尔传感器(霍尔IC)的检测方法255 影片115 直流电动机的特点与应用256 影片116 直流电动机的检测方法257 影片117 单相交流电动机的特点与应用258 影片118 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检测方法259 影片119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特点与应用260 影片120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检测方法261 |
| 编辑推荐 | |
| 本套丛书涵盖了当前电工行业的重要技术和技能,在表现方式上打破传统电工类培训图书的编写体例,提出了“全图”的新理念。 1.“全图揭秘”电工技能图书新概念 本套丛书采用“全图揭秘”的核心概念,力求将图解演绎发挥到。书中所有的知识技能几乎都是采用“全图”形式表达。针对电工知识技能枯燥、难易理解的特点,考虑该行业读者的学习习惯。图书在全图的基础上引入了“揭秘”的创意元素。将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演变成对电工从业知识技能的“揭秘探寻之旅”。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和阅读积极性,让电工技能培训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生动。 2.全新架构如同“看电影” 本套丛书在系统架构上引入电影电视剧的元素,将枯燥的章节叙述变为一集一集的影片“播放”。让读者的学习过程如同在观赏一部“电工技能”的影视作品。读者打开图书,首先看到的不是一个个章节的标题,而是经过精心编排设计的“剧集”,每一个剧集有若干部影片。而这一部一部的影片片段将电工从业岗位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涵盖。读者可以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下迅速完成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大大缩短学习培训的周期。 3.丰富内容兼具“多重性格” 本套丛书按照电工从业岗位的技术特点进行划分,每一本书介绍一种(或一各领域)电工从业的知识和专项技能。这些知识技能的编排完全按照国家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标准执行。根据图书的创意定位,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考核点、技能点通过“全图”的方式表达,由于编排巧妙,各个知识技能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读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选择阅读方式。清晰明确的“影片节目单”让读者一目了然,顺序“播放”可以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家电产品维修技能的提升。由于图书中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和实用数据。读者也可在实际工作作为工具书使用,方便快捷地完成技能和数据的查询。 4.行业专家 “如影随形” 为确保图书内容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丛书》由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由全国电子行业专家韩广兴教授亲自指导编写。编写人员由行业工程师、高级技师和一线教师组成。图书中无处不渗透着专业团队在家电维修中的经验和智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如同有一群专家在身边指导,将家电维修学习和时间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一一化解,大大提升学习的效果。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坦白讲,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它的装帧质量非常棒,纸张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要知道,涉及到电子元器件这种需要精确图形来传达信息的书籍,如果印刷质量稍差,细节一模糊,那简直是白费功夫。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微小元件的内部结构特写,线条的锐利度和色彩的准确性,都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达。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故障排查的视觉指引”那一章节。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故障现象,而是通过一系列对比图,展示了正常元件和早期失效元件在外观上的细微差别,比如电解电容的鼓包、电阻的焦黑边缘,甚至是一些焊点的虚焊表现,都配上了高清的特写。这对于我们进行现场维护工作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多时候,经验的积累就是通过对这些视觉线索的捕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用眼睛去“听诊”电路,这种实践导向的编写思路,是很多纯理论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有层次感,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所有复杂的概念,而是遵循了一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首先是对基础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和命名规则进行详尽介绍,用大量的图例来支撑文字描述,非常有助于记忆。然后,它逐步过渡到一些集成电路和特殊功能器件的结构解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半导体器件时,引入了“工作原理的图形化模拟”,尽管没有复杂的公式推导,但通过动态的示意图,你仿佛能‘看到’电流是如何流动的,载流子是如何运动的。我试着将这本书介绍给我的一个刚入行的新同事,他反馈说,以前看教材总感觉抽象,但这本书的内容让他对那些原本感到神秘的“黑盒子”有了具象化的理解。这套书成功地将抽象的电学概念,转化为了可以触摸、可以观察的实体模型,这才是真正的高效学习方法。
评分这本关于电子元器件的图册,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密密麻麻的元件符号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之作。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视觉盛宴。那些对不同类型电容、电阻、电感,甚至是晶体管的剖面图和实物对比,都做得极其精细,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让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记得有一次我在维修一个老旧的收音机时,对一个特定型号的晶体管型号识别很困难,翻遍了手头的资料都没个准信,后来偶然翻到这本书里关于“特定封装识别”的那一页,那个清晰的标注和尺寸对照,让我瞬间茅塞顿开。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搭建起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桥梁。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启蒙读物;即便是像我这样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电工”,偶尔也会从中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受益匪浅。它让我更清晰地理解了每一个元件“为什么长这样”、“在电路中扮演什么角色”,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个代号。
评分我个人对信息密度和检索效率非常看重,这也是我选择参考书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虽然内容详实,但它并不是一本让人迷失的百科全书,反而具备了很强的工具书属性。书中的索引做得非常细致,几乎每一个元件的别名、不同的封装代号,都能快速定位到对应的图解页面。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同一系列元件时,采用的“矩阵式对比”布局,比如将所有常见的贴片电阻封装(0402、0603、0805等)放在一个跨页上进行尺寸和功率的对比,配上实际尺寸的参考刻度线。这对于需要进行BOM核对或者进行SMD元件替换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神器级别的便利。我不再需要翻找多个表格来确认参数,一个翻页就能获得所有关键信息,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这种对读者实际工作流程的深度洞察,让这本书远超一般的参考手册范畴。
评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元器件的“图鉴”,它更像是一部现代电子工业的“视觉编年史”。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工艺制程下元器件的演变展示,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子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例如,对早期真空管到分立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过渡部分的图示描述,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严谨的科学态度。我发现,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像是“老古董”的元件,书中依然保留了它们最精确的结构图,这对于进行老设备维护和逆向工程分析时,提供了宝贵的视觉证据。它培养的不仅是识别能力,更是一种对技术发展脉络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精准的图像语言,记录了电子世界的基本构建模块,让每一次查阅都成为一次对电子工程基础知识的温故知新,这是一种非常扎实和令人安心的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