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
定价:108.00元
作者:《蜂产品标准汇编》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5066356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蜂产品标准汇编》出版至今,得到了蜂产品加工行业管理人员、执法监督检查人员、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等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好评。应广大读者要求,同时,为加快实施关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全面提高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我们汇总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蜂产品标准汇编》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是在原来编写的《蜂产品标准汇编》基础上进行的,新编的《蜂产品标准汇编》除对新修订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整理外,还新增了十多个有关蜂产品中化学物质残留量的测定和原产地域产品的标准,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收集了截至2004年8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有关蜂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计67项。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通用、卫生及包装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标准。
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本目录上标明(GB或GB/T),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国家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本书可供蜂产品研究、及食品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各级食品监督检验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使用。
目录
一、通用、卫生及包装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4881-19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4963-2003 蜂蜜卫生标准
GB 15204-19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卫生标准
GB 16331-1996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
GB 16332-1996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GB 17405-1998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H/T 1015-1999 蜂蜜包装钢桶
二、产品质量标准
GB/T 9697-2002 蜂王浆
GB/T 18796-2002 蜂蜜
GB 19330-2003 原产地域产品 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
GH/T 1001-1998 预包装食用蜂蜜
GH/T 1014-1999 蜂花粉
NY 5134-2002 无公害食品 蜂蜜
NY 5135-2002 无公害食品 蜂王浆与蜂王浆冻干粉
NY 5136-2002 无公害食品 蜂胶
NY 5137-2002 无公害食品 蜂花粉
SB/T 10096-1992 蜂胶
SB/T 10190-1993 蜂蜡
三、测定方法标准
GB/T 4789.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T 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6-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18932.1-2002 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测定方法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
GB/T 18932.2-2002 蜂蜜中高果糖淀粉糖浆测定方法薄层色谱法
GB/T 18932.3-2002 蜂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法
GB/T 18932.4-2002 蜂蜜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法
GB/T 18932.5-2002 蜂蜜中磺胺醋酰、磺胺吡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哒嗪、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基异嚼唑、磺胺二甲氧嘧啶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法
GB/T 18932.6-2002 蜂蜜中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8932.7-2002 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法
GB/T 18932.8-2002 蜂蜜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杯碟法
GB/T 18932.9-2002 蜂蜜中青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杯碟法
GB/T 18932.10-2002 蜂蜜中溴螨酯、4,4-二溴二苯甲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18932.11-2002 蜂蜜中钾、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钒、镍、钴、铬含量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GB/T 18932.12-2002 蜂蜜中钾、钠、钙、镁、锌、铁、铜、锰、铬、铅、镉含量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8932.13-2003 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18932.14-2003 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18932.15-2003 蜂蜜电导率测定方法
GB/T 18932.16-2003 蜂蜜中淀粉酶值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 18932.17-2003 蜂蜜中16种磺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18932.18-2003 蜂蜜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GB/T 18932.19-2003 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18932.20-2003 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18932.21-2003 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酶联免疫法
GB/T 18932.22-2003 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GB/T 18932.23-2003 蜂蜜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18932.24-2003 蜂蜜、果汁和果酒中304种农药多残留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18932.25-2003 蜂胶中芦丁、杨梅酮、槲皮素、莰菲醇、芹菜素、松属素、苛因、高良姜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和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哇,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来看过的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一本!《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硬核”,但实际上它的内容可比我想象的要丰富有趣多了。我一直对蜂蜜的品质和来源很感兴趣,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蜂蜜产品常常让我感到无从下手,担心买到不够纯正或者不符合标准的。这本书就像一本及时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标准,而是将这些标准背后的科学原理、实际应用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标准,都进行了非常深入浅出的讲解。 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各项标准时,会引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指标如此重要,以及这些指标的细微差别会对蜂产品的品质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关于蜂蜜的酶活性,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测定方法,还解释了高酶活性蜂蜜所代表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甚至还探讨了不同储存条件下酶活性可能发生的变化。这种循证性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非常信服,也为我以后选购蜂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拓展到了其他蜂产品,比如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等。对于这些我原本了解不多的蜂产品,这本书也提供了详细的质量标准和鉴别方法。例如,在蜂胶部分,它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蜂胶的成分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功效的影响,还教我们如何通过感官和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方法来初步判断蜂胶的真伪和品质。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希望全面了解和利用蜂产品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 而且,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相当清晰,章节设置合理,检索方便。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蜂产品标准的读者,也能够通过目录和索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书中的图表和附录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比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蜂产品标准对比,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概述。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编者严谨的态度和对读者的周到考虑。 总而言之,《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蜂产品知识的百科全书,一本指导我们如何成为更明智的蜂产品消费者的实用指南。它让我对蜂产品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享受和信任我所选择的蜂产品。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蜂产品感兴趣的朋友,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我必须说,《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标准汇编”类书籍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满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的工具书,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蜂产品标准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进蜂产品的科学世界,让我不仅仅是“知道”标准,更是“理解”标准。 书中对于不同种类蜂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的“个性化”分析,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用一套标准“一刀切”地对待所有产品,而是针对每一种蜂产品的独特性,制定了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标准。例如,在阐述蜂王浆的标准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主要的活性成分及其含量要求,还深入分析了不同采集季节、不同蜂群健康状况对蜂王浆品质的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体现了编者对蜂产品科学的深刻理解。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标准化”的价值和意义的阐述。它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如何保证蜂产品的安全、有效和公平交易的。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了标准化在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它提到了某些国家因为缺乏严格的蜂产品标准,导致市场混乱、劣质产品充斥,最终损害了整个产业的声誉。这种对比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 此外,这本书在语言运用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避免了过于艰深的学术术语,而是采用了更加平实、生动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即使是对于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奥妙。书中的配图和表格也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使得抽象的标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记忆。例如,关于蜂蜜的颜色和质地的描述,书中就配有不同色泽和状态的蜂蜜图片,让人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是一本集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评估和选择优质蜂产品的“教科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蜂产品,并且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其品质和背后科学的朋友,这本书绝对会让你爱不释手,并且受益匪浅!
评分我必须承认,《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本书,在我拿到它之前,我以为它会是一本非常冰冷、枯燥的工具书,顶多作为参考资料放在书架上。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并且越读越觉得有趣,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宝库。它不仅仅是标准的罗列,更是对蜂产品世界的一次全面而生动的解读。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于蜂产品检测的科学原理和最新技术的介绍。它并没有止步于介绍现有的标准,而是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如何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来更精准地评估蜂产品的品质。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在蜂产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辅助标准制定和产品质量监控。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蜂产品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科技进步充满了期待。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天然”与“加工”之间界限的探讨。在讲解各项标准时,书中常常会穿插一些关于蜂产品加工过程对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影响的讨论。例如,在蜂蜜的加热处理方面,书中就详细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蜂蜜酶活性、羟甲基糠醛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建议。这种严谨的科学分析,让我对蜂产品的加工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懂得如何去辨别那些“过度加工”的产品。 另外,这本书在章节安排上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和人性化。它从宏观到微观,从总则到细则,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简要的概述,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本章内容的核心要点。而且,书中还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延伸阅读的建议,这对于希望深入研究蜂产品科学的朋友来说,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而言之,《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蜂产品标准的权威指南,更是一本关于蜂产品科学、文化和未来发展的深度探索。它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前瞻性的视野和引人入胜的解读方式,让我对蜂产品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我真心觉得,这本书是每一个关注蜂产品品质、健康和科技发展的人的必读之作,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
评分老实说,《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有些学术,我起初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书,但翻开后,我才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讲解之细致,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期,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标准条文堆砌,而是一份关于蜂产品“身份认证”的完整指南,从源头到终端,都给出了清晰的界定和可靠的依据。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蜂产品溯源和质量追溯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阐述了为什么建立一套完善的追溯体系对于保障蜂产品的安全至关重要,并介绍了目前行业内主流的追溯技术和方法。例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DNA条形码技术来鉴别蜂蜜的植物来源,以及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来构建从蜂场到消费者的全程可追溯链条。这些内容让我觉得,原来我们购买到的每一瓶蜂蜜,背后都有如此严谨的技术支持,这让我对蜂产品的信任度大大提升。 此外,这本书在解释各种标准时,并没有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和“怎么做”。它会从生物学、化学、营养学等多个角度,去解释各项指标的科学原理。比如,在讲解蜂胶的抗菌活性时,书中不仅说明了什么成分决定了这种活性,还引用了一些研究数据来佐证其功效。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记住了标准,更理解了标准背后的逻辑,这对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非常有帮助。 这本书还有一个我很欣赏的地方,就是它非常贴近实际应用。在每一项标准讲解的最后,都会附带一些实用的建议,教我们如何在实际购买或使用蜂产品时,去关注和解读这些标准。比如,在选购蜂蜜时,应该注意哪些包装信息,如何通过感官去初步判断蜂蜜的品质,以及在储存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价值。这些“接地气”的内容,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总而言之,《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本书,是一本集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宝藏。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标准支撑,也为像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提供了一把解读蜂产品世界的“金钥匙”。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我们对蜂产品的认知,可以如此深入和透彻。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蜂产品有深入了解需求的朋友,它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消费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权威、详实,并且能够帮助我真正理解产品背后标准的书籍。《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些期望,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收录各种标准条文,而是将这些复杂的标准,通过专业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融入到整个蜂产品价值链的视角中进行解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蜂产品检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难点。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例如,在关于蜂蜜掺假部分的论述,书中不仅列举了常见的掺假手段,还重点介绍了目前最前沿的、能够有效识别这些掺假的检测技术,并解释了这些技术是如何通过识别微量成分的变化来揭示掺假的真相的。这种深入到技术层面的讲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窥见一丝门道,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我对国家和行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努力的信心。 另外,这本书在阐述标准时,非常注重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和国际接轨的情况。它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标准,还提及了国际上一些重要的蜂产品标准组织,如Codex Alimentarius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这让我意识到,蜂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而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理解。 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对蜂产品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融入。在讲解某些标准时,会穿插一些关于蜂产品传统认知和应用的历史片段,这使得冰冷的技术条文变得有血有肉,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关于蜂蜜的药用价值,书中不仅引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结论,也提及了古代医书中对蜂蜜功效的记载,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让我更加敬畏大自然的馈赠。 总而言之,《蜂产品标准汇编(第二版)》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参考书,更是一本人文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读物。它让我对蜂产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成为一个更具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消费者。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标准汇编”,它更是一扇通往优质蜂产品世界的窗口,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蜂产品品质、安全以及科学内涵有追求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