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摄影用光与曝光完全学习手册

数码单反摄影用光与曝光完全学习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iphoto 工作室著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单反
  • 数码
  • 用光
  • 曝光
  • 技巧
  • 教程
  • 摄影技术
  • 摄影入门
  • 摄影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4425
商品编码:2970996905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码单反摄影用光与曝光完全学习手册

定价:59.80元

售价:41.9元,便宜17.9元,折扣70

作者:iphoto 工作室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221244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离不线,可以说没有光就不会有摄影。本书针对数码摄影的用光与曝光技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摄影用光与曝光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拍摄出更为精彩的照片。
本书共13 章, 章~第3章介绍了光线对摄影的重要作用,并详细讲解了摄影中的光线和色彩相关知识;第4 章深入讲解了测光和曝光的相关技法;第5章介绍了滤镜、闪光灯、反光板等与用光有关的摄影器材和附件;第6 章~第8章分别讲解了自然光场景、人造光场景、混合光与现场光场景的用光技巧;第9 章~3章从实拍角度出发,对风景、人像、动物、植物、静物、夜景等常见拍摄题材的用光方法与技巧进行了全面剖析。
本书实例典型、丰富,每张照片均包含拍摄参数、拍摄心得、用光分析等内容,既有深入浅出的摄影理论知识讲解,也照顾到了读者实际拍摄的需求。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摄影用光与曝光技法,运用所学的知识拍摄出理想的照片。

目录


Chapter 1 摄影记录光线
 1.1 透过镜头的光线 
 1.2 感光元件记录下的光影 
 1.3 光对色彩的影响 
 1.4 感受光线的魅力 
Chapter 2 认识光线
 2.1 光线的不同种类 
  2.1.1 自然光 
  2.1.2 人造光 
  2.1.3 混合光 
 2.2 光线的软硬程度 
  2.2.1 软光 
  2.2.2 硬光 
 2.3 光位 
  2.3.1 光照均匀的顺光 
  2.3.2 突出立体效果的侧光 
  2.3.3 勾勒轮廓形态的逆光 
  2.3.4 制造垂直阴影的顶光 
Chapter 3 光线带来丰富的色彩
 3.1 认识色彩 
  3.1.1 色相 
  3.1.2 饱和度 
  3.1.3 明度 
 3.2 光线对色彩的影响 
  3.2.1 高色温光线带来冷色调 
  3.2.2 低色温光线带来暖色调 
  3.2.3 邻近色显得更加协调 
  3.2.4 对比色显得鲜明有力 
 3.3 色彩传达画面情感 
  3.3.1 喜悦热情的红色 
  3.3.2 忧郁宁静的蓝色 
  3.3.3 肃穆庄重的黑色 
  3.3.4 纯洁自然的白色 
  3.3.5 温暖耀眼的橙色 
  3.3.6 清新舒适的绿色 
  3.3.7 神秘高贵的紫色 
Chapter 4 把握测光与曝光
 4.1 常见的相机测光模式 
  4.1.1 评价测光 
  4.1.2 中央重点测光 
  4.1.3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4.1.4 点测光 
 4.2 决定画面曝光的三大要素 
  4.2.1 光圈控制画面明暗与景深 
  4.2.2 快门控制画面明暗与清晰度 
  4.2.3 感光度控制画面明暗与画质 
 4.3 不同曝光模式的区别与应用 
  4.3.1 全自动模式 
  4.3.2 风景模式 
  4.3.3 人像模式 
  4.3.4 夜景模式 
  4.3.5 运动模式 
  4.3.6 程序自动模式 
  4.3.7 光圈优先模式 
  4.3.8 快门优先模式 
  4.3.9 手动模式 
 4.4 结合曝光补偿控制画面明暗 
  4.4.1 调整曝光补偿值控制画面明暗 
  4.4.2 白加黑减的曝光补偿原则 
  4.4.3 包围曝光获取多张曝光量不同的照片 
 4.5 检查曝光是否合理 
  4.5.1 适当的过曝与曝 
  4.5.2 分析直方图显示的信息 
  4.5.3 查看相机的高光警告功能 
Chapter 5 影响用光与曝光的器材
 5.1 常用保护镜与遮光罩 
  5.1.1 UV镜过滤紫外线并保护镜头 
  5.1.2 遮光罩的不同种类与适用范围 
  5.1.3 遮光罩可有效避免眩光 
 5.2 镜头滤镜改善光线效果 
  5.2.1 中灰密度镜 
  5.2.2 渐变镜 
  5.2.3 星光镜 
  5.2.4 偏振镜 
  5.2.5 彩色滤镜 
 5.3 有效利用闪光灯 
  5.3.1 常见闪光灯种类 
  5.3.2 闪光灯指数的计算 
  5.3.3 闪光灯同步效果 
  5.3.4 柔光罩柔化闪光强度 
 5.4 反光板与吸光板 
  5.4.1 不同颜色反光板的作用 
  5.4.2 利用反光板有效补充光线 
  5.4.3 吸光板吸收多余光线 
  5.4.4 透光板变直射光为散射光 
 5.5 用于长时间曝光的摄影器材 
  5.5.1 三脚架提供稳定基础 
  5.5.2 快门线避免机身震动 
  5.5.3 结合黑卡避免过曝情况发生 
Chapter 6 自然光场景拍摄
 6.1 不同类型的自然光 
  6.1.1 直射光 
  6.1.2 散射光 
  6.1.3 环境反射光 
 6.2 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 
  6.2.1 日出时金色的阳光 
  6.2.2 正午时分的烈日 
  6.2.3 太阳落山前的余晖 
  6.2.4 夜间的星光与月光 
 6.3 不同天气下的自然光 
  6.3.1 多云天气均衡的光线 
  6.3.2 暴雨来临前云层遮挡的光线 
  6.3.3 雨过天晴后通透的阳光 
  6.3.4 浓雾中若隐若现的光线 
Chapter 7 人造光场景拍摄
 7.1 不同类型的人造光 
  7.1.1 白炽灯光 
  7.1.2 烛光 
  7.1.3 霓虹灯光 
 7.2 人造光线的多种布局 
  7.2.1 安排主光与辅光 
  7.2.2 使用轮廓光勾勒外形 
  7.2.3 运用眼神光突出神采 
  7.2.4 结合修饰光修饰细节 
  7.2.5 运用背景光增强效果 
 7.3 人造光下不同的影调 
  7.3.1 光线均匀的高调照片 
  7.3.2 光线集中的低调照片 
  7.3.3 平光下的中间调照片 
Chapter 8 混合光与现场光场景拍摄
 8.1 认识混合光与现场光 
  8.1.1 什么是混合光 
  8.1.2 常见的混合光场景 
  8.1.3 什么是现场光 
  8.1.4 常见的现场光场景 
 8.2 结合不同混合光拍摄 
  8.2.1 软光与硬光 
  8.2.2 自然光与人造光 
  8.2.3 冷色光与暖色光 
 8.3 结合不同现场光拍摄 
  8.3.1 记录舞台灯光下的画面 
  8.3.2 透过窗户的户外阳光 
  8.3.3 车展现场的复杂灯光 
Chapter 9 风景摄影用光技巧
 9.1 感受不同的四季风景 
  9.1.1 春季暖阳孕育生命力 
  9.1.2 盛夏烈日赋予艳丽的色彩 
  9.1.3 秋季阳光使色彩更缤纷 
  9.1.4 冬日晨光下宁静的气氛 
 9.2 记录珍贵的日出日落景象 
  9.2.1 使用点测光对较亮区域进行测光 
  9.2.2 降低曝光补偿强化剪影效果 
  9.2.3 低色温让色彩更浓烈 
 9.3 拍摄明亮的云朵和雪景 
  9.3.1 运用光线表现云层质感 
  9.3.2 放射状的光线展现出云朵层次感 
  9.3.3 借助渐变镜拍摄动感云彩 
  9.3.4 增加曝光补偿使雪景更洁白 
  9.3.5 侧光表现雪的韵味和线条 
 9.4 拍摄壮丽雄伟的山脉 
  9.4.1 顺光表现山丘鲜明色彩 
  9.4.2 利用逆光表现山峦轮廓 
  9.4.3 早晚光线改变山峰颜色 
  9.4.4 蓝天映衬下突显山脉形态 
 9.5 各种方式记录水流画面 
  9.5.1 冷色调突出湖泊的宁静 
  9.5.2 使用偏振镜拍摄水中倒影 
  9.5.3 低速快门记录丝般流水 
 9.6 拍摄各式建筑 
  9.6.1 侧光突出建筑立体感 
  9.6.2 硬光使建筑层次分明 
  9.6.3 黑白效果增强小巷古朴感 
Chapter 10 人像摄影用光技巧
 10.1 拍摄女性人像的用光技巧 
  10.1.1 运用反光板为女性补光和美瞳 
  10.1.2 运用冷色光表现女性的宁静气质 
  10.1.3 运用平光表现女性面部肌肤 
  10.1.4 运用伦勃朗光塑造人物鼻梁 
  10.1.5 运用闪光灯使人物形象更突出 
 10.2 拍摄男性人像的用光技巧 
  10.2.1 硬光表现男性的刚毅特征 
  10.2.2 低调营造男性深沉气质 
  10.2.3 对面部点测光保证面部曝光正常 
  10.2.4 侧光突出人物个性 
 10.3 拍摄儿童的用光技巧 
  10.3.1 柔光表现儿童皮肤的细腻 
  10.3.2 暖色使儿童看起来更亲切可爱 
 10.4 拍摄夜景人像的用光技巧 
  10.4.1 慢速快门同步功能使人物和夜景兼得 
  10.4.2 巧用夜间城市灯光丰富画面 
  10.4.3 控制光线拍摄清晰人物 
Chapter 11 动、植物摄影用光技巧
 11.1 拍摄宠物的用光技巧 
  11.1.1 室外光线下拍摄活泼的小狗 
  11.1.2 在室内借助窗户光拍摄小狗 
  11.1.3 柔光下展示猫咪的皮毛 
  11.1.4 借助眼神光刻画小狗神态 
 11.2 拍摄鸟类的用光技巧 
  11.2.1 晴空下飞翔的鸟 
  11.2.2 侧光记录停驻的水鸟 
  11.2.3 水面的倒影体现对比效果 
 11.3 拍摄野生动物的用光技巧 
  11.3.1 户外光线还原真实的状态 
  11.3.2 日落光线刻画动物形态 
 11.4 拍摄花卉的用光技巧 
  11.4.1 顺光使花朵更真实自然 
  11.4.2 逆光增强花瓣的通透感 
  11.4.3 柔光下刻画花朵细节 
  11.4.4 使用点测光以准确曝光 
  11.4.5 评价测光拍摄大面积花海 
  11.4.6 大光圈使主体更突出 
 11.5 借助各种光线刻画叶子 
  11.5.1 露珠里的光线让叶片晶莹剔透 
  11.5.2 逆光使叶片更别致 
  11.5.3 增加曝光补偿表现树木的生机 
Chapter 12 静物摄影用光技巧
 12.1 拍摄美味食物的用光技巧 
  12.1.1 浅色背景突出食物色泽 
  12.1.2 巧妙布光突出食物质感 
  12.1.3 调整白平衡还原食物真实色彩 
  12.1.4 利用自然光拍摄美食 
 12.2 拍摄商品静物的用光技巧 
  12.2.1 柔光棚中表现商品 
  12.2.2 小光比使商品更真实 
 12.3 拍摄家居饰品的用光技巧 
  12.3.1 逆光拍摄通透的玻璃制品 
  12.3.2 硬光强化金属的光泽度 
  12.3.3 关闭闪光灯拍摄玻璃制品 
  12.3.4 低调突出陈列品的高雅 
Chapter 13 夜景摄影用光技巧
 13.1 拍摄城市灯光的用光技巧 
  13.1.1 虚化光斑展现城市灯光 
  13.1.2 中途变焦带来爆炸效果 
  13.1.3 小光圈清晰记录夜景细节 
  13.1.4 低色温强化红灯笼气氛 
 13.2 拍摄车流灯光的用光技巧 
  13.2.1 开启大光圈表现静态车灯 
  13.2.2 慢速快门记录流动的车灯线条 
 13.3 拍摄绚丽烟花的用光技巧 
  13.3.1 快门优先模式记录烟花轨迹 
  13.3.2 多次曝光组合多朵烟花 
 13.4 拍摄夜晚街景和灯展的用光技巧 
  13.4.1 长时间曝光得到无人街景 
  13.4.2 利用星光镜使街灯闪烁 
  13.4.3 晃动相机制造光绘线条 
  13.4.4 气氛热闹的灯展现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探索光影的语言:一张照片背后的奥秘 摄影,作为一种用光影描绘世界的艺术,其魅力在于捕捉转瞬即逝的美丽,定格永恒的瞬间。而在这其中,光线无疑是摄影师最直接、最原始的画笔。理解光线,驾驭光线,是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尤其是数码单反相机使用者,迈向更高阶摄影境界的关键。本书将带领您深入探索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揭示如何通过对光的运用,赋予您的作品生命力与灵魂。 第一章:光的本质与形态——认识您的画布 在开始描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手中的“颜料”。光,并非只是简单的亮度,它拥有丰富的质感、方向、色彩和温度。本章将为您一一剖析: 光的物理特性:从波粒二象性到光谱,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光的基本原理,让您明白为何阴天散射光如此柔和,为何日落时分的光线如此温暖。 自然光的多样性: 直射光(硬光):太阳在正午时分的光线,它能创造出强烈的对比度,塑造鲜明的轮廓和深刻的阴影。了解如何利用硬光制造戏剧性效果,或者如何巧妙地规避其可能带来的粗糙感。 散射光(软光):阴天、透过薄云层的阳光,或在窗户内柔化过的光线。散射光提供了均匀、柔和的照明,能够细腻地展现细节,减少不必要的阴影。学习如何寻找和利用这些“免费”的柔光。 侧光:从画面侧面照射的光线,它能够极大地增强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和纹理。侧光是塑造质感的利器,无论是在人像、风光还是静物摄影中,都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逆光:从被摄对象后方照射的光线,它能勾勒出迷人的轮廓光,创造出梦幻般的氛围。逆光的使用需要技巧,但也正是其挑战性,造就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作品。 顺光:从被摄对象前方照射的光线,它能均匀照亮主体,色彩饱满,细节清晰。虽然顺光可能显得平淡,但它却是展现被摄对象真实色彩和质感的基础。 顶光:从被摄对象正上方照射的光线,这通常会产生浓重的眼下阴影,在人像摄影中需要谨慎使用,但也可用于突出建筑物的线条。 底光:从被摄对象下方照射的光线,这种光线极具戏剧性,能营造出神秘或诡异的氛围,在人像摄影中要慎用。 人工光的分类与特性: 闪光灯(内置与外置):数码单反相机最常用的光源之一。我们将深入探讨内置闪光灯的局限性与外置闪光灯的强大功能,包括 TTL 自动测光、手动控制、频闪等模式。 持续光源(LED灯、钨丝灯等):在视频拍摄和需要实时预览布光效果时非常有用。了解不同类型持续光源的色温特性和亮度控制。 反光板与柔光罩:它们并非光源本身,却是改变和控制光的关键工具。反光板可以将已有的光线反射到画面中,填补阴影;柔光罩则能将硬光变得柔和,减弱阴影。 第二章:数码单反的曝光系统——掌控您的曝光三角 曝光,是摄影的核心,它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数码单反相机提供了强大的曝光控制系统,而“曝光三角”——光圈、快门速度和 ISO 感光度——则是理解和掌握一切的关键。 曝光的原理: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最终记录在感光元件上。曝光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照片的亮度和细节。 光圈(Aperture): 光圈值(f-stop)的含义:f/1.4, f/2.8, f/5.6, f/11, f/22... 理解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控制进入相机光线的多少。 景深(Depth of Field):光圈大小是景深的主要决定因素。浅景深(大光圈)能将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大景深(小光圈)则能使画面从前到后都清晰。学习如何根据创作意图调整景深。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长焦镜头更容易产生浅景深,而广角镜头则倾向于大景深。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的含义:1/1000s, 1/60s, 1s, 30s... 理解这些数值代表的曝光时间。 动态模糊与凝固瞬间:高速快门可以凝固快速运动的物体,展现细节;慢速快门则可以记录运动轨迹,产生丝滑的流水效果或风动效果。 手持拍摄的稳定问题:了解安全快门速度的重要性,避免因抖动造成的模糊。 ISO 感光度(ISO Sensitivity): ISO 的含义:100, 200, 400, 800, 1600... 理解 ISO 如何影响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度。 高 ISO 的影响:高 ISO 能够让相机在弱光环境下拍摄,但同时也会引入“噪点”,影响画面质量。学习如何在需要时平衡 ISO 的使用。 降噪技术:了解相机内置的降噪功能以及后期处理软件的降噪能力。 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相机根据画面整体亮度进行测光,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中央重点测光:更侧重于画面中央区域的亮度,适合人像等主体明确的拍摄。 点测光:极其精确的测光方式,针对画面极小区域进行测光,用于控制高光或阴影。 如何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光线条件,选择最有效的测光模式。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何时需要曝光补偿:当相机测光不准确时,如拍摄大面积白色或黑色主体时。 正负曝光补偿的意义:理解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来获得更准确的画面亮度。 曝光模式: P 模式(程序自动曝光):相机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使用者可以调整 ISO 和曝光补偿。 Av/A 模式(光圈优先):使用者设定光圈,相机自动计算合适的快门速度,用于控制景深。 Tv/S 模式(快门优先):使用者设定快门速度,相机自动计算合适的光圈,用于控制运动的凝固或模糊。 M 模式(手动曝光):使用者完全掌控光圈、快门速度和 ISO,是追求极致控制的摄影师的首选。 第三章:白平衡与色彩管理——还原真实的世界 光线不仅仅有亮度,还有丰富的色彩。准确的色彩还原,是照片传达情感、展现真实的重要一环。 白平衡(White Balance)的原理:不同光源的色温不同,导致画面偏黄或偏蓝。白平衡的作用就是校正这些色偏,让白色物体在照片中呈现为真正的白色。 常见的白平衡预设:自动白平衡、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闪光灯、自定义白平衡。 如何设置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AWB):方便快捷,但有时会出错。 预设白平衡:选择与拍摄环境最接近的预设值。 自定义白平衡:通过拍摄灰卡或白色物体,获得最准确的白平衡。 色温(Kelvin)的控制:手动调节色温值,以获得更具创意的色彩效果,例如拍摄日落时故意让画面偏暖。 色彩空间的理解: sRGB vs. Adobe RGB vs. ProPhoto RGB:了解不同色彩空间的色域范围,以及它们对后期处理和最终输出的影响。 RAW 格式与色彩:RAW 格式保留了最原始的色彩信息,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最大的空间。 色彩的感知与运用: 色彩的心理效应:暖色调(红、橙、黄)带来的温暖、活力;冷色调(蓝、绿、紫)带来的宁静、忧郁。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如何利用色彩的互补或相似性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或协调性。 第四章:光线的构图与表现——用光塑造画面 光线是构建画面的基础,它能引导视线,塑造立体,表达情绪。本章将探讨如何将光线与构图巧妙结合。 光线的方向对画面构图的影响: 正面光:使主体显得平坦,细节清晰,但可能缺乏立体感。 侧面光:强调主体的轮廓和质感,创造阴影,增加画面深度。 逆光:勾勒主体边缘,产生剪影或轮廓光,营造神秘感。 顶光:可能产生不理想的阴影,需要谨慎使用,有时可用于强调建筑的结构。 光线的质感对画面表现的影响: 硬光:制造强烈的对比度,画面锐利,适合表现力量感或戏剧性。 软光:画面柔和,细节过渡自然,适合表现细腻、温柔的主题。 光线的明暗对比: 高调照片:画面以明亮色调为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低调照片:画面以暗部为主,营造庄重、神秘或戏剧性的氛围。 对比度(Contrast)的运用:通过调整光线的强弱和方向,控制画面的对比度,从而影响照片的情绪和视觉冲击力。 光线作为构图元素: 光影的引导作用:利用阴影和亮部引导观众的视线,穿梭于画面之中。 光斑与高光:适当地利用光斑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动感,但过多则会分散注意力。 剪影的艺术:利用逆光将主体变成纯粹的轮廓,突出其形状和姿态。 利用自然光进行人像摄影: 窗户光:窗户是室内拍摄的最佳光源之一,可以创造出柔和且富有方向性的光线。 阴影的运用:巧妙利用阴影可以为人物面部造型,增加神秘感或艺术感。 室外环境光:在公园、街道等环境中,学会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如早晨的散射光、傍晚的暖光。 利用自然光进行风光摄影: 黄金时段(Golden Hour):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时,光线柔和温暖,色彩浓郁,是拍摄风光的绝佳时机。 蓝色时段(Blue Hour):日落后或日出前,天空呈现深蓝色,配合城市灯光,能创造出迷人的夜景。 光线与地形的互动:学习观察光线如何照射在山峦、水面、植被上,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利用自然光进行静物摄影: 桌面布光:通过窗户光和简单的反光板,就能营造出专业的静物效果。 突出物体质感:利用侧光和合适的角度,展现物品的纹理和光泽。 第五章:人工光的辅助与控制——拓展您的创作空间 当自然光不足以满足创作需求时,人工光便成为摄影师强大的助手。本章将带您认识并掌握各种人工光源的运用。 闪光灯的入门与进阶: 内置闪光灯的限制与技巧:如何使用柔光罩、反光板,或者利用墙壁和天花板进行跳闪,来改善内置闪光灯的效果。 外置闪光灯的优势:更高的功率、更灵活的控制、更丰富的配件。 TTL 模式:相机自动控制闪光灯输出,方便快捷。 手动模式:精确控制闪光灯输出功率,实现更稳定的曝光。 闪光灯的引闪方式:无线引闪、热靴连接、同步线。 多灯布光:学习如何通过两盏或多盏闪光灯来塑造更复杂的照明效果。 闪光灯配件的运用: 柔光罩(Softbox, Umbrella):将硬光变成柔光,减弱阴影,使光线均匀。 蜂巢(Grid):限制光线扩散方向,制造集束光,突出主体。 色片(Gels):改变闪光灯的色温,用于创意色彩效果或校正光源色温。 束光筒(Snoot):将光线聚焦成一个小光斑,用于特定区域的照明。 持续光源的运用: LED 摄影灯:便携、节能、色温可调,非常适合视频拍摄和需要实时预览布光效果的场景。 钨丝灯/灯泡:色温固定(偏暖),但光质柔和。 如何使用持续光源进行拍摄:理解其恒定的光源特性,配合反光板和柔光罩,创造出稳定且有层次的光线。 反光板与黑卡的应用: 反光板:白色、银色、金色、黑色,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反光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学习如何使用它们来填补阴影、增加高光、改变画面色调。 黑卡:吸收光线,用于加深阴影,控制不需要的反光。 创意布光技巧: 轮廓光(Rim Light):从被摄对象后方打光,勾勒出轮廓,增加立体感。 眼神光(Catchlight):在人物眼睛中形成的反射光,能够使眼神更加生动有神。 背景光(Background Light):照亮背景,与主体形成分离,突出主体。 “无影”布光:利用多光源或大面积柔光,尽量消除阴影,营造梦幻感。 第六章:后期处理中的光影调整——精益求精的艺术 即使在拍摄阶段已经充分考虑了光线,后期处理仍然是提升照片质量、实现创作意图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RAW 格式的优势:保留更多信息,为后期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 基础的光影调整: 曝光、对比度、高光、阴影、白色、黑色:这些基本参数是调整画面亮度和层次的核心。 曲线(Curves):更精细的亮度与对比度控制工具,可以实现复杂的影调调整。 色阶(Levels):快速调整画面的整体亮度和对比度。 白平衡的后期校正:即使拍摄时白平衡设置不完美,也可以在后期进行调整。 色彩的后期调整: 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如何调整色彩的鲜艳程度。 色相/饱和度/明度(HSL):精确调整特定颜色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调整画面整体的色彩倾向,增加暖调或冷调。 局部光影调整: 减淡(Dodge)与加深(Burn):模拟传统暗房的提亮和压暗技术,用于局部光影的精细控制。 渐变滤镜与径向滤镜:在照片的特定区域应用光影和色彩调整。 画笔工具:精细地对画面局部进行提亮、压暗或色彩调整。 利用光影增加画面氛围: 制造景深效果:通过局部虚化模拟浅景深。 添加光晕(Vignette):画面边缘变暗,将观众视线集中到画面中心。 模拟光线方向:通过高光和阴影的刻意处理,增强画面的光影表现力。 添加粒子光(Light Leak):模拟老式胶片相机漏光的效果,增加复古感。 结语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学习理解和驾驭光线,是每一位摄影师不断探索的旅程。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是对摄影艺术本质的解读。愿您在掌握了这些关于光与曝光的知识后,能够更加自信地举起手中的数码单反相机,捕捉下属于您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光影之作。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与光线的对话,一次对世界的独特诠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摄影的“黄金法则”,那些关于曝光的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一张照片是否成功的。我一直觉得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背后的技术原理才是支撑起创意表达的基石。我期待这本书能非常系统地讲解曝光三角——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又该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体进行合理的搭配。比如,在拍摄动感的人像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来凝固瞬间?在拍摄壮丽的风景时,如何通过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让画面既有细节又不失艺术感?我特别想知道,在光线复杂的情况下,比如逆光或者大光比的环境下,如何避免高光过曝或者暗部欠曝,让画面拥有更丰富的层次和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菜单设置的建议,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驾驭相机,拍出那些我脑海中构思的画面,而不是仅仅依赖相机的自动模式。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直击我一直以来在摄影学习中的痛点,光线和曝光,这两个看似简单却又无比深奥的领域,常常让我感到困惑和受限。我一直渴望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控它们,让我的照片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能够传达出情感和意境。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解析光线的本质,包括它的方向、强度、色彩以及柔和度,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画面的整体氛围和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够详细地讲解曝光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曝光补偿到复杂的测光模式,再到如何在面对极端光线时巧妙地调整曝光参数,以获得细节丰富、层次分明的照片。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图例和实例,用生动的视觉语言来阐释理论知识,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的光线运用和曝光技巧所带来的效果,从而在自己的拍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我之前听说过,名字听起来就挺有分量的,感觉像是那种可以从头学到尾的百科全书式的手册。我一直对摄影的光影变化很感兴趣,总觉得一张照片的灵魂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光线如何被捕捉和运用上。所以,当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专门讲“用光”的书时,就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光线原理讲起,比如理解不同光源的特性,顺光、逆光、侧光对画面氛围的影响,甚至是如何利用自然光,比如窗户光、阴天光,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我也很想了解一些专业摄影师是如何在高难度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出惊艳作品的,比如在强烈的阳光下或者昏暗的环境中。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模仿和学习,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自己也能尝试着去实践。我特别希望它能解答我的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死气沉沉,或者有些照片的光线处理得特别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打开这扇门。

评分

我最近刚入手了一台数码单反,虽然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基础的概念还是有点模糊,尤其是关于“用光”和“曝光”这两个核心要素,总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内容一定非常详实,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摄影理论基础。我特别希望它能从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入手,讲解不同的光线角度和强度对拍摄对象质感、立体感以及情绪表达的影响。比如说,什么样的光线能够让人物的面部轮廓更柔和,什么样的光线又能突出物体的纹理和细节?我也希望它能详细地阐述曝光的原理,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设定光圈、快门和ISO,更能让我理解这些参数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在实际拍摄中根据光线条件和创意需求做出最优的选择。如果书里能包含一些针对不同拍摄题材(比如人像、风光、静物)的光线运用和曝光控制的典型案例,那就太棒了,这样我就可以对照着学习,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摄影,尤其是数码单反的魅力,但总觉得拍出来的照片总缺了点什么,总觉得在光线和曝光的控制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我最想学习的核心内容,所以我的期待值很高。我希望它能像一个循序渐进的导师,从最基础的光线知识讲起,比如认识各种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塑造主体。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详细地解释曝光的奥秘,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调整光圈、快门和ISO,更重要的是让我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创作意图来做出最佳的曝光决策。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处理逆光下的拍摄,如何在弱光环境下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以及如何通过后期来弥补前期在光线和曝光上的不足。如果能有一些成功的摄影作品分析,讲解它们是如何巧妙运用光线和曝光来达到艺术效果的,那对我来说就太有价值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