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楊保筠,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店鋪: 博學精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大象齣版社
ISBN:9787534720529
商品編碼:2973018864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9-09-01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定價:12.00元

售價:8.4元,便宜3.6元,摺扣70

作者:楊保筠,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齣版社:大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534720529

字數:

頁碼:157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東南亞各國是中國的近鄰,它們有的與中國山水相連,有的與中國隔海相望。地理環境使中國自古就與東南亞建立瞭密切的關係。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是作者在廣泛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並結閤其心得的基礎上寫成的。作為“中國曆史文化知識叢書”之一,旨在對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的傳播及影響的概貌作一個比較全麵的綜述。

內容提要


  東南亞在中國舊稱“南洋”,包括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傢。據史籍載,至遲在公元前3世紀前後,中國就開始與東南亞地區交往,在長達兩韆多年的曆史中,中國對東南亞的政治經濟有何影響?中國的工藝科技、中國的文學藝術、中國的宗教習俗如何在東南亞傳播?而中國又從東南亞吸取瞭哪些文化?在《中國文化在東南亞》一書中,你將找到答案。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P54~57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舉世聞名,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交往的增加,特彆是大批中國工匠前往東南亞地區,我國的土木建築技術也在當地産生瞭很大的影響。
  首先,東南亞許多國傢采用瞭中國的建築材料及生産技
  術。
  中國的磚瓦早在漢代就已傳人越南,在越南北部和中部都曾發現大批漢代磚墓。唐代李復把燒製磚瓦的方法帶到交州,並在那裏得到較大發展。當時,除瞭能夠燒製普通方磚外,為瞭砌造拱形牆的需要,還燒製齣弧形磚。此外,安南地區也已經能夠生産上有黃色或綠色釉的琉璃磚,以供裝飾之用。安南齣産的瓦的形狀與華南廣泛使用的半筒狀屋瓦相同。在越南的河北、清化等地還曾發現許多唐代燒製磚囂的窯址。
  越南獨立後,其磚瓦製作在采用中國技術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李朝時,宮廷大興土木。為瞭給各項建築提供材料,越南各地的磚瓦窯燒製齣大量各種磚瓦,其中有白瓷瓦、琉璃瓦及刻有李朝年代的鎸有花紋的大型磚。此後,越南曆朝統治者仍注重不斷汲取中國的建材生産技術。如中國廣東佛山以齣産各種彩釉琉璃瓦而聞名遐邇,據《大南實錄》載,阮朝建立者阮映曾於1810年“命廣東邦長何達和雇廣東瓦匠三人,令於庫上(即今隆壽崗)煆諸琉璃瓦青黃綠各色,使工匠學製如式”。
  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傢,都大量采用中國的建築材料或在當地利用中國技術進行生産。
  如在1409年鄭和船隊迴國前,曾嚮滿剌加國王拜裏米蘇剌贈送建造王宮用的瓦。16世紀黃衷在其《海錄》一書中也寫道:滿剌加“網居前屋用瓦,乃永樂中太監鄭和所遺者”。16世紀中期,侵占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決定在馬尼拉大興土木,營建其統治中心,中國建築工匠遂大量湧入馬尼拉。他們在當地介紹製造磚瓦和用石塊建築房屋的方法.菲律賓學者認為:“許多教堂、修道院、醫院和石砌的房屋是由華人勞工建造和由華人設計師設計的。這些建築物使用的磚瓦,是華人自己製造的。華人利用在我們海岸上發現的白珊瑚和牡蠣殼燒製優質石灰。”
  在泰國曆史上的華裔國王鄭昭執政時期( 1767-1782年),曾大量從中國進口各種建築材料,供在與曼榖隔河相望的吞武裏建設新都,以取代於1767年被緬軍破壞的舊都阿瑜陀耶城。為此,他曾於1781年親擬國書,嚮清廷要求“換取建築材料,以備興造王宮之用”。後來,曼榖王朝諸王在營建大王宮和其他宮廷建築時,也采用瞭大批中國建材,甚至連大王官內鋪路的麻石都是從中國運去的。
  其次,東南亞不少國傢都吸取瞭中國城市及王宮建設的布局和經驗。
  中國的城市建築技術傳人越南的曆史為久遠。早在郡縣時期,就有許多關於曆代郡守在交趾築城的記載。如馬援平定交趾時,“所過輒為郡縣治城郭”。《安南誌原》記載“後漢馬援調立城廓,今三帶州有所築繭城、望海城故址”,“漢士燮築贏陵城,吳陸胤築硃鳶城,陶璜築龍編城,杜慧度築龍城,李元嘉築蘇瀝城,唐張伯儀築大羅城,張舟、高駢繼續增築”。由此可見,在越南郡縣時期,中國各朝派駐當地的官員都非常重視城鎮建設。
  越南獨立後,曆代封建統治者不惜大興土木,營建都城官室。他們在建設過程中,仍然注意吸收中國的建築技術,參照中國城市布局。如陳英宗興隆七年(1299年)越南使臣鄧汝霖到北京時,曾密畫宮苑圖本,以資建城時藉鑒。在越南古都河內,曾仿照中國城市布局,按專業劃分手工作坊區和商業區。阮朝都城順化和王宮,則更是模仿中國北京及故宮的模式營建,許多城門、殿名也和中國故宮的完全一緻。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所謂“印度化”程度很深的柬埔寨吳哥王朝時期,其王城吳哥通的建築布局亦留下瞭中國城市建築的深刻烙印。在中國古代城市,特彆是首都的建設中,隻要地形許可,城市一般呈方形,周圍環以城牆和護城河,四麵牆開有四座主要城門,連接城門的四條乾道通往城市的中心。那裏往往是皇宮或可以監控城市主要通道的高大門樓。而柬埔寨吳哥通的城市布局正是如此。它略呈方形,四周有城牆和護城河環繞,並開有城門,正如周達觀在他的《真臘風土記》中所描寫的那樣:“州城周圍可二十裏,有五門,門各兩重。惟東嚮開二門,餘嚮皆一門。城之外皆巨濠,濠之上皆通衢大橋。”據學者研究,吳哥通東牆開有兩座城門的原因是該城係在舊王城的基礎上改建,因此保留瞭一座原有的城門。吳哥通城的中心是王傢寺廟巴容寺的所在地。由此可見,盡管吳哥通現存的建築物是印度式的,但其城市建設布局則完全是中國式的。
  緬甸的曼德勒都城和宮廷的建築也都曾由中國工匠參加設計和建造。曼德勒都城的設計和督造者,就是一位名叫尹蓉的旅緬雲南華僑。因此,曼德勒的王宮布局也與北京故宮有許多相似之處,甚至其宮廷花園也被稱為“德由午陰”,即“中國式花園”。
  在泰國拉瑪一世下令興建的曼榖王宮和城牆,也是由中國工匠負責建造的。它仿效北京的內城和外城,圍繞王宮建起龍城,龍城之外為城圍。在泰國其他各地的城牆和各省省會的大型建築物,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國建築藝術的影響。其中受中國建築影響大的是落成於1889年的泰國大城府挽巴茵禦苑。拉瑪五世在進行擴建時,聘請華人李得源為總監造人,完全按照中國宮殿式樣進行建造。禦苑內的主體建築是一座紅牆綠瓦的中國式王官,屋脊上鑲嵌著丹鳳朝陽和雙龍戲珠,與琉璃瓦屋簷相映生輝。布滿繪有人物山水的畫棟雕梁,使整個建築物更具中國傳統建築的風味。宮門口還竪有一塊刻有鳳翔龍舞的大照壁。
  在馬六甲,至今還保存著“三保城”遺跡。據說,滿刺加人正是在鄭和船隊下西洋經過滿刺加時,從鄭和那裏學會建築城市的本領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上的佐歌爾特阿貢的王府,也頗像中國建築。
  ……

序言


前言
一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傳播的曆史迴顧
(一)遠古的傳說
(二)考古證據
(三)官方關係的建立和發展
(四)交流途徑
(五)華僑——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傳播與交流的橋梁

n


二 中國對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影響
(一)政治製度
(二)經濟交往

n


三 中國工藝科技在東南亞的傳播
(一)生産工藝
(二)科學技術

n


四 中國文學藝術在東南亞
(一)語言文字
(二)音樂戲劇

n


五 中國對東南亞宗教和習俗的影響
(一)宗教
(二)風俗習慣

n


六 中國所吸收的東南亞文化因素
(一)農業
(二)工藝技術
(三)語言文字
(四)藝術
(五)宗教

n


結束語
主要參考書目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